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 要:信息化背景下,社會發(fā)展進入了全新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技術成為了人們開展管理工作的主要工具,不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也在組織運營活動中創(chuàng)造出了更為突出的貢獻。而檔案管理作為保存組織活動數據的重要工作,其同樣也迎來了新的需求以及挑戰(zhàn),需要檔案管理員能夠以新的思路對待各項工作的開展,以此更進一步開發(fā)檔案信息價值。基于此,本文對新時代背景下的檔案管理員職業(yè)規(guī)劃思路與工作開展思路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新時代;檔案管理;信息化;新思路
引言:隨著人們愈發(fā)重視信息價值,檔案管理員的重要性也開始得到了重新審視。作為管理組織運營資料以及人事檔案的重要員工,檔案管理員的工作性質已經開始從傳統的保管、建立、轉遞、接收轉變?yōu)榱藢π畔r值進行分析,同時協助管理者更好地進行組織資源調配,以此確保日常各項管理工作能夠有序開展。在這一背景下,檔案管理員需要對自身的職業(yè)規(guī)劃與工作方式進行性的思考,如此才能夠有效彰顯自身職能效用。
一、檔案管理員職業(yè)規(guī)劃的新思路
現階段,信息化檔案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普遍趨勢,這一現狀意味著傳統的工作方式已不再適用,并且為了能夠有效適應新的工作需求,檔案管理員需要慎重思考自身的能力體系,以此創(chuàng)造更加豐富的工作價值。為此,在新時代工作背景下,檔案管理員需要對自身職業(yè)規(guī)劃作出以下思考:
(一)專業(yè)職能
首先,檔案管理員需要思考自身崗位職能的正規(guī)化、專業(yè)化發(fā)展。結合當前的“知識經濟”背景來看,能夠決定組織發(fā)展高度的不僅僅是各類物質、技術資源,同樣也包括組織運營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各種原始經營數據。例如一些高校、圖書館、醫(yī)院等檔案管理工作中,通過保留知識信息與工作信息,可以生成的豐富的教研參考資料用于開發(fā)各類校本課程或是課題項目;而在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等檔案管理工作中,借助自身經營數據可以制定精準的管理決策,或是對人員崗位變動進行各位合理的安排。由此可見,新時期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應當重新審視自身的專業(yè)職能,并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輔助下,將“檔案”這一組織重要生產資料利用起來,充分開發(fā)其蘊含的信息價值[1]。
(二)職業(yè)素養(yǎng)
傳統的檔案管理工作性質偏向于文案以及書籍管理,主要職能是對組織員工以及經營數據進行統計保存,以便于進行人事調動或分析組織經營狀況。而在當前信息化管理背景下,無論是從檔案管理還是生成分析數據的角度而言,都強調檔案管理員必須具備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以便靈活操作檔案管理系統,協助組織更好的開展管理規(guī)劃工作。如此不僅能夠為檔案管理員提供更好地職業(yè)前景,同時也有可以更加合理的利用組織經營與人事信息資源,達成統一的進步理想目標。
(三)工作范圍
檔案管理員的職能效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意味著其工作活動范圍也應當適當拓展,不應再單純局限與檔案管理或建立這一層面,而是要將視角延伸至其他崗位部門上,通過了解其工作事務、職能特點,以便于更好地統計并收集組織運營資料,并結合不同部門的工作需求,來為其提供精準高效的數據參考資料,以便于保證企業(yè)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效率都能夠得到有效提升[2]。
二、檔案管理員工作方式的新思路
(一)檔案資源數字化,加強管理效率
現階段,盡管國內大部分企業(yè)單位都已經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統,但是目前檔案信息的數字化建設成果依舊不夠理想。主要體現在企業(yè)雖然已經統一使用計算機進行檔案管理,但是卻沒有將之與自身運營服務系統并聯在一起,通過智能化管理從而實現檔案資源價值的最大化。例如,目前個別企業(yè)的電子檔案僅僅能夠滿足人們的查閱需求,但是卻缺乏有效地分析與監(jiān)督功能,當想要分析組織某一方面的經營現狀時,依舊需要檔案管理人員先通過資料索引來調集出相關檔案,隨后再使用人工審閱、分析的方式來進行評估。這樣的工作模式遠遠沒有體現出檔案管理工作的現代化特征,也不利于幫助檔案管理員開發(fā)自身全新職能。
