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芳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北京 101101)
課證融通是在分析職業資格標準的基礎上,對教學的課程內容、教學標準等進行設計,將職業資格標準的考核內容與課程內容一一對應,將課程標準和職業資格標準相融合,以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為目標的教學模式。職業資格標準是崗位能力的體現,是學生就業的方向標,更是日常教學的教學方向。
北京衛生職業學院藥學系畢業生就業方向包括醫療機構藥師崗位、醫藥公司內勤崗位、藥品生產企業技術員崗位、藥品研發企業檢驗員崗位等。醫療機構藥師崗位的就業要求是:學生首先以藥房輔助員身份就業,畢業1年后參加藥劑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畢業3年后參加藥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藥師的資格證書后,才能獨立上崗,從事處方調劑、藥物咨詢等崗位工作。因此,在相關專業課程的教學中,采用“課證通融、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明確專業課程對應的崗位需求及相應的國家職業標準,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目標就業崗位技能,助力學生通過藥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以滿足醫療機構藥師崗位需求,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促進學生職業發展。“課證融通、理實一體”的教學設計要充分考慮職業資格證書考核要求,教學內容銜接崗位實踐需求,從培養目標、課程標準、資源庫建設、課程考核體系、團隊建設等多方面綜合考慮,整體設計。
人才培養目標是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基本依據。確立適宜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增強人才培養工作針對性、適宜性、有效性的有力保障[1],也是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的前提條件。“課證通融、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使人才培養目標的制訂與崗位證書考核要求相互融通,教學更有的放矢,學生能更好適應崗位需求。
結合藥師崗位需求,以臨床所需為指導,依據藥劑士、藥師資格考核大綱,確定藥師人才培養方向,并細化培養目標到各個課程的教學標準,使課程標準和職業技能要求精準對接。藥學專業技術人員藥劑士、藥師資格考試考核內容與課程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見表1。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展示方式,同時也是人才培養的媒介之一,課證融通的教學方式對教材內容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學內容應貼近考核內容但又不能完全照搬,教學內容的取舍要充分考慮零基礎學生的情況[2],適宜的理論基礎是必要的。(1)要重視現有教學內容的篩選。整理藥劑士、藥師藥學專業人員資格考試大綱要求,采用思維導圖方式,逆推知識技能必備的理論基礎,理論知識篩選深度適宜、范圍適宜,不宜過深過寬,夠用即可;部分藥物作用機制復雜甚至未明,可簡化內容保留主要作用機制,能滿足藥劑士資格考試要求即可,后期較深層次的學習可在就業后實踐中學習。(2)做好藥師崗位調研和實習生實習反饋工作。通過對一線藥師崗位調研和實習生的實習反饋,總結藥師工作對職業技能的需求,結合學生感受適當調整課程教學內容。如抗病毒藥,因其抗病毒作用選擇性較低,對因治療效果不如抗細菌藥的針對性強,病毒感染性疾病較細菌感染發病率低,因此一般不作為教學重點要求,但崗位調研發現,臨床抗病毒藥品種類較多,廣泛應用于艾滋病、腮腺炎、帶狀皰疹、肝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臨床需求量較多,同時實習學生反饋情況也顯示學生對抗病毒藥部分較為陌生,綜合考慮以上情況后調整了該部分教學內容和授課學時。(3)注重教學內容的系統性、連貫性。尤其是臨床常見疾病的常見治療用藥知識,既是教學重點又是藥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重點。例如β受體阻斷劑可用于高血壓、心律失常、心絞痛、冠心病、青光眼、甲亢等疾病的治療,既是臨床常用藥物,又是資格考試重點,因此盡管β受體阻斷劑的作用機制復雜多樣,學生不好理解掌握、應用,但該部分的作用機制、藥理作用的學習仍然不能被精簡。

表1 藥學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內容與課程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
醫藥行業教學具有臨床實踐指導理論教學的特點。醫藥行業發展動態變化會影響醫藥崗位的就業需求,建立和不斷完善融通式人才培養的教學資源庫,有利于資源積累,使教學與臨床需求緊密銜接,提高教學內容與崗位需求的契合度。同時可展開校企聯合教學活動。教學資源庫建設可依據藥劑士、藥師資格考核大綱,篩選適合知識點進行教學資源創作。注重學生的參與,設立交流平臺,提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鼓勵已就業學生提供臨床實踐教學資源,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
試題庫建設是資源庫建設的一個重要支撐。藥學專業人員資格考試真題及模擬試題可作為試題庫建設的重要分支,不斷補充完善試題庫試題,作為考教分離課程考核試題庫使用,同時也可作為藥學專業資格考試的練習試題庫使用,這有利于學生自學自測,能為畢業生提供持續性學習機會,協助提升崗位技能,使教學不脫離臨床實踐,讓學生“學以致用、學以可用”。
藥師崗位技能具備理論實踐性特點,學生的實踐技能水平是檢驗其是否符合崗位技能要求的唯一標準。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學可致用”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3],“理實一體”的實踐模式可有效促使學生快速具備職業代入感,在提升學生技能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職業理念和職業素養。
分解一線藥師工作內容,設計藥師崗位技能模擬訓練模塊,如處方調劑、用藥指導、藥物咨詢、醫患溝通等模塊,每個實訓模塊可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教學案例。鑒于藥師工作的特殊性,在技能模擬訓練中,除考查學生的思維方式、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外,還應注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職業行為表現等。
在仿真模擬藥房實訓室,利用情景模擬、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采取角色扮演法,分組完成實訓模擬任務。秉承學什么就模擬什么的原則,使學生親身體驗職業活動,在掌握職業崗位技能的同時也能感受職業氛圍,提升職業素養。如處方調劑模塊,分為處方審核、調配、核對、發藥四步流程,是保證患者安全、有效、合理、適宜用藥的最后防線,其中處方審核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學生模擬醫師身份開具處方,可鍛煉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分別要求學生針對性開具不規范處方、不適宜處方和超常處方,可加大學生對處方審核的認知力度,掌握處方審核的內容、結果及處理措施;同時要求醫師介紹處方審核的內容、依據,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方式、語言溝通表達能力等。
實訓模塊要依托一線藥師工作內容隨教學進程進行設計,實訓項目注重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打破課程界限,傾向于培養學生解決綜合性問題的能力。此外,開放實訓室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思考并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證融通式教學方式的目的是提高職業資格考試通過率,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更好地滿足就業崗位對學生的技能需求。考核分為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理論考核以藥劑士職業資格考試難度為宜,實踐考核以專業技能鑒定考核為主。注重學生的日常表現,側重職業活動的核心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考核,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
課證融通的教學模式設計與實施,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理論傳授為主的教學理念,注重實踐性鍛煉。課題團隊教師有4人為雙師型教師,1人具有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藥房輔助員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資格證書》,5位教師均有在醫療機構脫崗實踐半年以上經歷。兩年來,在各醫療機構就業的藥學專業畢業生藥劑士證書通過率約95%,用工單位反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