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趙楊洋
清明過后,氣候濕潤、溫度回升。走進泰興市黃橋鎮祁巷村,處處皆是緗桃繡野,芳景如屏,滋長出踏青遠游的好心情,昭示著清朗明晰的好光景。正值出游旺季,傍晚時分村里的農家樂坐得滿滿當當,后廚土灶里柴火正旺,烤出來的燒餅外黃里軟,咬上一口,香氣四溢。
“中國美麗鄉村”“全國文明村”“全國生態文化村”“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如今頭頂各式榮譽的祁巷村,20年前卻是遠近聞名的貧困村。20年來,省人大代表、泰興市黃橋鎮祁巷村黨委書記丁雪其從一名殘疾人企業家,轉型為村黨組織負責人后,便走上了帶領村民們致富奔小康的征程。在丁雪其看來,“‘帶頭富’,更要‘帶領富’。因為我覺得‘帶頭富’沒有‘帶領富’的人生價值高。”
2000 年前后,祁巷村是黃橋革命老區有名的貧困村,集體負債多,貧困人口多,矛盾糾紛多。“因為窮,鄰里間為了一把菜都能鬧起矛盾。早上四點就來敲門找我調解;晚上一點還坐在門口等我回家;下雨時開會要用盆接水……”這給丁雪其上任村支書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得益于黨的富民政策,至2001 年,丁雪其創辦的“學中豬鬃制刷有限公司”年產值達到了6000 多萬元,成為當地有名的“納稅大戶”和“帶頭富”典型。也就是在這一年企業紅火之時,丁雪其的家鄉——連續11 年重點扶持的經濟落后村祁巷村換屆選舉,全村3600 多名選民中,有96%的選票以“另選他人”的方式,將他選為祁巷村委會主任。
因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右腿落下殘疾,丁雪其難以獨立行走。當初開辦企業,是他克服了很多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沒日沒夜拼出來的,而要勝任村主任的工作,對丁雪其而言,又是一大挑戰。為不辜負鄉親們的期望,以及心中那份割舍不下的鄉情,丁雪其選擇臨危受命,開啟了他由“帶頭富”到“帶領富”的征程。
“剛剛上任,殘酷的現實就給了我重重一擊。”祁巷村是由4個自然村合并組建,界址糾紛、田地之爭、家庭矛盾等層出不窮,為及時了解全村情況,每天清晨,丁雪其就騎上了摩托車,開始在全村巡察,到了晚上10點多,村里還常有他疾駛的身影。這些年,已有3 輛摩托車被他騎“報廢”,3 次從摩托車上摔下來骨裂受傷,多次患病住院,2次動了手術。“我希望自己的家鄉能富起來、美起來。”
在保障村部的日常運轉后,“如何讓祁巷村走上鄉村振興之路”成為丁雪其思考最多的問題。為此,他借鑒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以發展產業為抓手,先后實施了4 次產業升級,不斷打造新的產業“名片”,帶領村民邁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快車道。如今的祁巷村,全村167戶低收入農戶已經全部實現脫貧,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萬多元,成為區域內有影響力的先進富裕村和全國文明村。
載著這份收獲滿滿的“成績單”和群眾的信任,2018年1月,丁雪其當選為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因為身體原因,走路、外出、走訪接待群眾存在諸多不便,丁雪其均一一克服,通過積極參加履職學習班、堅持向老代表學習及加強自我學習等方式,提高履職能力,并深入基層,傾聽選民意見,了解民情民意,力爭讓自己提出的建議更加貼近百姓利益、更加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無論是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還是省人大代表,我的初心和宗旨始終沒有變,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近年來,祁巷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年接待游客25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6000 萬元,發展高效農業,建設蔬菜、花卉苗木、水產養殖、泰興香荷芋及泰興小雜糧種植等四個“千畝基地”……如今生態優、環境美、產業特、集體強、農民富、鄉風好,這些均離不開丁雪其實施的祁巷振興“四部曲”。
豬鬃加工一直是祁巷村的傳統優勢產業,也是丁雪其經營多年的優勢產業。在當選為村委會主任后,丁雪其選擇從“優勢”入手,加大了推行“公司+農戶”模式的力度,以自身創辦的公司為平臺,舉全村之力發展豬鬢產業,吸納更多的貧困戶和殘疾人加入到豬鬃加工的行業中。此舉帶動了120家農戶建立了豬鬃作坊,就地轉移當地農村勞動力1000多人。祁巷村由此成為遠近聞名的“豬鬃加工專業村”,一舉甩掉了“貧困村”的帽子。
如何進一步增強祁巷村的“造血”功能?丁雪其決定大力發展高效農業,“讓土地里出金子”。他第一個帶頭投資100萬元種植葡萄,并要求每個村干部必須從事一項特色種植。“沒錢找我拿,盈利了,是你們的;虧了,算我的。”于是,每名村干部都流轉土地20 畝,種起了洋蔥、菠菜等,以此帶動村民效仿,全村高效農業種植面積很快就達到了1000畝。
隨著高效農業的興起,到祁巷參觀的人員日增,鄉村旅游產業逐步升溫。丁雪其敏銳地從中看到了商機,邀請曾經的生意合作伙伴,9年間建成了國家3A級小南湖風景區,開辦特色農家樂,旅游業逐漸成為全村的特色支柱產業。
不僅如此,丁雪其逐漸意識到祁巷要想在鄉村振興的大潮中勇立潮頭,必須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走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產業興旺’。”為此,2019年,丁雪其提出“關于進一步創建有全國影響力的農業大品牌和農業龍頭企業的建議”。“目前全省農村農業產業質量還存在著很多薄弱環節,主要體現在效益不高,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農業大品牌和農業龍頭企業比較少。”他希望省政府整合全省農業資源,制定全省農業大品牌和農業龍頭企業發展規劃。
丁雪其堅信,實施鄉村振興,必須激發產業動能。“下一步,祁巷村還將繼續加大宣傳推介,培植基地,加快科研開發,實行深加工,培植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從而推動農民從事高效農業,增加效益,讓鄉親們共同致富奔小康。”
