高 澍,吳立紅,陳志剛,楊秋紅
功能性評估(functional movement screen,FMS)是由Gray Cook等設計的一種功能評價方法,是革新性的動作模式質量評估系統,用于各類人群的基礎運動能力、靈活性和穩定性評價。作為一種低成本、易操作的測試方法,廣泛應用于理療康復和體能訓練,競技體育領域[1-2],目前國內研究主要應用于競技體育領域、軍事體能訓練領域、警察院校體能訓練中[3]。近年FMS在部隊中的研究也逐漸增多,國內學者認為可將FMS測試運用到預防軍事訓練損傷中[4]。特勤人員是指從事特殊勤務的人員,包括空勤、海勤及特殊崗位人員,作業環境復雜特殊,軍事任務繁重多變,對體能的要求非常高,本研究中特勤人員主要指涉核涉推進劑、水面艦艇人員。目前在應用FMS評估損傷風險時主要還是借鑒國外標準,軍事訓練傷的發生對特勤人員的軍事訓練和體能水平產生不良影響[5]。國內一些學者也進行了一系列相關FMS在特勤人員中調查評估的研究,證明在特勤人員中FMS測試依舊適用,但目前還未在我國特勤人員中進行FMS評估損傷風險的驗證研究。本文旨在對特勤人員進行功能性動作篩查測試,得到FMS得分值與運動損傷發生率的最佳分數截斷值,研究FMS總分與運動損傷之間的關聯性,探討FMS測評系統在特勤人員體能訓練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特勤人員的體能訓練提供科學依據,為特勤人員制定常態體能訓練的標準與規范化方案,提供高效能的體能訓練策略。
1.1 研究對象回顧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6月空軍杭州特勤療養中心進行療養的401名特勤人員測試數據,均為男性,已篩除由于年齡因素、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急性期、肌肉骨骼損傷急性期或其他原因不能完成測試等不符合條件因素的特勤人員。其中,年齡(31.43±6.10)歲,身高(173.05±6.35)cm,體重(72.15±12.57)kg。有軍事訓練傷病史173例,患病率43%,無傷病史228例,占52%。
1.2 測試方法采用功能性動作篩查套件(FblSTH Test Kit)進行全部7個測試動作測試(包括深蹲、跨欄步、直線分腿蹲、肩部靈活性、主動直腿上抬軀干、穩定性俯臥撐和旋轉穩定性)和3項排除性測試 (肩部靈活性、軀干穩定性俯臥撐和旋轉穩定性)。每個測試動作的分值是0~3分,能按照標準完成測試動作的得3分;能完成測試動作,但在完成過程中出現代償動作的得2分;未完成測試得1分;在完成動作過程中出現疼痛,或在進行排除性測試時激發出疼痛的,該動作的最終得分計為0分。在完成不對稱性動作時,若兩側得分不一致,取分數較低一側的得分為最終得分??偡譂M分為21 分,以>15分為合格標準[1]。研究中測試均由體能訓練教員在固定地點進行,并使用同一FMS篩查套件。
1.3 調查方法 采用醫學體檢及問卷調查法,對所有來院特勤人員進行入院體檢和問卷調查,根據體檢報告結果和問卷調查結果,對特勤人員進行包括基本情況、健康狀態、疾病史、家族史等情況進行記錄,重點采集軍事訓練傷信息,按照《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傷診斷分類標準》,基于對已有一定軍事訓練經歷的士兵進行的軍事訓練傷調查,研究認為軍事訓練傷是在軍事訓練中發生還是軍事訓練前自身已有的運動損傷較難判斷[6]。本研究中,將在參加軍事訓練中所出現的骨、軟組織 或器官損傷,導致功能障礙,影響正常訓練1天以上者診斷為軍事訓練訓傷。

2.1 FMS測試結果FMS七項測試和三項排除測試中特勤人員無0分,所有人員否認出現疼痛,見表1。

表1 特勤人員FMS測試得分分)
2.2 FMS測試與損傷風險特勤人員總體FMS得分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656(P=0.000),ROC曲線下面積AUC與AUC=0.5的假設具有顯著性差異,ROC曲線圖反映不同截斷點下軍事訓練傷的敏感度(sensitivity)和1-特異性(1-specificity)。見圖1。靈敏度、特異性和約登指數是對篩查方法真實性評價的三個指標,約登指數是靈敏度和特異度之和減去1,根據ROC曲線計算,特勤人員最大約登指數為0.297,對應最佳截斷點FMS得分為15.5分。

