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評論員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產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十一個堅持”,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集中體現。這“十一個堅持”,涵蓋了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都與人大工作密切相關。全省各級人大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精髓要義,把握實踐要求,切實增強將這一思想貫徹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必須把牢全面依法治國正確方向。要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絕對領導,把黨的領導貫徹體現到人大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落實好黨的領導各項制度,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行使職權,通過法治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有效實施。要深刻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的內在邏輯關系,一體貫徹到人大各項工作之中,充分發揮黨的創新理論對新時代人大工作的重要指導作用。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必須強化高質量法治供給。立法是法治的基礎和前提。人大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謀劃和推進立法工作,充分把握地方性法規補充性、特色性、先行性功能特點,使地方立法緊跟黨中央新部署、順應新時代新要求、呼應老百姓新關切。要堅持務實管用的立法原則,緊扣改革發展重點領域,謀當謀之事、立當立之法,注重“小快靈”立法、精細化立法,努力提高立法質量和效率,讓立法的制度設計與實際情況有效對接,確保法規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必須推動憲法法律全面有效實施。人大監督是代表國家和人民進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監督。全省各級人大要把憲法法律賦予的監督權用好用實,確保憲法和法律得到正確實施,確保行政權、監察權、審判權、檢察權得到正確行使。要按照“有件必備、有備必審、有錯必糾”的要求加強和改進備案審查工作,堅決糾正違背上位法規定、立法“放水”問題,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統一。要加強對法律實施情況和“一府一委兩院”工作的監督,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督促行政機關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推動司法機關規范司法權力運行,提高司法辦案質量和效率,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必須不斷夯實法治基礎。全民守法是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全省各級人大要發揮獨特優勢,把依法履職與開展法治宣傳有機結合起來,有針對性地做好普法宣傳工作。要大力弘揚憲法精神,依法開展國家工作人員憲法宣誓活動,激勵和教育國家工作人員忠于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要加強對新制定出臺法規的宣傳解讀,提高法規的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為法規全面實施奠定堅實基礎。要充分發揮各級人大代表在普法宣傳中的重要作用,引導代表帶頭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同時把普法宣傳作為代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重要內容,推動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
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人大依法履職、開展工作的基本功和必修課。站在現代化建設的新起點上,我們將以新思想為科學指引,緊緊圍繞法治江蘇建設的目標任務積極履職行權、擔當作為,為使高水平法治成為江蘇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作出人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