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眉 鐘嘉雯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臨床常見病,是指接觸變應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介導的介質釋放大量免疫細胞因子的一種非感染性鼻黏膜炎性疾病[1]。據調查[2],近年來我國過敏性鼻炎發生率明顯增高,且發病人群有低齡化跡象。孟魯司特鈉是臨床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常用藥物,雖然對鼻塞等癥狀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不能有效控制機體炎癥反應,整體效果較差。由防風、白術、黃芪等組成的中藥制劑玉屏風顆粒,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是治療鼻炎的常用藥物,具有祛邪而不傷正、固表不留邪的作用。基于此,本文選取本院2017 年8 月~2020 年1 月住院治療的80 例過敏性鼻炎患兒,分組予以不同治療方案,觀察其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8 月~2020 年1 月住院治療的80 例過敏性鼻炎患兒,已得到倫理委員會審批,以單盲隨機抽樣法分為參照組和實驗組,各40 例。實驗組女16 例,男24 例;年齡1~10 歲,平均年齡(3.12±2.75)歲;病程3~34 個月,平均病程(18.53±6.65)個月;體重6.8~42.9 kg,平均體重(25.62±6.85)kg。參照組女14 例,男26 例;年齡1~9 歲,平均年齡(3.23±2.32)歲;病程4~33 個月,平均病程(18.55±5.12)個月;體重7.2~43.5 kg,平均體重(25.69±6.42)kg。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均滿足《中國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3]中關于“過敏性鼻炎”的診斷標準;②性別不限;③均已簽署有關本項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過敏性鼻炎成年患者;②合并鼻內腫物、鼻中隔彎曲等鼻內黏膜病變者;③近期接受過糖皮質激素等治療者;④合并嚴重貧血、營養不良者;⑤中途從此項研究退出者;⑥合并帕金森、人格分裂癥者;⑦合并惡性腫瘤者。
1.2 方法 參照組采用孟魯司特鈉治療,1~2 歲患兒2 mg/次;>2 歲患兒4 mg/次,1 次/d,口服,共計用藥1 周。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給予玉屏風顆粒治療,1 袋/次,3 次/d,口服,共計治療2 周。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療效判定標準[4]:鼻塞等癥狀消失,1 月內無復發為顯效;鼻塞等癥狀明顯好轉,1 月內復發次數<3 次為有效;鼻塞等癥狀無好轉、無變化,1 月內頻頻復發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癥狀體征消失時間。包括咳嗽、喘憋、氣促、哮鳴音消失時間。③不良反應。統計嗜睡、胃腸道不適、口干、頭痛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實驗組喘憋、氣促、咳嗽、哮鳴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00%與參照組的7.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d)

表2 兩組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d)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過敏性鼻炎具體表現為清涕、噴嚏、鼻癢、鼻塞等癥狀,病情嚴重的患兒還會發生鼻息肉、鼻竇炎、支氣管哮喘等,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的生活[5]。過敏性鼻炎屬于中醫領域“鼻鼽”等范疇,在中醫內科學中該病的發病機制主要是肺虛,同時受熱、濕、寒、風等邪氣入侵,肺虛、衛氣失固,則邪氣困結鼻竅,鼻鼽發作[6]。
既往有研究表明[7]: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等炎癥因子在過敏性鼻炎病情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促炎因子含量與患兒病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性。玉屏風顆粒最早出自于《丹溪心法》,由白術、黃芪、防風組成。其中黃芪為君藥,具有固表止汗、補肺益氣功效;白術為臣藥,具有健脾補氣作用,協同黃芪,可增強止汗、固表作用;防風為佐使藥,具有走肌表而散風邪作用[8]。現代醫學認為,玉屏風顆粒具有抗過敏、抗感染、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機體抵抗力作用,且中藥制劑毒副作用較輕,患兒用藥后一般不會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參照組的75.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喘憋、氣促、咳嗽、哮鳴音消失時間均短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0.00%與參照組的7.50%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過敏性鼻炎患兒采用玉屏風顆粒治療療效顯著,可有效緩解鼻塞等癥狀,且不良反應較少,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