圖1 特勤人員FMS總分ROC曲線圖
以特勤人員FMS總分最佳截斷點分成陰性組(FMS總分>15.5),陽性組(FMS總分<15.5)??ǚ綑z驗提示陽性組損傷率均高于陰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00),OR值為4.061。見表2。

表2 特勤人員FMS陰性組和陽性組的損傷情況比較
功能性動作評估系統根據基本運動模式能夠檢測出身體的靈活性和穩定性,人體存在的動作受限和身體不對稱性,靈活性、穩定性和不對稱性均易造成損傷[2],孫莉莉等[7]的研究肯定了FMS與傳統的體能評估手段相比,更具針對性和科學性。近年來,關于FMS與損傷風險的研究大多以競技體育為主,有研究證明FMS在不同的人群中標準平均值會存在較大差異[8], 2017年高曉嶙等[9]的功能性訓練在橄欖球運動員非接觸性損傷的研究得出FMS總分在橄欖球隊員中損傷風險最佳截斷點為13.5分,低于13.5分運動員的受傷概率顯著增加,FMS能夠用于運動損傷的風險評估中。李興春等[10]的研究表明FMS測試能為訓練提供重要的參考指標,為后續制定針對性的訓練方案提供良好的數據支持,證明FMS測試在特種行業體能訓練的可行性。近年來,FMS在部隊官兵中的應用研究逐漸增多,王琛等[11]人的研究發現新兵功能性動作篩查得分較低,發生運動損傷的風險較高,訓練傷發生的部位主要是踝關節、膝關節和腰部,而孫艷萍等人的研究也發現裝甲步兵的腰腿部軍事訓練傷發生率較高[12],這為軍人體能訓練計劃的制定和訓練傷預防提供參考。裝甲步兵功能性動作篩查的研究發現平均FMS得分15.79分,存在5.3%的測試人員存在排除性測試0分。[13]。FMS在不同人群中結果存在細微差異,可能與不同人群中固有動作模式和不同訓練模式有關。國內多篇文獻證明基于FMS測試,進行功能動作訓練對新兵軍事訓練傷的預防價值顯著,可有效預防軍事訓練傷[14]。
目前還沒有FMS與軍事訓練傷風險評估的相關研究,本研究應用ROC曲線得出特勤人員FMS總分最佳損傷風險截斷點,探討FMS測試得分在特勤人員軍事訓練傷風險評估中的應用。ROC曲線即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最初用于評價雷達性能,又稱為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線。ROC曲線是以真陽性率(敏感度)為縱坐標,假陽性率(1-特異度)為橫坐標繪制的曲線,其中靈敏度是把實際為真值的判斷為真值的概率;特異度是把實際假值的判斷為假值的概率;誤判率是把實際假值的判斷為真值的概率,誤判率=1-特異度,連接各點繪制 ROC曲線,ROC曲線能準確反映診斷測試的特異性和敏感性關系,并根據約登指數獲得最佳截斷點。AUC值一般在1.0和0.5之間,越接近于1說明診斷效果越好,前提是結果AUC值與AUC=0.5的假設有顯著性差異(P≤0.05)。AUC在0.5~0.7時有較低診斷準確性,本研究中特勤人員FMS總分ROC曲線下面積(AUC)與AUC=0.5的假設具有顯著性差異,為0.656(P=0.000),根據約登指數得到最佳截斷點為15.5分,證明FMS測試得分具有評估損傷風險的價值,本研究中ROC下面積AUC在0.5~0.7,提示診斷準確性較低。
OR值為優勢比、比值比,表示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關聯強度的指標,指病例組中某因素的暴露比值與對照組該因素的暴露比值之比。OR=1表示該因素對疾病的發生不起作用,OR>I表示該因素是危險因素,OR15.5),陽性組(FMS總分<15.5),卡方檢驗提示陽性組患病率均顯著高于陰性組(P=0.000),比值比OR值為4.061,證明FMS總分與特勤人員軍事訓練傷具有一定關聯性,為FMS在特勤人員體能訓練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特勤人員FMS總分與軍事訓練傷具有一定關聯性,可作為損傷風險評估的指標,FMS風險評估最佳截斷點為15.5分;FMS作為損傷風險評估指標診斷準確率較低,建議根據不同軍兵種進一步分組進行研究,得到更多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