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2020年度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名單,其中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開發的“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遠程監控與智能運維平臺”入選。
“基于工業互聯網的遠程監控與智能運維平臺”由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依托國家發改委“工業摩擦潤滑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廣東省工業摩擦學企業重點實驗室”和“機械工業裝備潤滑智能檢測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在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支持下自主研發,該平臺以實現重大裝備安全、環保、智能、高效的潤滑為目標,基于遠程在線監測預警、數字化離線實驗室智能診斷和企業現場設備潤滑整改的潤滑安全運維體系,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精密傳感、工業互聯網和云平臺為抓手,建立了重大裝備潤滑磨損“云平臺+數據資源+評價預警+工業應用”的智能運維模式,建設了潤滑磨損大數據分析、故障隱患辨識、風險預估與預警的特色專業型互聯網平臺,實現了重大裝備全方位潤滑安全智能運維,并在三峽電站、寶武鋼鐵、中海石油、中國石化、大亞灣核電站、廣鐵集團等特大型企業得到廣泛應用,為“大國重器”的安全運行保駕護航。
廣州機械院立足自身所長,服務國家所需,把傳統油液監測技術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全面開啟潤滑安全智能運維數字化建設,相關成果還先后入選工信部“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范”和2020年“支撐疫情和復工復產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并榮獲國家工信部“首屆中國工業互聯網大賽二等獎”,在全國1009個參賽隊伍中總分第六。廣州機械院摩擦學系統監測(油液監測)產業,長期服務于國家能源電力、石油化工、海洋工程、冶金礦山、交通運輸等行業數千家企業的設備潤滑安全監控與智能運維服務,經過多年來數字化轉型和數字化產品技術積累,已經成為國家數字賦能傳統產業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