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設施代表來監管,疫苗接種代表來科普,鄰里糾紛代表來化解,群眾呼聲代表全天候響應……蘇州市相城區人大常委會以“代表進網格”工作為抓手,探索構建“代表+大聯動+微治理”履職新模式,激活為民代言的“神經末梢”,讓基層聽到更多“人大聲音”,為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提供了人大經驗。
創建三項機制,精心搭建“神經系統”。創建“代表進網格”機制,結合全區107 個“代表工作站”所在村(社區)的綜治網格,將代表納入全區網格平臺。209名區人大代表、273 名鎮人大代表、236 名街道議政代表被納入全區149 個二級網格和598 個三級網格,全面形成每個網格有代表、每個代表進網格的工作格局。制定《關于人大代表進網格聯系選民及意見處理辦法(試行)》,由基層人大為每個二級網格配備一名聯絡員,對代表進網格收集的群眾意見建議進行匯總、核實、整理、完善,并落實分類交辦。創建履職管理考核機制,推行《代表履職積分管理辦法》,將進網格情況納入代表履職積分體系,并將積分排名作為優秀代表評選、連選連任推薦的重要參考,激發代表履職熱情。2021 年上半年,區人大常委會還集中開展“一格一進奮進擔當”大比拼活動,定期通報各地代表進網格次數、交辦意見建議數,形成比學趕超的良性競爭氛圍。
活用三種形式,細致激活“神經脈絡”。民主議事,每月一次。依托網格內的代表之家(工作站),每月固定一天開展代表接待群眾活動,每次活動前提前一周在家、站門口張貼接待活動安排,每次安排一位人大代表、街道議政代表值班,方便群眾聯系代表。傾聽民聲,靈活自主。代表靈活根據自身實際,自主安排進網格活動,不定期深入所在網格開展走訪調研,與群眾面對面溝通交流,當好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聯絡員、矛盾糾紛調解員、排憂解難服務員。排除急難,隨時隨地。在網格范圍內公開代表聯系方式,方便群眾聯系代表,進一步拉近群眾與代表的距離,及時掌握網格動態,對一些村(社區)協調辦理有難度的問題,借助人大網格化平臺來推動落實。
暢通三條途徑,全面疏通“神經末梢”。暢通線上途徑,急事快辦。充分利用區集成指揮中心平臺“代表進網格”模塊,為每位代表配備工作賬號,后臺24 小時不間斷處理,按“發現—受理—分流—處置—跟蹤—督辦—反饋—評價”8 個流程進行快速交辦,一般當天答復、3 天辦結,最遲不超過20 天。暢通協調途徑,難事細辦。充分發揮基層人大的協調推動作用,對需要多部門合作推進的工作進行牽頭協調。確保屬于村(社區)、鎮(街道)職權范圍內的,1 個月內辦結;屬于區政府職權范圍內的,2 個月辦結。暢通監督途徑,大事督辦。選擇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特別是群眾反復提、解決難度比較大、但是有解決可能性的建議,由常委會領導牽頭開展重點督辦,2020年重點督辦8件,2021年重點督辦7件。

自相城區人大常委會2019 年6 月開展“代表進網格”工作以來,已累計交辦代表進網格收集的意見建議超2000 件,為推動相城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了人大智慧和代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