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登雷
咳嗽變異性哮喘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特征,兒童發病率約為0.77%~5.00%,屬于兒童高發支氣管哮喘病癥,是導致兒童慢性咳嗽的常見病因。臨床中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主要表現為咳嗽、肺啰音、咯痰等癥狀,具有發病率高、病情反復的特點,一旦其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發展成典型哮喘,嚴重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目前多采用糖皮質激素、β2受體激動劑治療患兒,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患兒的臨床癥狀,但停藥后存在病情復發問題,療效欠佳。祖國醫學博大精深,定喘湯出自《攝生眾妙方》,具有清熱化痰、宣降肺氣的功效,在支氣管哮喘等痰熱壅肺病癥的治療中具有較好效果。為了探討更加高效的治療方案,本文就定喘湯加減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的療效及對其肺功能指標的影響進行了探索。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7 年4 月~2019 年4 月收治的100 例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咳嗽變異性哮喘的診斷標準[1],患兒持續性咳嗽>4 周,表現為持續性干咳,晨起和夜間病情加重,呼氣峰流量每日變異率≥20%;②患兒家屬同意配合研究。排除標準:①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慢性咽炎等其他疾病導致的咳嗽;②藥物過敏;③嚴重器質性功能障礙;④結核感染、鼻后滴流綜合征、鼻竇炎;⑤氣道異物;⑥依從性差。采用雙盲隨機法將患兒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0 例。觀察組患兒男28 例,女22 例;年齡4~12 歲,平均年齡(7.48±1.53)歲;病程3 個月~4 年,平均病程(6.21±1.37)個月。對照組患兒男29 例,女21 例;年齡5~11 歲,平均年齡(7.36±1.24)歲;病程2 個月~3 年,平均病程(6.57±1.28)個月。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孟魯司特鈉咀嚼片(杭州默沙東制藥有限公司),>6 歲患兒5 mg/次,≤6 歲患兒4 mg/次,睡前口服,1 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定喘湯加減治療,藥方組分包括白芍12 g,杏仁、炙麻黃、款冬花、桑白皮、半夏各9 g,蘇子、蟬蛻各6 g,甘草3 g,地龍、鉤藤、黃芩各1 g。隨證加減:肺熱壅盛者添加石膏12 g,魚腥草9 g;痰稠難以咯出者添加浙貝、瓜蔞、膽南星各6 g;咳嗽劇烈、難以停止者添加紫苑9 g;咽喉腫痛者添加大青葉、板藍根各6 g;納差者添加焦三仙、雞內金各6 g。藥方以水煎煮至100 ml,早晚分服,1 劑/d。兩組均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肺功能指標、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①治療前后評價患兒的臨床癥狀,評價項目包含咳嗽、氣促和喘息,無記0 分,輕度記1 分,中度記2 分,重度記3 分,滿分9 分,積分越高表明患兒病情越嚴重。②療效判定標準:臨床控制:咳嗽癥狀消失,停藥后1 個月未見病情復發;顯效:咳嗽癥狀消失,停藥后1 個月出現病情復發問題;好轉:患兒咳嗽癥狀減輕,次數減少;無效:患兒咳嗽無改善,或病情加重,總有效率=(臨床控制+顯效+好轉)/總例數×100%[2]。③采用日本MINATO 公司生產的 AS-407 型肺功能測試儀檢測治療前后患兒的FEV1、FVC、FEV1/FVC。④統計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皮疹、困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對比 觀察組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分別為(8.13±0.49)、(1.52±0.57)分,對照組患兒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積分分別為(8.25±0.51)、(3.28±0.49)分。治療前,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積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1.200,P=0.233>0.05)。治療后,觀察組和對照組患兒臨床癥狀積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62.182、49.690,P=0.000、0.000<0.05);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6.557,P=0.000<0.05)。
