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杰 張智慧
【摘要】寫作是小學語文的一個難點,也是語文綜合素養的體現。我們倡導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那么,怎么從生活中去提取語文元素進行再加工,從而形成一篇好的作文呢?其實,教師可以抓住和學生共同觀察到的事物,或者經歷的事件,用自己的視角形成習例作文,再和學生一起探討形成的順序、過程,讓學生了解怎樣才能有效表達自己所見、所聞、所思、所想,從而對寫作產生興趣,并樂于記錄自己的見聞。
【關鍵詞】舉例子 ?真實 ? 表達方法 ?積累運用
正文:
作文是語文教學繞不開的點,它是學生語文素養的集中體現。語文教學,口頭為語,書面為文,可見書面作文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作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
三年級正處在低段與中段的分水嶺,從寫話過渡到習作,從幾句話轉折到幾段話,從字、詞、句拓展到段落、篇章,這些都需要結合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專屬的教學方法。于是,我對班級作文教學進行了案例分析、整理,希望針對學生情況,及時反思、反饋、改善,改變學生“習作難”的現狀,讓學生樂于表達所觀、所聞、所想、所感。
一、想哪寫哪
三年級的第一次習作,讓孩子寫印象最深刻的人,說說哪里讓你印象深刻。典型的人物作文,跟第一單元“猜猜我是誰”有異曲同工之處,但又有些微不同。
“猜猜我是誰”抓住了人物特點、性格、行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卻要適當加入一些事件,即具體事情中體現人物品質、行為。
孩子們有“猜猜我是誰”作為模板,寫起來并不費力,幾個孩子寫得還頗有模樣,但依然有一部分孩子在習作時不按順序書寫,想到哪里就寫哪里,天馬行空般縱橫。對于具體的事件中體現人物性格特點,也僅僅幾個同學提及到。于是乎,習作反饋時,我給孩子們舉了個一年級班級發生的真實例子:
他特別熱心,愛幫助人。還記得一年級的語文課上,班里的一個同學不舒服,還沒來得及報告給老師,就已經張口大吐。其他同學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就被一股難聞的氣味嗆到了。大家用手捂住口鼻,眉頭緊鎖,一臉嫌棄。這時,他拿出自己的手紙,走到那堆嘔吐物旁,用紙輕輕地覆蓋住臟物,然后走到教室后面,拿起工具清理起來。大家都盯著他,被他的行為感動了。從這以后,班里再有同學不舒服嘔吐時,大家都不再嫌棄了,而是學著他的樣子清理臟物。
這樣真實的生活場景再現,孩子立刻明白了什么是具體事情,這比光說不做有用多了。希望孩子們能夠用心觀察生活,善于記錄點滴。
二、流水作文
我們以前寫過“繪畫日記”,對于格式很熟悉,只是有個別同學不會分段、自然段前忘記空格。這些細節問題還得注意。
對于日記內容,我們展開了探討。我問孩子們,日記應該寫什么?王瑩瑩說應該寫有趣的事;程世洋說應該寫難忘的事;范宜瑄說應該把看見的還有想象的寫出來。真好,如果孩子們能總結成這樣,說明他們善于學習。
于是,我趁熱打鐵,舉了個“流水賬”日記的例子,然后問孩子:“哪篇日記寫得好?”孩子們都說課本范文寫得好。
“為什么呢?”
“老師,你那篇日記不具體,沒寫出好玩的意思!”
哦,是啊,老師不是警察,不是在破案,所以不想知道你這一天都干了什么。老師想知道的是,你這一天有沒有遇到什么有趣的事、難忘的事、煩心的事,你對于這些事情的看法是什么。比如今天早晨晨讀時發生在我們班的事,老師可以這樣寫一篇日記:
今天的晨讀紀律不太好,領讀人小雅的聲音不大,學生跟讀的聲音不齊,還有個別不張嘴的。就是這樣的情況也沒有維持下去。讀了幾句,小雅不讀了,大家都抬頭詢問似的看著她。她不抬頭,盯著《經典誦讀》看了一會兒,然后慢慢抬起頭,害羞地問:“老師,這兩個字怎么讀?”話音剛落,同學們們都笑了。原來領讀的不會讀了,這可真有趣!我想:老師既然信任小雅,她就應該認真負責,提前做好功課。今天這種情況,以后真不該再出現了。
一篇示例日記就這樣完成了,這件事就發生在今天早晨,同學們剛剛經歷過的事,記憶猶新。這樣一組織語言,孩子們對日記的表達形式更了解了,下筆書寫也就更簡單了。其實,教學習作就要就地取材,真實性才是作文寫作的真諦。
三、沒頭沒尾
最近一星期,作文都是圍繞著“秋天的景色”來展開書寫的,孩子們的問題很多:
1.字數太少,基本都不到200字,個別幾個學生的作文還不到100字;
2.沒有開頭、結尾,直接進入主題書寫;
3.作文沒有順序,想到哪寫到哪兒,不會分段來敘述;
4.用不上平時積累的好詞佳句;
5.觀察不細致,動詞用得少,內容平實,缺少生動的描寫。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全班展開了討論,孩子們說了自己的想法,但還是觀察不細致、剖析不精確。我又給孩子們舉了例子:
秋天的美麗在哪里?田野里、果園里、大山里——
具體在田野的哪處美麗?你看,土豆最調皮。孩子們在地里左找右尋都不見他的蹤影,只有土豆的秧苗隨微風舞動,伴著孩子們焦急的腳步,土豆聽到了響動,卻藏得更深了。
果園的美麗又在哪里呢?一定要結合果子的顏色、味道,或者用一定的修辭手法來描寫,越吸引人越好。
大山的美麗可以搭配色彩、小昆蟲來寫。比如秋天的蟋蟀,他小巧可愛,翅膀一聳一聳地,美妙的樂曲就被他彈奏出來了。
最后,我告訴孩子們: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用你的眼觀察世界,用你的筆記錄你的所見、所思、所想,慢慢來,你會發現文字的魅力所在。
四、總結
習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做好的事情,它牽涉著語文的方方面面,更是語文教學所要達到的終極目標之一。語文老師要有耐心,允許孩子們逐漸蛻變。當然,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多觀察、多總結。教師要當好領頭人,習作時給學生提供范例文章,讓學生明白具體的寫作要求;批改時,一定要當面批改,和學生一起尋找作文中的優點和缺點,從而提出改進意見,讓學生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