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明悅
摘 要:工會經費的管理與使用是基層工會的常態化工作。工會經費大部分來自于職工群眾,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是否規范化、科學化將直接影響到職工合法合規權益的保障。只有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遵照執行《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工會會計制度》等工會相關制度,切實發揮工會經費的實效性,才能真正維護職工的合法合規權益。因此,本文就基層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基層工會經費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與使用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工會經費;預算管理,財務核算
引言:
基層工會經費的管理與使用是否規范化、科學化,一方面體現了基層工會組織職能履行和作用發揮情況,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職工合法合規利益保障狀況。因此,切實發揮基層工會組織的作用,保障職工合法合規利益,全方面做好基層工會經費的管理與使用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尤其是工會經費的預算管理、財務核算等方面。
一、當前基層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工會經費預算管理制度未全面建立
《工會法》規定:“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原則, 建立預算決算和經費審查監督制度。”由此可見,做好工會經費的預算是確保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的重要內容。目前,基層工會組織普遍存在經費使用混亂的問題,根本原因是沒有建立全面的工會經費預算管理制度。主要體現在預算編制未結合實際情況,普遍參照上一年度支出總額,直接“一筆”列入工會經費的收入與支出,未按照工會經費的使用范圍精確編制收入明細表、支出明細表,未區分本年度的定額支出、重點支出、大額支出等,這樣易導致工會經費無法精準使用、落到實處。
(二)工會經費財務核算有待規范化具體化
《工會法》規定:“工會應當根據經費獨立原則, 單獨開立賬戶, 獨立進行核算。” 加強與完善財務核算是保證工會經費規范化、科學化管理與使用的基礎性工作。但當前部分基層工會組織因組織成員較少、工會經費收入較少等原因,未單獨開設銀行賬戶管理工會經費,或者由負責工會工作的人員直接使用私人賬戶進行管理,且為了方便支出,部分人員可能直接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寶、微信等個人賬戶收支工會經費,這樣易導致公私資金混用,存在挪用、貪污工會經費的財務風險。同時,部分基層工會組織也未嚴格按照《工會會計制度》進行單獨核算,一般納入單位財務進行集中核算,或者直接進行“流水賬式”核算,未嚴格按照經濟業務的性質明細化核算,不能準確體現工會經費收入與支出的用途,這樣易導致虛構經濟業務虛列支出,沒有實現工會經費的效益與質量。
(三)工會經費審查制度不夠健全
隨著工會經費征收比例化,整體工會收入有明顯的增長趨勢,這導致工會經費的管理和使用存在潛在的財務風險,而大多數基層工會組織未設立獨立的工會管理部門,也未建立健全配套的工會經費收支審查制度。針對工會經費的收入與支出,基本上由單位財務主管代為負責簽字,不是由工會主席、工會經費專兼職財務人員獨立審核,同時也未聘請社會第三方機構進行工會經費專項收支審計,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工會經費與單位日常運行經費混合使用,存在虛列工會經費開支情況,從而造成工會經費的價值難以實現。
二、針對當前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可采取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會經費預算管理制度
基層工會組織建立健全了工會經費預算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夠確保工會經費統籌安排、量入為出、重點開支,提高使用效益與質量;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工會經費的價值,切實保障職工的合法合規權益。基層工會組織可以成立獨立經費預算小組,既考慮以前年度工會經費的收支明細情況,分析固定開支項目、重點開支項目以及不合理開支項目等,也考慮本組織當年度工會工作計劃、實際資金收入情況以及當地政府部門關于工會的相關政策規定等,科學化、合理化、明細化編制工會經費預算,同時制定對應的措施保證后期嚴格執行工會經費預算。
(二)完善工會經費財務管理制度
完善的工會經費財務管理制度是促進基層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規范化、科學化的基礎,是保障工會經費專款專用的前提。一是建立健全工會經費報銷制度。工會經費開支范圍必須嚴格按照當地政府部門制定的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等相關工會制度和預算編制執行,符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同時嚴格履行報銷審批程序,由承辦人填寫支出報銷單且對原始單據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工會專兼職財務人員初核原始單據, 工會主席復核審批等多層級監督檢查報銷。若涉及重點性或大額支出,可由單位領導集體開會研究決定。二是獨立建賬、規范核算。將工會經費與單位財務區分開來,不進行集中核算,做到獨立規范建賬、記賬,詳細核算具體的收入、支出,杜絕“流水式”記賬,以確保工會經費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
(三)形成工會經費內外監督機制
工會經費不是單位的公有財產,是全體職工的私有財產,應該為全體職工的合法合規權益服務。為了預防工會經費的管理和使用中發生財務風險,比如非法挪用等情況,建立工會經費內外監督機制是有必要的。一是形成內部監督機制。單位內部可以成立工會經費監督小組,定期開展工會經費收支合理合規性檢查,監督盤點銀行存款、庫存現金等貨幣資金。工會組織定期公開工會經費收支明細情況,接受單位全體職工的監督。二是形成外部監督機制。工會組織可以聘請社會第三方機構進行工會經費專項審計,一方面能夠改善工會經費使用的效益和質量,另一方面更加保證監督結果的客觀和公正。
(四)加強培養工會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
高質量的工會財務基礎工作能夠促使基層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更加規范化、科學化,因此需要不斷培養和提高工會財務人員的專業能力。一是盡量聘用具備財務專業知識的專職人員;二是定期組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比如學習新頒布的《工會會計制度》、當地政府部門制定的基層工會經費收支管理實施細則等相關工會政策制度;三是加強自我學習,培養責任意識,工會財務人員除了參加集中學習外,還應積極學習相關財經法規,增強客觀公正、堅持原則、廉潔自律的職業道德。
三、結束語
基層工會經費管理與使用的科學化、規范化直接影響單位工會組織能否實現職能職責,能否保障全體職工合法合規權益。因此,基層工會組織要建立健全工會經費預算管理制度、規范完善工會經費財務管理制度等方法加以解決,并通過實施運行內外部監督機制,保證工會經費合理合規使用,提高工會經費使用的效益和質量,切實體現工會組織的價值,保障全體職工的合法合規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