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鵬
臨床上扁桃體炎是常見的疾病,以扁桃體腫大、咽喉腫痛、高熱等為主要臨床癥狀,而出現此病的原因為多種致病菌導致腭扁桃體出現炎癥,在青少年和兒童中發病率較高,同時春秋兩季、受寒、高溫情況等情況下發病率都很高,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造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嚴重降低。而臨床上治療該病主要采用藥物治療,并且治療的藥物種類較多,其中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的療效受到普遍認可。而該藥的用藥方式包括靜脈注射、序貫療法。有研究指出[1],對扁桃體炎患者采取序貫療法治療不但效果較好,同時用藥成本較低。所以,本研究以82 例扁桃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實施不同的給藥方式,獲得了良好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7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82 例扁桃體炎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1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21 例;年齡2~9 歲,平均年齡(5.63±2.52)歲;病程1~6 d,平均病程(3.52±1.25)d。對照組男22 例,女19 例;年齡3~10 歲,平均年齡(6.02±2.49)歲;病程2~7 d,平均病程(3.49±1.34)d。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經激發試驗、血沉檢查、分泌物檢查等檢查確診為扁桃體炎;患者家屬自愿參與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非自愿參與研究者;溝通存在障礙者;年齡>14 歲者;精神疾病者;參與其他研究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經過治療者;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靜脈滴注治療。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四川制藥制劑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977)劑量為每次50 mg/kg,靜脈滴注,2 次/d,治療10 d。
觀察組: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序貫治療。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四川制藥制劑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3977)靜脈滴注,每次用藥劑量為50 mg/kg,2 次/d,治療5 d 后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湘北威爾曼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461),1.5片/次,2 次/d,治療5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3.1 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包括扁桃體腫大化膿消失時間、咽喉腫痛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痊愈時間。
1.3.2 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痊愈:臨床癥狀全部消失、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顯效:臨床癥狀顯著減輕、白細胞計數趨向于正常;有效:臨床癥狀有所減輕、白細胞計數所有降低,但未恢復正常;無效:癥狀未減輕、白細胞計數未減少。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3 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直接醫療成本。
1.3.4 生活質量 利用生活質量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分,包括物質功能、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社會功能,每項100 分,分數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 兩組扁桃體腫大化膿消失時間、咽喉腫痛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痊愈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7.56%,與對照組的95.12%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d)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對比(,d)
注:兩組對比,P>0.05

表2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3 兩組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直接醫療成本對比 觀察組直接醫療成本(245.10±58.01)元、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4.42±1.02)d;對照組直接醫療成本(488.05±62.12)元、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4.36±1.21)d。觀察組直接醫療成本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18.303,P<0.05);兩組白細胞恢復正常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43,P>0.05)。
2.4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心理功能評分(79.36±2.05)分、軀體功能評分(78.52±2.85)分、社會功能評分(77.36±1.65)分、物質功能評分(80.36±2.52) 分,與對照組的(80.03±1.98)、(77.36±2.88)、(77.42±1.59)、(80.29±2.49)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505、1.833、0.168、0.127,P>0.05)。
扁桃體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的疾病,一般情況下,扁桃體是存在免疫功能的,在人體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當人們疲勞、著涼、抵抗力降低時出現扁桃體炎的概率較高。而扁桃體炎的治療方式有很多,如手術治療、局部治療、抗生素治療、一般療法、序貫療法等[3]。其中序貫療法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式,指的是在病情初期,若患者病情嚴重則采取靜脈治療,在控制病情后,將給藥方式改變[4]。
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為復方制劑,主要為阿莫西林和克拉維酸鉀,其中阿莫西林同氨芐西林具有相同的抗敏感生物作用,主要在微生物的繁殖階段進行作用,對細胞壁粘多肽的合成進行抑。而克拉維酸鉀的結構同青霉素的β-內酰胺類似,通過對β-內酰胺活性部位進行作用,讓多數細菌的酶失去活性。而復方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對很多的微生物存在效果,如革蘭陽性無/需氧微生物等。
在高麗[5]的研究中,以74 例扁桃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靜脈滴注治療的37 例患者為對照組,實施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序貫療法治療的37 例患者為觀察組,結果顯示,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本研究中,兩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文研究結果相近,表明兩組給藥方式的療效相同。在楊志強[6]的研究中,以50 例扁桃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25 例患者實施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靜脈治療,觀察組25 例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序貫療法治療,結果為兩組兩組患者退熱時間,咽喉癥狀消退時間,扁桃體腫大化膿消退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本研究中,兩組扁桃體腫大化膿消失時間、咽喉腫痛消失時間、咳嗽消失時間、退熱時間、痊愈時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與本文研究結果相近,從而說明兩種治療方式在臨床癥狀改善方面效果相同。本研究中觀察組直接醫療成本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白細胞計數恢復正常時間、生活質量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從而說明,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給藥方式不同,效果和生活質量改善方面無差異,但是序貫療法的成本較低。
總之,扁桃體炎患者采取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治療效果顯著,盡管給藥方式存在差異,但是療效相同,同時序貫療法使得直接醫療成本降低,降低了患者經濟壓力,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值得進一步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