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9年10月30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國家煙草專賣局聯合頒布了《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面授電子煙侵害的通告》,首次在銷售人群限制上做了要求,算是緊急性針對未成年人群吸食電子煙做了限制。2021年3月22日,國家工信部發布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附加第65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這也是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首次擬正式納入專門法律監管當中,但目前也僅是初步明確了電子煙產品的監管大方向,而具體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產業鏈條的管理等,目前仍在制定當中。
關鍵詞:電子煙;現狀;監管;方向
電子煙如今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煙民的一個流行話題,它從“出生”開始,便以其時尚科技的外觀、多樣的口感以及號稱較小的對個人的危害便開始在煙民中興起一陣風潮,新的電子煙民的加入與部分老煙民的轉向電子煙的使用,讓電子煙類產品在卷煙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作為傳統卷煙的替代品,電子煙市場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但是隨之而來的,傳統法律領域卻未能及時跟進對電子煙類的監管,電子煙類產品的無序管理、行業的虛假宣傳、電子煙產品的質量安全管控一直處于空白階段,電子煙從“出生”就一直處在灰色地帶。因此,本文將從電子煙國內外現狀、電子煙管控中的問題以及監管方向探討電子煙發展的未來。
1 電子煙國內外發展情況
1.1 國內電子煙發展情況
電子煙于2003年由韓力申報發明專利,2004年中國如煙公司成立了首個銷售電子煙的企業。此后,電子煙作為一種新興制品,在短短的17年時間,在全球飛速發展。2020年,我國電子煙產品產量增長至1.03億套,電子煙配套產品產量約為14.35億個。我國電子煙行業規??傆嫾s58億元。
我國吸煙人口基數已經超過3億人,人群吸煙率達到了盡三成,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吸煙大國。而與之配套的,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電子煙創業注冊企業已經達到20余家,其中,2018年開始,電子煙行業創業企業注冊就開始井噴式增長。
在國際市場上,我國并沒有生產電子煙的上市企業,在電子煙市場中,我國主要處于產業供應鏈的前端和后端,面對規模日益增長的電子煙市場,我國作為電子煙的初生國家,顯然需要保持住先發優勢,努力成為電子煙市場發展大國,而配套的行業監管,就是維護電子煙良性發展的基石。
1.2 國外電子煙市場監管現狀
早在2010年左右,國際電子煙市場主要大國就已經開始針對電子煙監管進行了一系列政策探討。國際市場上針對電子煙產品的分類主要集中在醫藥制品或者是煙草產品,而根據分類的不同也交由不同的專業對口部門來出臺政策、實施監管。而在政策層面,主要集中在產品生產標準、生產批發許可、銷售人群限制等方面。2018年,美國爆發電子煙肺炎,俗稱白肺病,進一步迫使卷煙監管力度更進一步,對電子煙的口味管理也由此誕生。
1.3 我國電子煙監管新政策
2019年10月30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國家煙草專賣局聯合頒布了《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面授電子煙侵害的通告》,首次在銷售人群限制上做了要求,算是緊急性針對未成年人群吸食電子煙做了限制。2021年3月22日,國家工信部發布了《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附加第65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這也是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首次擬正式納入專門法律監管當中,但目前也僅是初步明確了電子煙產品的監管大方向,而具體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產業鏈條的管理等,目前仍在制定當中。
2 電子煙產品簡介
電子煙目前缺乏統一標準的定義。它主要是一種模仿卷煙的電子產品,主要由煙油、加熱系統、電源和過濾嘴四部分組成。電子煙嚴格來說有兩種類別,一種是開放式電子煙,煙機和煙油是分開銷售的,需要自己將煙油注入空煙彈和煙機,優點是可以自行制作喜歡口味的煙油;一種是封閉式電子煙,是相對主流的電子煙模式,煙油事先灌裝在煙彈當中,有換彈或者是一次性使用的特性。
電子煙產業鏈主要就在于霧化體系和煙油,霧化設備就是煙機和煙彈兩樣,核心材料就是發熱芯,目前在霧化設備方面,我國積累的經驗較為豐富,水平也比較高。煙油原料主要的區別就在于保護包含尼古丁,這也是將電子煙分在醫藥制品或煙草制品的區別。
3 目前我國電子煙行業存在的問題
3.1 法律法規管理滯后的風險
