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正學,楊秀賢,邱曉惠,周佳瑋,宋雪佳,趙爾櫻,楊艷杰
(哈爾濱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1)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目標之一,大學時代是大學生系統掌握專業知識、技能最重要的時期,學業滿意度是學生對學業質量的一種綜合評價[1],是反映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研究發現,學業滿意度高的大學生會取得更好的學業成績及畢業后獲得更大的成功[2]。在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的工作過程中,提升大學生學業滿意度已經成為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開展醫學生學業滿意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關于醫學生學業滿意度的研究較少,本研究以學業滿意度為切入點,探討醫學生學業滿意度現狀及影響因素,為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教育對策。
本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整群抽樣方法選取哈爾濱市某醫學院校733名大學生為調查對象,年齡19~23歲,平均(21.00±0.85)歲;其中女性 426人(58.12%),男性 307人(41.88%);大三醫學生529人(72.17%),大四醫學生204人(27.83%);獨生子女489人(66.71%),非獨生子女244人(33.29%);認為醫患關系較和諧/和諧的共125人(17.05%),認為醫患關系一般的共311人(42.43%),認為醫患關系較緊張/緊張的共297人(40.52%)。
一般資料問卷:包括性別、年級、是否擔任學生干部、對醫患關系的看法等。學業滿意度量表[3]:李洪玉、王蕊編制,量表包括學習滿意度、學校硬件滿意度和教學滿意度3個維度,共12個條目,采用1~5分5級評分,得分越高,表明個體學業滿意度越高。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4]:劉賢臣編制,包括學習壓力、人際壓力、懲罰壓力、喪失壓力及健康適應壓力5個維度,共27個條目,得分越高,表明個體壓力越大。
采用EpiData軟件建立數據庫,使用SPSS 24.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t檢驗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方法進行數據分析。
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為(48.27±6.91)分,其中,學習滿意度、學校硬件滿意度和教學滿意度得分分別為(16.53±2.37)分、(14.91±2.96)分和(16.83±2.48)分。
2.1.1 不同性別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 對不同性別醫學生學業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男生的學校硬件滿意度得分低于女生(P<0.05),男生的學習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和學業滿意度得分與女生得分無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不同性別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s,分)

表1 不同性別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s,分)
維度 男(n=307) 女(n=426)t P學習滿意度學校硬件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學業滿意度16.38±2.6316.64±2.15-1.4580.145 14.63±3.0615.11±2.88-2.1910.029 16.72±2.7516.91±2.27-1.1050.310 47.72±7.4048.66±6.51-1.8050.072
2.1.2 不同年級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 對不同年級醫學生學業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大四醫學生學校硬件滿意度、學習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和學業滿意度得分低于大三醫學生(P<0.05),見表 2。
表2 不同年級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s,分)

表2 不同年級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s,分)
維度 大四(n=204) 大三(n=529)t P學習滿意度學校硬件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學業滿意度15.64±2.0816.87±2.39-6.4640.000 12.86±2.6415.70±2.69-12.8640.000 15.63±2.2617.29±2.41-8.5340.000 44.13±5.4649.86±6.75-10.8430.000
2.1.3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 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醫學生學業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獨生子女醫學生學校硬件滿意度、學習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和學業滿意度得分與非獨生子女醫學生無差異(P>0.05),見表3。
表3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s,分)

表3 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s,分)
維度 獨生子女(n=489) 非獨生子女(n=244)t P學習滿意度學校硬件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學業滿意度16.48±2.45 14.63±3.06 16.83±2.58 48.09±7.17 16.63±2.19 15.11±2.88 16.83±2.28 48.61±6.35-0.800-1.605-0.019-0.969 0.424 0.109 0.985 0.333
2.1.4 農村戶口與城鎮戶口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 對農村戶口與城鎮戶口醫學生學業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發現,農村戶口醫學生學校硬件滿意度得分高于城鎮戶口醫學生(P<0.05),農村戶口醫學生的學習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和學業滿意度得分與城鎮戶口醫學生無差異(P>0.05),見表4。
表4 農村戶口與城鎮戶口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s,分)