為此,檔案管理人員需要加快“智慧檔案系統”的建設,也就是盡快實現檔案管理工作的“業(yè)務化”特征向“服務化”特征轉變。具體而言,即指通過信息辦公軟件的支持,實現檔案管理的標準化建設。工作人員不僅可以實現自動采集、在線移交、同步更新等信息管理工作,同時還能能夠借助自動組卷、排序、裝盒、編號等功能,極大提高人工查閱效率。并且由于軟件能夠實現與組織的管理系統對接,因此在進行數據分析時可以自動調取相關檔案資料,以此得出精準結論以供人工參考,從而有效實現了檔案資料的信息價值[3]。
(二)部門交流信息化,及時更新數據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檔案管理人員采集數據的方式也在發(fā)生轉變。比較常見的便是當前工廠、醫(yī)院等組織機構的智能化系統,為了追求更加精簡的辦公效率,通常都會將各類業(yè)務信息、生產合同、人員資料等相關數據以電子版形式發(fā)放到各個部門之間,員工則統一根據在線審批恢復來展開相關的業(yè)務活動。為此對于檔案管理人員來說,需要主動借助信息渠道來加強與企業(yè)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絡,通過密切關注部門經營動態(tài),以此保證數據采集的及時性與有效性,并確保能夠根據不同崗位的業(yè)務需求為其提供精準的信息服務。
例如,在組織的信息化管理系統中,通常都會包含監(jiān)督審計、數據分析、評估預測等相應的功能模塊。因此檔案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加強對辦公系統的操作熟練程度,來實現對管理工作的事前、事中、事后分析。如,當察覺到某一部門開展了一項新的業(yè)務活動之后,檔案管理人員可以通過搜索其文書合同來建立新的電子檔案,并對即將開展業(yè)務往來的合作企業(yè)進行信息查詢,通過大數據技術采集其在銀行、法院以及市場經營活動中是否存在問題,并審批業(yè)務手續(xù)是否齊全,以此保證組織經營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并降低經營當中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4]。
(三)檔案分析專業(yè)化,發(fā)掘信息價值
智能系統的快速發(fā)展,意味著對于人工的有效“解放”,但是卻不能夠將之理解為“取代”。由于是現實了智能化數據采集與管理,因此檔案管理工作人員不必在將主要精力集中的文檔建立工作當中,而是可以開放自身的工作視角,借助自身豐富的檔案分析經驗來幫助企業(yè)更好地開展各項管理工作。例如,相對于組織其他部門的工作人員來說,檔案管理員往往更加清楚每一類檔案文件中蘊含的信息價值。通過對其進行整合與梳理,能夠直觀呈現出組織當前在人事、財政、管理、業(yè)務等各個方面的發(fā)展現狀,因此通過對這些內容的深度整合,能夠輔助決策者制定更加準確的發(fā)展規(guī)劃,以此體現出檔案管理員在信息發(fā)掘方面的重要作用[5]。
結語:綜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檔案管理工作模式已經發(fā)生了全面轉變。而檔案管理人員也需要積極轉變自身思路,從而職業(yè)規(guī)劃與工作模式等兩個方面思考自身的發(fā)展空間,如此才能夠在為組織創(chuàng)造更多生產價值的同時,帶動自身獲得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郝蕊,鄭潔,李娜. 基于互聯網+平臺的醫(yī)院檔案電子信息管理系統設計與應用[J]. 中國醫(yī)學裝備,2021,18(2):90-93.
[2]柯平. 新圖情檔——新文科建設中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一級學科發(fā)展[J]. 情報資料工作,2021,42(1):15-20.
[3]閆慧,高家擎,閆新戰(zhàn),等. 2020年中國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領域研究熱點回顧[J]. 情報資料工作,2021,42(2):8-13.
[4]楊康,歐陽佩雯. 基于病理信息系統提升病理科檔案資料管理能力[J]. 診斷病理學雜志,2021,28(2):148,151.
[5]邢玉. 對醫(yī)院檔案信息化安全管理的思考[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急救雜志,2021,28(3):369-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