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應用型大學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在于培養學生在經濟、社會和企業中生存并發展,具有創新能力,同時又具備一定的綜合素質。本文以我國高校為例來進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紹了選題背景及意義;其次闡述了概念界定與相關理論基礎知識等內容;再次對國內外有關于應用型大學財務會計教育現狀以及存在問題作簡要論述:最后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培養學生在經濟、社會和企業中生存發展并具有創新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實踐操作經驗。
關鍵詞:應用型;大學財務會計;課程教學
應用型大學是一種以創新為特征的研究型教學模式,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它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理論知識和技能內容進行系統、完整地學習。會計實踐性課程主要包括了財務管理實務、企業經營決策分析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等方面。本文首先介紹了當前我國高校對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及存在問題;其次從社會發展需求角度出發提出針對性建議來解決應用型大學目前的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缺乏創新意識與能力這一突出矛盾的原因所在,通過解決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法來促進財務會計課程在大學當中的發展。
一、應用型大學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現代企業的發展環境和道路變得艱難和復雜。而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現代企業的發展需要朝著科學、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制定會計審計制度能夠保障企業經濟發展的穩定。也能夠有效調控企業發展和運行過程當中所面臨的各種財政問題和金融風險,這也是現代企業在激烈市場競爭當中生存的一種有效手段。加強會計審計工作也已經成為未來企業必然的發展趨勢。針對企業在發展和運行過程當中存在的財政和金融問題,企業除了通過健全會計審計制度有效減少企業的財政和金融危機之外,還需要改善傳統大學的財務教學模式。盡最大可能的滿足企業和市場對于學生專業能力的要求,這樣才能完美的化解了企業運行和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安全隱患?;跁媽徲嫻ぷ鲗ζ髽I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因此現代大學必須加強從財務會計教學的質量,通過健全和改善大學財務教學工作來促進企業的正常發展。選擇適合當下社會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方式,制定出培養財務會計人員的目標和要求。優化傳統大學財務會計教學方案,來滿足企業和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
二、當前應用型大學財務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財務會計教學工作方法落后
近些年來,我國經濟有了突破性的進展。而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高,我國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快。截止到今天,我國不少企業都設立了先進的會計審計制度,而落后的大學會計教學制度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需要。傳統大學財務會計教學工作方法也無法解決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在企業實行會計審計工作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監督企業對資產的使用,嚴格杜絕貪污受賄行為的發生。由于大學一直以來都指重視學生理論能力的培養,忽略了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大學財務會計所設置的課程體系也都是以專業教學為主,不過會計專業本身作為一種實踐能力強的職業和專業,在考慮到學生日后就業問題,現在的大學財務會計教學應當重視社會會計相關注準則、法律法規、稅法等內容對教學的影響。以往大學的會計教學并不全面,其使用的教材也并不合理。正是這種教學背景導致大學設置的財務會計課程教學的實用性不強,許多學生在畢業離開學校后發現在校所學內容與工作的實際操作和需求存在脫節的現象。
(二)大學財務會計教學則有待提高
現階段,我國絕大多數企業將會計審計工作與企業管理工作混為一談,企業在發展當中急需大學方面為其提供人才支持。不過受大學財務會計教學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大學財務會計教學一直都只注重學生理論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了學生實際能力提升的需求。許多大學財務會計專業的學生都對專業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和的理解,但是卻不懂得如何使用這些原理。這就導致畢業后的學生進入公司后卻少一定的判斷能力,在公司發展和運行方面, 公司需要財務人員具備良好的專業素養,能夠隨時處理在公司發展過程當中所要到的會計業務,同時學校方面也不懂得指導學生如何利用理論知識和財務信息幫助解決企業面臨的難題。
(三)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之后,學生的積極性不強
一直以來,應用型大學財務會計教學模式較為單一且教學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也比較落后。傳統教學背景下的大學財務會計教學課程很少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傳授學生知識和用來解決學生們的問題。現代社會在信息技術的發展下,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多媒體教學、翻轉教學等新型的教學模式受到了人們的追捧和喜愛。在新教學理念的推行和實施下?,F代大學財務教學區別于傳統的教學方式,現代財務會計教學更偏向于專業的應用。經過長久的發展傳統化教學形成了輕實物、重理論、輕創新以及重記憶等方面的教學特點。在這種教學背景下,學生會逐漸失去對會計專業學科、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學生興趣不足,學習的積極性也不高。
