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乃迪
摘 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學習信心,這樣能夠推動學生學科素養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同時能夠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思維能力;策略分析
在全新的教育背景下,傳統的教學理念與當前的實際教學需求已經發生了一定的沖突,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沿用傳統教學方法,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成長發展。因此,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將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作為教學重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科素養,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核心素養下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積極意義
(一)學好數學科學的前提基礎
之所以一直強調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主要是因為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有著極大的積極意義。數學這門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更為復雜,對于學生的應變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對一些概念和定理進行記憶,學生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如果僅靠死記硬背的方式來進行學習注定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學生還會感到強大的學習壓力,學生會逐漸對學習數學產生抵觸情緒,這對學生的發展會造成不利影響。但是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應變能力,讓學生能夠懂得如何更好的對理論進行驗證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獲得極大的學習成就感。
(二) 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
如今社會所需要的是綜合全面型的人才,傳統理論型知識人才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優秀的人才必須要具備較強的思維水平,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時代的快速變化,在不斷的變化中學習更多的知識,對自身各方面的素質以及能力進行提高。為此專家提出中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應培養好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數據分析六大核心素養。這個報告內容昭示了數學課程進一步改革的思想,也映射出整個課程改革的發展方向,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數學對思維的訓練,主要是演繹與歸納的邏輯推理能力。數學有對思維訓練、實用價值以及備考訓練的三大作用。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策略
(一)積極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
想要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師則需要從多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切入點來為學生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所帶來的樂趣。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設計合理的問題,問題拋出后必須要能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快速的對問題進行思考,問題的設置不能過難也不能過于簡單,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使學生通過簡單的思考就能獲得問題的答案,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就感,思維就有了深度和廣度。例如,當學生在學習“角的測量”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將一個帶有角度的物體拿出來,然后向學生進行提問:“如何才能將它放在一個準確的位置上”。問題提出以后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學習討論的方式來親自動手對實際物體進行測量,然后在教室內尋找符合物體角度的地點。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合作精神也能得到提高。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興趣比任何教學方法都更加有用。當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產生興趣以后,自身的內在驅動力能夠得到有效提高,即使不用教師進行督促,學生也能積極的對數學問題進行思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位置,打破原有教學模式枯燥乏味的特點,讓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學習樂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應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在課前為學生播放與教學內容有關的視頻和影片,通過對學生的感官刺激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理論知識,通過多媒體設備能夠將抽象的知識進行具象的轉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內容。
(三)著眼于數學素養的培養
本世紀初的數學的課改大綱發展為抽象概括、邏輯推理、空間想象、運算求解、數據處理五大能力。而數學建模目前仍然是短板。短板應當補齊。數學對思維的訓練,主要是演繹與歸納的邏輯推理能力。近代統計學的發展促進了對歸納推理的發展。演繹在高中乃至整個基礎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中的展現形式就是運算。直觀想象非常重要。證明的思路是看出來的,要教育學生學會用圖形來探測與表達結果。初中的數學教育也要貫徹課改精神,做好過渡。怎樣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王尚志教授指出,要給學生充分的自修與鉆研時間。教師的思路要開,胸懷要大。數學教學中不要無原則地搞一題多解。考試要著眼于能力,不能變成考技巧。讓平時拼命刷題、反復復習、機械操練的考生占不了便宜。王教授舉了一個發人深省的例子:有一所“985”高校,學生的高考數學平均分在125以上,入學后的10月份組織學生做過的高考題目的考試,平均分降到100;到同一年的12月再考一次同樣的題目,平均分只有及格。這說明很多題目學生做過就忘了。考那樣的題目,高中那樣的教法,沒有多大積極意義。考試制度與初中課程的改革,要給學生脫穎而出的機會與條件。我們可以通過數學建模等形式,讓學生的才華呈現出來。所以教學中要著眼于學生的核心素養,才能為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全面型思考型人才。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從多方面入手,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不斷提高初中數學的教學質量,在提高學生個人學習能力的基礎之上促進學生得到更加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桂梅.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J].山東教育,2020(Z4):88-89.
[2]于秀娜.聚焦核心素養提高數學課堂效率——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策略[J].讀寫算,2020(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