如前所述,電子煙作為新興產品存在僅有17年的發展歷程,且隨著“互聯網+”時代的開啟,傳統卷煙市場和電子煙市場都面臨著銷售模式的巨大變化,在對電子煙的整個成分研究、生產過程研究、銷售模式研究等各類領域,目前我國的配套法律制度均存在明顯的滯后性,在對電子煙市場的管理方面目前也僅是明確了由煙草專賣局作為專門的執法管理部門,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中第24條,關于無證銷售50條以上卷煙視為違法的規定,電子煙的銷售就陷入了無法可依的困境,如何界定電子煙的違法銷售行為,需要進一步確認。
3.2電子煙行業虛假宣傳的亂象
無論是傳統卷煙還是電子煙,在吸食過程中都是會產生焦油等危害物質。目前,電子煙已經被確認為卷煙類產品,接受了《實施條例》和《廣告法》的共同管理,自然也和傳統卷煙一樣,將不再能做廣告宣傳。但因其仍然出于多家生產企業門下生產,出于追逐利潤的目的,在市場監管不能到位的情況下,各類變相宣傳仍然大量存在,且宣傳內容存在夸大、虛假成分,對于電子煙目前也沒有強制使用“吸煙有害健康”等強制性標語。
3.3 電子煙危害元素的無法把握
電子煙長期以來歐變宣傳為“無毒、無害”等形象,因為形象的炫酷、各種香精添加劑的使用,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嘗試使用電子香煙。但多項數據證明,年輕人吸食電子香煙往往是吸食傳統香煙的開始,其他的危害還有添加劑超標濫用、劣質電子器件爆裂、突然著火等危險,2018年爆發的電子煙肺炎事件證明,對于電子煙添加劑的危害性我們了解程度依然不夠。
4 電子煙監管方向探討
4.1 推進電子煙監管法治化
以工信部《征求意見稿》為依據,加快推進電子煙監管法治化。首當其沖的,就是加快對《煙草專賣法》及《實施條例》的修改,盡快針對電子煙相關生產方式及特性的研究,配套出臺專門的法律對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進行規范。從生產銷售環節來說,核心成分、產品功能、消費方式以及推廣宣傳方式都必須做出明確說明,在產品醒目位置需要標識“吸煙有害健康”等標語;從產品轉運輸環節來說,則需要明確產品轉運數量、方式,需要辦理的相關證件,必須嚴格按照專賣品進行管理。除開煙草相關法律法規,產品質量管理、稅務相關法律,也需要協調配合盡快進行調整。
4.2 加快形成對電子煙產業的科學論證及研究
在生產領域,我國目前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但是,對于電子煙產品的規格、標準、添加劑使用的科學研究,更多的是經驗主義,而無足夠的科學依據。作為一款只加熱不燃燒的化學合成的產物,面向的消費群體目前是整個人群。一旦標準空泛,沒有有效的依據引導企業按規則生產,對吸食人群造成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在沒有足夠權威有效的標準認證機構前,不法商家往往是通過買通、勾結相關的雜牌協會、機構,開具產品“無毒、無害”等證明,更有違法企業直接通過二手電子煙設備改造,降低成本,坑害消費者。國家煙草管理機構作為煙草產品的監管主體單位,顯然需要進一步發揮自身職能,成立相關機構,制定電子煙市場準入標準。
4.3 加強對煙草專賣執法的嚴肅性
在無確切證據及科學依據之前,地方煙草專賣執法機構,應該依據《實施條例》進行擴大解釋,全面禁止電子煙產品的廣告推廣、贊助及銷售。在相關的《煙草專賣法》及《實施條例》沒有做明確的修改之前,配合其他相關部門加強對限制電子煙產品在各地方銷售點及網絡平臺的銷售,這既是出于對廣大社會群眾負責任的精神,也是正確規范卷煙市場的應有之義。另外,作為一種新型的卷煙專賣品,電子煙銷售也應配發專門的營業執照,無證照經營需被視為違法行為。
4.4 加強對市場的正確宣傳
目前,市場上充斥著各類商家基于盈利目的的電子煙宣傳內容,如電子煙“無害”論,有電子煙“有益戒煙”論,更有甚者,部分商家借鑒了檳榔行業中關于“枸杞檳榔”補益的說法,宣傳其煙彈中加入了多種補益材料,對身體“有益”。作為煙草管理單位,顯然需要在基于客觀科學論證的基礎上,填補上向公眾宣傳的官方空白面,以煙草管理部門為唯一的普及、宣傳口,向公眾推廣電子煙的專業知識,消除市場上長期充斥的電子煙無毒、無害、是戒煙神器的錯誤認識,向大眾標明電子煙就是卷煙的常識,其依然是有害的、會成癮的。
4.5 加強多部門的協同配合
在國外,如日本、英國等電子煙銷售先進國家,將電子煙納入了“醫藥產品”進行管理,依據是煙彈中的添加成分屬于傳統醫藥領域管理范疇。足以說明,電子煙的管理,屬于一個多部門參與的領域。根據我國的具體情況來說,納入卷煙制品,接受煙草專賣管理,同時,協同醫藥、市場監督進行管理,共同探索電子煙生產、銷售、使用等環節的管理依據、模式,如此,電子煙管控有望得到進一步改善。
參考文獻:
[1]李磊,新型煙草制品市場發展及法律監管,中國煙草學報2018,24(2)
[2]樊美娟.趙樂.崔華鵬等,電子眼中化學成分風險研究進展,中國煙草學報,2018,24(3)
[3]堅尚,青少年使用電子煙未來吸煙的可能性或更大[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7,24:8
[4]孫冰,50%-80%的利潤率電子煙,無人監管的資本寵兒?[j],中國經濟周刊,2019(6)
[5]埃里克.費爾德曼,爭議中國電子煙監管[c]//中國煙草學會,中國煙草學會2016年度優秀論文匯編——煙草法律法規主題,中國煙草學會,2016:10
作者簡介:
梁杰,男,漢族,湖南婁底人,19880703,本科,研究方向法律 專賣稽查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