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曉婷
摘 要:近些年,隨著國家對科學技術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裝備水平的重視與支持,原子熒光光譜設備得到了蓬勃發展,被廣泛的應用在水環境檢測中,應用原子熒光技術,可以檢測分析水體內的金屬元素。基于空心陰極燈、極速脈沖控制方式,確保金屬檢測工作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就熒光技術在水環境檢測中的應用進行簡要探索。僅供業內同行參考。
關鍵詞:熒光技術;水環境檢測;應用
1熒光技術概述
當前,在物化生產、環境科學中,以原子熒光技術為主。基于使用類型可知,非共振熒光、共振熒光、敏化熒光,屬于原子熒光技術常用形態。分析共振熒光可知,原子外層中,電子激發線、熒光線的能量等級相同,原子吸收光、發射熒光波長一致。值得關注的是,共振熒光技術應用時,當原子受熱后,將處于亞穩定狀態,激發吸收輻射,以此達到共振熒光效果。對于非共振熒光,則涉及到階躍線熒光、直躍線熒光、nti-Stokes熒光。以上技術的激發光和熒光波長差異大。比如,直躍線熒光方式,激發線能級間隔,顯著高于熒光能級間隔。 階躍線熒光使用時,熒光波長,明顯超出激發線波長。nti-Stokes熒光能量供給具備多源性特點,涉及到熱能、光源供應方式。敏化熒光使用期間,光源激發原子、異類原子碰撞,同時轉移激發能量,促進原子發射熒光轉變,形成敏化熒光。值得一提的是,敏化熒光,只是在非火焰原子化器中應用。
2環境監測體系現狀分析
2.1環境監測體系能力不足
環境監測屬于復雜綜合性工作,應用原子熒光技術監測環境,要求監測人員投入大量時間與經歷。綜合環境監測現場,以科學技術措施為主,加強環境質量監測管理力度。同時,操作人員在監測環境時,對技術能力要求高。所以,環境監測管理人員,做好監測人員專業培訓,掌握專業監測知識。在近幾年發展中,環境監測技術發展速度加快,對環境監測技術使用提出嚴格要求。優化完善環境監測業務流程,要求技術人員加大時間與精力投入。現階段,我國高端環境監測技術仍然處于落后狀態,設備儀器呈現老化趨勢,會極大影響環境監測結果準確度。環境監測人員無法高效掌握監測技術,導致檢測結果偏差,還會降低環境監測綜合監督與管理能力,應該盡量避免出現監測體系缺陷問題。
2.2環境監測技術人才缺乏
在環境監測工作中,對人力、物力的要求比較大,環境監測人員注重提升素質能力,但是多數監測人員不太關注環境監測情況,導致環境監測技術人才缺乏。基于環境監測角度分析,引入專業人才為復雜工作。在人才引進時,會受到管理培養等因素限制,導致人才引進制度不太合理。在近幾年發展中,多數畢業生參與環境監測工作,剛畢業大學生的實際經驗不足,短時間內無法勝任環境監測崗位,也并不能培養出高端專業技術人才。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因此極大影響環境監測行業的發展。
3原子熒光技術在水環境檢測中的應用要點
3.1原子熒光技術應用方法
注重水環境質量檢測,重視原子熒光光譜法應用。分析檢測過程可知,原子熒光光譜法,結合接收光譜法、發射光譜法,之后通過激發光源,照射被測對象,確保檢測試液原子處于激發狀態,同時發射出原子熒光。在試驗操作期間,當水體內包含揮發性微量元素,微量元素與還原劑產生反應,產生共價氫化物。檢測實踐期間,在現有儀器輔助下,提升共價氫化物原子化水平,并且使用原子熒光技術檢測,合理掌握水質樣品微量元素含量,注重水環境質量檢測。
3.2原子熒光技術應用步驟
通過原子熒光技術,可以檢測水環境質量,試驗步驟規范度,對原子熒光技術應用水平、微量元素檢測精度影響比較大。所以,在檢測水環境時,實驗人員應當規范原子熒光技術操作步驟。第一,注重標準溶液、試驗試劑選擇,制備氫氧化鈉溶液、鹽酸、水、硼氫化鉀。第二,注重實驗器材配置,涉及到原子熒光光度計、玻璃器皿等,注重原子熒光光度計校正處理,確保設備應用規范性。第三,將砷標準溶液劃分為不同等量,添加混合溶液,使用鹽酸溶液,定容處理混合液,鹽酸濃度應當控制在12%。攪拌混合溶液之后,放置15min后,測定原子熒光光譜。
3.3分析和評價原子熒光技術檢測結果準確度
在水環境質量檢測中,應用原子熒光技時,應當關注精密度偏性試驗。在此種試驗操作下,技術人員獲取空白標準差數值,之后比較數值、原子熒光技術檢測限度值,準確掌握水環境檢測精度。一般來說,原子熒光技術檢測限度值為0.166μg/L,對比觀察時間為5s。完成原子熒光技術檢測后,應當比較所有樣品,同時對微量元素回收率進行計算,聯合回收率數值,對水環境質量進行評估。
4維護水環境監測效益的對策措施
第一,充實基層環保機構,按照環境條件,促進監察管理制度、環境保護機構深化改革。基于國家層,優化完善基層發展,特別是區縣、鄉鎮環境管理,增加人員編制,提供工作經費。第二,改善基層環保人才結構,圍繞環境保護問題,全面做好日常業務工作,注重基層環保人才建設,落實業務骨干技術教育與培訓。注重擴展人才選拔渠道,設置基層環保崗位,全面滿足技術人員素質要求。注重加強人與崗位匹配度,公開招標和遴選環保人才。基層環保人才隊伍能力建設,也應當將費用納入到財政預算中,改善基層環保人才工作環境,并且吸引大批量人員參與基層工作。第三,優化完善區域聯防聯治機制:從國家層面入手,注重水污染防治與生態修復,建設聯防聯治機制。針對上游地區,由于生態環境保護投入比較多,因此要加大補償力度,注重流域保護,發揮出治理保障作用。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水環境檢測中,原子熒光技術的應用比較多,會直接影響水環境檢測精度。開展水環境質量檢測時,深入分析和掌握原子熒光技術原理,同時把控試驗特征、技術規范,確保試驗操作全過程的合理性,以此加強水環境質量檢測精度,維護水環境安全性。在本文研究中,介紹原子熒光技術基礎原理、原子熒光技術類型與使用特征,在水環境監測中,合理分析原子熒光技術應用問題,聯合工程實踐,論證原子熒光技術的應用價值,以此保障水環境檢測質量。
參考文獻:
[1]張紹雨,弓振斌,楊赸原,等.稀土元素的原子/粒子熒光光譜分析進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9,17(2):95-103.
[2]弓振斌,楊芃原,王小如,等.強短脈沖供電空心陰極燈激發的ICP原子熒光光譜研究[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20,16(6):865-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