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婧婧
摘 要:主體能動性,就是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成為主動發揮作用的那個人,成為自身學習的引導者。然而在實踐中,很多學生能夠發揮自身主體能動性的案例極少,究其原因,無非在于教師受到了傳統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新時期下,新的教育理念和目標的出現對當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這也意味著高中英語教師必須要關注學生課堂上主體作用的發揮,把學習的主導權歸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關鍵詞:高中英語;學生;主體能動性;發揮
自新課程改革后,在教育領域我們一直都強調要把學習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然而實踐卻并不盡如人意,即便素質教育一直在推進,但是很多教學活動卻并沒有真正落實新課標的要求,很難擺脫以教師為主的局面,所以很少有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發揮其主體能動性,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得不到發展,對學習的態度難以改變,也就限制了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對當前的高中英語教師來講,要想真正達成新課標所倡導的教學目標,就必須要滲透生本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將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合適的方式呈現,正確定義教師和學生的角色,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的英語學習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文章就對高中英語教師如何促進學生主體能動作用的發揮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關注課外預習的設計
要想真正發揮學生在英語學習上的主體能動作用,英語教師首要改變自身傳統的教育觀念,即以教師為主的認識,而是要把學生的學習和發展需要置于首要地位,使自己的教學工作始終服務于學生的需求。針對學生主體能動作用的發揮,教師便需要采取更加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并且把這種培養行為貫穿教學全程。
學習是學生的事情,學習是為了實現學生今后更好地學習與發展。高中英語教師就需要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為學生創設更加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課前預習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是端正學生學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時機,也是激發學生主體能動作用的好機會,英語教師就必須要對課前預期的設計予以關注,以學生良好的課前預習為有效的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二、追求課堂教學的創新
教師要始終懷有創新的意識,不斷追求課堂教學模式的調整和改革,教師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情來把握不同教學方式的應用。簡言之,哪種教學方式更適合學生,更適合傳達教學內容,教師就使用哪一種。英語一直以來都被學生視作是一門比較有難度的且學起來非常枯燥無聊的學科,高中英語教師要打破學生心目中的刻板印象,而是要把英語學科有趣、有價值的一面呈現出來,讓學生發現學習英語也是可以充滿樂趣的,學會使用英語對今后自身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學生形成了這樣的認識,自然學習積極性就會提升,那么其主體能動作用就能得到很好地發揮,學習效果自然而然會得到改善。
例如,在講“Earthquakes”一課時,筆者并沒有像往常一樣直接打開教材給學生講授知識,而是先依托于多媒體工具的幫助,給學生播放了一段有關“ Earthquake”的英文新聞報道,給予學生幾分鐘時間觀看。學生立馬就感知到了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并且在觀看這篇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調動了自身的知識與經歷,了解了當前的社會發展動態,結合自身已經學過的英語知識去對這篇新聞報道的內容做更加具體的理解。同時,筆者還要求學生,可以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根據自己所聽到的內容來記錄下一些關鍵信息。在播放完了視頻之后,筆者便邀請了一些學生來用自己的話整理一下這篇報道講了什么,自己在聽和看的過程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了這樣的鋪墊,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積極性也明顯提高。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同樣結合了這樣開放的教學方式,給學生設計大量的問題,通過多媒體和互聯網的幫助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情境,補充必要的課外資源,所以學生的思考和探究非常順利。
三、加強師生全方位互動
師生關系及兩者之間的互動也是影響學生主體能動作用發揮的重要因素,在過去的英語課堂上,師生互動僅限于提問回答這一形式,并且在這個過程中,師生互動也流于形式。英語教師給學生所設計的問題多遵循教材,提問對象也更多地面向那些比較優秀的學生,而對其他學困生并未做過多地關注。師生互動局限于學習這一方面更容易加劇師生之間的隔閡。英語教師要明確自身教書育人的職責和使命,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更要關心學生的生活,致力于同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亦師亦友的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把握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和內心深處的想法,這樣才能夠根據學生的需求為其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那么學生在感受到了教師的關心和指導后,自然能夠主動親近教師,相信和支持教師,在積極的情感驅動下,學生就能夠很好地發揮其主體能動作用。
四、重視評價作用的發揮
教學評價也是很容易被教師忽視的一個環節,評價的作用不亞于有效教學方式的使用。部分英語教師即使能夠對學生的英語學習進行評價,但是也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考試成績,片面地衡量學生,這其實是一種不正確的評價認知,并不能夠客觀真實完整地反映出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而且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高中英語教師也要不斷健全和完善現有評價體系,建立起更加完善的教與學評價。在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就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性作用,針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知識基礎、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語言表達、創新創造以及互動討論等方面予以合理的評價,善于挖掘學生可取之處,表揚學生的優點,對于學生的不足要,予以更多的包容和耐心,及時給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幫助學生改進。與此同時,英語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學會自主評價和相互評價,使學生能夠建立對自身、對他人及各自英語學習真實的認識,讓學生能夠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妄自菲薄,而是明確自身今后的學習目標,不懈努力。
五、兼顧理論和實踐教學
在任何一門學科的教學過程中,相比起單調的理論授課,形式多樣、內容精彩的實踐活動更容易增強學生的參與熱情,英語學科也不例外。無疑當前高中生面臨的學業壓力是非常巨大的,他們即將參與高考,各個學科的課業負擔又非常繁重,所以很多時候學生很難對學習提起一種積極的心態,身心壓力得不到釋放。高中英語教師如果能夠很好地協調理論授課和實踐教學之間的比例,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和知識技能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精心設計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探究價值的英語實踐活動,強化學生的語言表達、人際交流,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印象,也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學生對于這些富有創造性的實踐活動,也會更加認真主動地投入其中,因而達成了發揮學生主體能動性的目標。
例如,講完“Body Language”這一課后,筆者便組織學生一起設計了一個小游戲:學生組成小組,選出一名學生在其他學生面前做各種各樣的動作,其他學生根據其動作示意來猜出他想表達的意思。對這樣的活動,學生們的參與熱情濃厚,也順利實現了語言表達。
結語
高中英語教師要真正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就必須要在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改變上下功夫,要讓自己的教學工作始終迎合學生的需求,又要達成教學目標,教師能夠成為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很好的引導者,便可以實現教學相長。
參考文獻:
[1]崔云.如何提高高中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J].中學生英語,2021(04):73.
[2]黃楚.培養高中生主動學習英語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1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