三、我國應用型大學財務會計教學改革方向和路徑選擇
(一)設置合理的大學財務會計教學課程和教學內容
完善課程設置。由于大學傳統的財務會計教學體系存在漏洞,為了培養社會和企業所需要的專業會計人才。需要強調財務會計教學模式的專業性和針對性,通過降低理論教學的比重,關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串聯知識之間的聯系,避免重復教學,突出教學重點等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調整教學內容,突出實踐環節。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法來彌補傳統財務會計教學的不足,采用實際的業務處理和交易作為教學的根據,重新構建教學思路和內容,構建出一個能夠提高學生理論和實踐能力的教學內容,這樣有助于學生項目任務的完成。學生參與到項目任務當中,自身的能動性和主動性都得到了發揮,學生也能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改革傳統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為了增強學生的操作能力和實踐水平,大學在開展財務會計專業教學時,可以在保留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利用啟發式教育模式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起來,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提高教學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接受度,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接受專業學習時,能夠積極投入其中。并且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專業的本質,繼而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
采用案例和情境教學模式也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設置特定的教學目標,并根據預設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學生身處仿真的情境中,能夠提出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案例分析法是情境教學的一種,其通過具體的實例來幫助學生盡快融入到知識當中,其側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培養。
(三)加強校企合作
大學財務會計教學的目的是為了給社會輸送專業的會計人才,為此就需要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展以及滿足企業對于人才的要求。學校方面可以通過加強和企業的交流合作,開展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來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在實踐當中學習和鞏固理論知識,同時實際工作也能夠檢驗學生的專業水平。大學與企業合作能夠實現共贏。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當前從事大學財務會計教學的教師大多來自本專業的畢業生。畢業于會計財務專業的學生本身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由他們任職大學財務會計專業的教師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理論知識,但是由于其剛剛接觸教學,教師本身缺乏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缺乏實物的經歷和操作能力。教師在制定財務會計課程計劃時也存在困難。最突出的表現是教師所設置的內容通篇都是在講專業理論知識,泛泛空談這些理論,絲毫沒有凸顯出大學財務會計實踐學習的重要性。按照當前社會、企業以及市場對于會計人才的要求,現代大學應當建設一支結構合理、質量較高以及數量充足的教師隊伍。在專業教學目標的倡導下,學校應當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一方面讓在校教師去企業當中學習,提高教師自己的實物能力。另一方面聘請社會上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和從業人員到校進行經驗分享、講座以及培訓,來提高在校教師的知識儲備和能力。
結語:總的來說,現代社會發展迅速,社會和企業對于會計人才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作為人才培養中心的大學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與企業進行合作,打造專業的師資隊伍,滿足學生各項學習需求。
參考文獻:
[1]陳之舉. 我國大學本科會計教學改革研究[D].西南大學,2008.
[2]楊瑞平,吳秋生,王曉亮. 通識教育下的《中級財務會計》教學改革研究[J]. 財會月刊,2019(02):72-77.
[3]劉濤. 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1.
[4]李志慧. 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下政府會計教學改革研究[J]. 湖南稅務高等??茖W校學報,2018,31(05):75-80.
[5]趙欣宇. 高校管理會計教學改革探析[J]. 改革與開放,2017(13):43-44.
[6]宋祚榮. 淺析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財務會計教學改革與實踐——以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20,23(06):237-238.
[7]徐福星. 對新時代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的探討[J]. 新西部,2020(17):165-166.
作者簡介:陳鴻琦,1968年7月,江蘇,男,漢族,講師,本科,會計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