表4 農村戶口與城鎮戶口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比較(±s,分)
維度 農村(n=244) 城鎮(n=489)t P學習滿意度學校硬件滿意度教學滿意度學業滿意度16.63±2.26 15.23±2.79 16.87±2.35 48.72±6.46 16.48±2.42 14.75±3.04 16.81±2.55 48.04±7.12-0.800 2.057 0.303 1.265 0.424 0.040 0.762 0.206
本研究結果發現,醫學生主要的壓力為學習壓力和人際壓力,其中305人(41.61%)有輕度學習壓力,121人(16.51%)有中度學習壓力,12人(1.64%)學習壓力較大;244人(33.29%)有輕度人際關系壓力,80人(10.91%)有中度人際關系壓力,22人(3.00%)人際關系壓力較大。
以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為因變量,性別、年級、戶口、對醫患關系看法及各種壓力為自變量,進行回歸分析。結果發現,人際壓力、年級、對醫患關系看法與醫學生學業滿意度負相關(P<0.05)。見表 5。

表5 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得分影響因素分析
本研究結果表明,醫學生學業滿意度、學習滿意度和教學滿意度均處于中等偏上水平,學校硬件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醫學生的社會實踐機會相對較多,所處的學習環境相對自由,擁有很大的學習自主權,因此,醫學生對學業是比較滿意的。此外研究發現,教學滿意度是學業滿意度的重要因素[5],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高校教師能夠有效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教學效果較好。因此,醫學生的學業滿意度較高。
本研究發現,女生學校硬件滿意度得分高于男生(P<0.05),學業滿意度及學習滿意度、教學滿意度與男生得分無差別(P>0.05)。分析原因,男性和女性大學生在同樣的教學環境進行學習,具有較高的學習動機,總體學業滿意度沒有差別;在學校硬件滿意度方面,男生的自主探索及實踐能力相對較強,接觸硬件資源機會更多、期望更多,導致其對學校硬件滿意度相對較低。此外,農村戶口醫學生的學校硬件滿意度高于城鎮戶口醫學生(P<0.05),分析原因,城鎮醫學生入學前的教學條件及資源相對豐富,對學校的硬件資源期望更高,導致學校硬件滿意度相對較低。大三醫學生學業滿意度高于大四醫學生(P<0.05)。分析原因,一方面隨著年級的升高,醫學生對大學的學習生活習以為常,大四醫學生在教學中接觸臨床實習更多,但有限的硬件及學習資源可能會導致大四醫學生對硬件滿意度相對較低;另一方面大四年級醫學生相對來說就業壓力更大、接觸社會更多,因此學業滿意度低于大三年級醫學生。
本研究發現,人際壓力是影響醫學生學業滿意度的因素(P<0.05),人際壓力較大的醫學生學業滿意度較低。許多研究發現,人際壓力是醫學生的主要壓力之一[6]。本研究發現,約一半的醫學生存在人際關系壓力,如果醫學生不能正確處理人際壓力,可能導致醫學生容易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學生的學業成績,進而對學習表現出消極被動的態度,導致其學業滿意度較低。
本研究發現,對醫患關系的看法是醫學生學業滿意度的影響因素(P<0.05),認為醫患關系較和諧的醫學生學業滿意度較高,認為醫患關系較緊張的醫學生學業滿意度較低。本研究中,40.52%的醫學生認為醫患關系較緊張/緊張。由于職業發展的延續性,醫學生是未來的醫務工作者,目前緊張的醫患關系和醫院暴力事件頻發的醫療環境,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醫學生對醫療職業的認知與態度,進而影響醫學生對當前醫學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醫學生對學業滿意度較低。
大學生是高等教育的主體,提升大學生綜合能力是高校工作的重要任務。高校可以通過以下途徑提升醫學生學業滿意度,進而提升高等教育質量。首先,在教學中,繼續深化教學改革,使用案例教學、翻轉課堂等教學方式,激發醫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提高醫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其學業滿意度[7]。其次,應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使醫學生掌握處理壓力和負性情緒的方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學業滿意度;另一方面提高醫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發掘醫學生的潛力,提升其自信心,激發其學習動機,提高其學業滿意度[8]。再次,高校應開展職業認同教育,讓醫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方向,不忘初心,提高對專業和職業的認同水平,進而提高學業滿意度。最后,高校應采取措施繼續加強校園文化和學風建設,為醫學生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使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促進其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