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赫
心力衰竭也稱“心衰”,是一種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泵血功能失常,心臟排血量不能維持身體組織代謝的臨床綜合征,其臨床表現以呼吸困難、憋喘、下肢水腫為主[1]。慢性心力衰竭病情遞進的進展可演變成心律失常,從而導致患者的心臟內部功能惡化,最終導致患者死亡[2]。目前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病因素尚不明確,但是可以判斷的是慢性心力衰竭的發生和心肌重塑之間關系密切。目前臨床上多使用胺碘酮治療,但是治療效果并不理想[3]。據相關研究表明,阿托伐他汀鈣應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颊叩呐R床治療中臨床效果顯著。為了證實這種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選取本院94 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進行研究,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0 月~2019 年11 月本院收治的94 例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7 例。所有患者均經超聲心動圖、動態心電圖等檢查確診。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及室性心律失常診斷標準。排除標準:伴全身系統疾病、惡性腫瘤、精神異常的患者;存在本次研究相關藥物禁忌的患者。實驗組中男27 例,女20 例;年齡48~75 歲,平均年齡(61.26±7.34)歲。對照組中男23 例,女24 例;年齡47~78 歲,平均年齡(62.07±7.6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實施常規治療,根據患者情況給予利尿劑、降壓藥、硝酸酯類等藥物治療,并給予患者吸氧和指導患者合理飲食。兩組均采用阿托伐他汀鈣膠囊(天方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984)治療,對照組給予20 mg/次,1 次/d;實驗組給予40 mg/次,1 次/d,均為每晚睡前服用,連續接受8 周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 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治療后癥狀、體征明顯改善,心功能改善1 級以上或心功能恢復至Ⅰ級;有效:癥狀、體征減輕,心功能改善1 級;無效: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或加重,心功能無改善。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DL-C 水平。
1.3.3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包括靶血管血運重建、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DL-C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HDL-C 水平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DL-C 水平均優于本組治療前,且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DL-C 水平對比(,mmol/L)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DL-C 水平對比(,mmol/L)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n(%)]
近年來,老齡化加劇及居民生活和飲食習慣改變等均使我國患有各類心臟病的人數顯著增加。心力衰竭是一種由于各種器質性或功能性心臟病而導致心室或射血能力受損的綜合征。大多數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表現為心悸、呼吸急促、乏力或液體潴留導致肺充血和外周水腫,是所有心臟病發展的最后階段,其癥狀反復出現,導致患者生活質量下降。其發病率及死亡率均較高[4]。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原因有兩種:①泵性心力衰竭,臨床表現主要是心肌收縮功能下降,急性心肌梗死會引起泵性心力衰竭;②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臨床表現是心跳過快或過慢且不規則,心律失常主要是早搏和心房顫動[5-7]。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認為心力衰竭與心律失常的關系是相輔相成、并存的,心律失常會影響心力衰竭,加重心力衰竭的病情,影響心力衰竭的后期治療。發病后,患者心肌長時間處于缺氧缺血狀態,損傷心肌細胞,使患者心功能不斷下降,最終到達屬于心臟類疾病末期狀態的心力衰竭。
阿托伐他汀通過有效控制血管緊張素Ⅱ、脂蛋白和血漿膽固醇的總水平,抑制人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在抑制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還原酶的基礎上,使低密度脂蛋白(LDL)不能順利生產[8]。在控制猝死率的基礎上,增加肝細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總數,使其順利分解代謝,改善患者的臨床適應證,改善預后質量[9]。為了證實這種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本研究選取本院患者進行研究,對照組使用20 mg 劑量的阿托伐他汀鈣膠囊,實驗組采用40 mg 劑量的阿托伐他汀鈣膠囊干預,結果顯示,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HDL-C 水平均優于本組治療前,且實驗組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梢?在患有慢性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患者臨床治療的過程,可采取40 mg 劑量的阿托伐他汀鈣輔助治療,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患者臨床治療的過程,可采取40 mg 劑量的阿托伐他汀鈣輔助治療,安全和有效性高,對血脂的改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