2.2 兩組患兒療效對比 觀察組臨床控制28 例(56.00%),顯效12 例(24.00%),好轉8 例(16.00%),無效2 例(4.00%),總有效率為96.00%(48/50);對照組臨床控制21 例(42.00%),顯效11 例(22.00%),好轉9 例(18.00%),無效9 例(18.00%),總有效率為82.00%(41/50)。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005,P=0.025<0.05)。
2.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兒FEV1、FVC、FEV1/FVC 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兒FEV1、FVC、FEV1/FVC 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本組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bP<0.05
2.4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00%(3/50),其中惡心嘔吐2 例,皮疹1 例;對照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00%(5/50),其中惡心嘔吐3 例,困倦2 例。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43,P=0.461>0.05)。
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兒科高發呼吸系統疾病類型之一,患兒常伴有痙攣性咳嗽、持續性干咳癥狀,患兒發病與呼吸道感染、呼吸冷空氣、接觸過敏原、劇烈運動有關?,F階段,醫學界就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的發病機制尚未達成統一共識,大多認為患兒發病可能與氣道高反應和慢性變態反應有關,是在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引發的非特異性慢性變態反應病癥,患兒主要表現為炎癥改變、氣道高反應性等,患兒氣道黏膜多呈水腫充血特點[3]。由于患兒多伴有氣道高反應性特征,經抗生素治療效果有限,隨著病情的進展,可能導致氣道不可逆性損害,發展為哮喘。近年來,國內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發病率呈不斷升高趨勢。目前西醫治療患兒多采用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等,其中支氣管擴張劑停藥后容易出現病情反復問題,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不良反應較多。白三烯屬于引發哮喘的炎性介質,可促使氣道平滑肌收縮,刺激黏液分泌,提升機體血管通透性,導致哮喘發生[4]。孟魯司特鈉是臨床應用廣泛的一種選擇性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經口服給藥進入人體后可通過抑制半胱氨酸白三烯受體(CysLTR),抑制氣道反應,降低白三烯活性,改善氣道黏液分泌情況,對哮喘具有較好效果,但停藥后容易出現復發情況。因此有必要探討更加高效的治療方案。
中醫學領域中咳嗽變異性哮喘屬于“咳喘”、“久咳”、“頑咳”等范疇,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發病與風邪傷肺有關,與瘀血、濕痰關聯密切??人宰儺愋韵純捍蠖喟橛懈煽劝Y狀,患兒少痰,多為無形之痰,由于痰循經參與了機體臟腑經絡,在四肢百骸中流竄,導致氣血運行受阻,致使患兒咳嗽癥狀經久不愈,病情反復,故臨床治療小兒咳嗽變異性哮喘應以祛風解痙、化痰通絡、止咳祛痰為治療理念[5,6]。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患兒FEV1、FVC、FEV1/FVC均高于本組治療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應用的方法均可顯著改善患兒的肺功能,其中觀察組改善效果更佳。治療后,兩組患兒臨床癥狀積分均低于本組治療前,觀察組患兒臨床癥狀積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采用的治療方案均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而觀察組療效更加理想。分析后可知,定喘湯中含有白芍、桑白皮、炙麻黃等有益成分,方中炙麻黃可宣肺平喘、疏風散寒、利水消腫,杏仁可止咳平喘、宣肺潤腸,二者共為君藥,能夠有效宣肺平喘;黃芩、桑白皮可止咳平喘、清泄肺熱,共為臣藥;蟬蛻可宣肺利咽,蘇子可潤肺患兒可降氣平喘,款冬花可潤肺下氣、止咳化痰共為佐藥;白芍可緩中止痛、斂陰收汗,半夏可燥濕化痰、和胃止嘔;地龍、鉤藤可解痙、平喘、止咳、抗過敏,共為使藥,藥方以甘草調和,諸藥聯用共奏清熱解毒、宣肺止咳、祛風解痙、化痰利咽的良好功效,能夠有效減輕患兒不適癥,改善肺功能,獲得理想的治療效果[7,8]。結合本次實踐結果可知,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發生惡心嘔吐2 例,皮疹1 例,患兒均耐受治療,未見中途退出者,提示觀察組采用的治療方案并未顯著性增加不良反應發生風險,安全性較好。研究后發現,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中醫方案治療患兒,能夠從整體觀出發,結合患兒病情辨證施救,諸藥配伍達到收斂與發散兼施的效果,安全可行。
綜上所述,給予咳嗽變異性哮喘患兒定喘湯加減聯合孟魯司特鈉治療能夠顯著緩解患兒咳嗽、喘息等臨床癥狀,促進肺功能指標水平恢復,療效顯著,安全性良好,具有積極的臨床應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