“‘農村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關鍵看班長。’要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就必須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真正體現‘黨建為民’的理念。”在近十年的發展中,為讓黨建引領鄉村振興,丁雪其始終秉承“黨建服務產業,產業激活黨建”的工作理念,以提升黨組織引領發展能力為目標,積極創建基層組織設置,充分發揮黨員的創業示范引領作用。
為此,2012 年12 月祁巷村成立村黨委后,丁雪其提出要在原有4個自然村建立的黨支部基礎上,新建產業黨支部,下轄小南湖風景區、豬鬃加工、高效農業3個黨小組。在提升黨員干部內強素質、增強班子隊伍建設的同時,這些年,丁雪其堅持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創建“富民路上黨旗紅”品牌,構建“1個產業+1個黨支部+N個能人型黨員”的產業化服務模式。“黨員干部就是要‘沖鋒’在前,帶頭摸索各類致富產業,帶領群眾就業創業,帶動全體村民脫貧增收。”丁雪其說。
每逢春節前,丁雪其都會在村里召開鄉賢座談會。“80多位鄉賢能人自發成立了祁巷鄉賢理事會,大家在一起看變化、話發展,不斷做活祁巷發展的‘一盤棋’。”除不斷提升現有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外,丁雪其以項目回遷、資金回流、人才回歸等形式,吸引和凝聚在外能人,用其學識專長、創業經驗反哺桑梓,助力鄉村建設發展。
“新時代背景下,鄉村需要振興、需要發展,更需要高質量的發展,關鍵在于高質量、專業性人才的加入。”在提出的“關于實現鄉村振興人才戰略的建議”中,丁雪其建議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戰略,借助村級發展過程中獨特的產業優勢,吸引一批專業性人才。同時,政府應出臺一系列激勵政策,培育和輸送農業農村專業人才,從而助推新時代鄉村振興,確保新時代鄉村高質量發展。
該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并出臺了實施鄉土人才“三帶”的行動計劃,引導支持鄉土人才帶領技藝傳承、帶強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這項舉措把鄉土人才隊伍建設既作為人才項目來做,更作為黨建工程、富民工程來抓,充實了我們鎮村兩級干部的后備力量。”對此,丁雪其充滿期待。
今年是建黨100 周年,丁雪其建立的“祁巷鄉村干部學堂”、“祁巷雁陣干部學院”成為泰州市委組織部黨員干部的辦學點,并形成了黨員干部培訓的“七個一”辦學特色,即穿一次新四軍軍裝、重溫一次入黨誓詞、參觀一次“黃橋戰役紀念館”、看一部《黃橋決戰》等紅色影片、唱一支《黃橋燒餅》歌曲、做一次支前黃橋燒餅、請書記丁雪其講一堂“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精品黨課。從黨史中梳理出許許多多可親可感的故事,有針對性地把黨的故事滲透進整個教學活動中,力求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人間最美四月天,一輛輛綠色旅游大巴如約開進了祁巷。賞花、游湖、跑馬、射箭……這座位于黃橋老區的小村落一如既往地熱鬧。
“過去我們村里連一條水泥路都沒有,現在道路寬了、多了,而且村里的綠化也好,花草諸多,環境非常好,每天車來車往,游客很多,熱鬧得很。現在農家樂開起來之后,我們祁巷人,不出莊就能做工,掙到錢,做夢都沒有想到過上現在的好日子。”村民丁棟圣說到這兒,笑得合不攏嘴。
“當然,我不能只考慮自己村子富不富。”作為一名來自泰興黃橋革命老區的基層人大代表,加速黃橋老區開發建設,讓老區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是丁雪其最大的心愿。為此,這些年,丁雪其一刻也不得閑,除了處理村務外,他還要對接收集社情民意。
近兩年時間,丁雪其圍繞黃橋革命老區分別帶來了關于加速自身發展、打造交通體系、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的建議,他認為,黃橋革命老區是我省兩個重點革命老區之一,近幾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老區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較快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較大提高。但黃橋老區人口密集,加之新城和開發區的打造初具規模,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以及老區人民對便利公共交通設施的強烈需求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打造黃橋革命老區大交通體系迫在眉睫。他建議,在黃橋革命老區設置高鐵站點,借助高鐵規劃途經泰興的難得機遇,助力老區經濟發展騰飛。“目前,該項建議已得到有關部門采納,黃橋高鐵站已經列入設計規劃,可望在3 年內實施到位。下一步,希望相關部門繼續加大黃橋老區村級轉移支付力度,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水平,進一步提升黃橋老區群眾的幸福感。”
不僅如此,針對養老難題,丁雪其提出“關于加快鄉村養老產業發展的建議”;為保障村民生產生活的基礎條件,提出“關于解決道路拓寬后,電桿占據道路問題的建議”……履職四年來,丁雪其用實際行動肩負起人大代表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和義務。
“老百姓信賴我、支持我,我理應將這份情誼作為不竭的動力,將這份期盼作為永遠的追求。我是丁雪其,在鄉村振興路上,我將永不止步,更加珍惜黨和人民給我的榮譽,帶領鄉親們在致富之路上越走越寬廣。”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結束后,榮獲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的丁雪其說出這樣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