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文以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為例,探討學會理事會黨委如何在學會工作中發揮政治核心和思想引領作用。具體而言,可以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證學會的政治方向和學會黨建工作的規范化管理;通過黨建與業務的高度融合,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有序推動學會在普及科學知識、科技創新交流、青年人才培養、弘揚科學家精神等方面開拓創新,凸顯示范引領效應。
[關鍵詞]學會理事會黨委黨建引領融合
[中圖分類號]D267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9596(2021)120132-04
社會組織黨組織是黨在社會組織中的戰斗堡壘,發揮政治核心作用[1]。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經中國科協科技社團黨委批準,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會黨委于2016年11月成立,是第一批審批通過的全國學會理事會黨委。
“理事會層面黨組織是指在學會理事會設立的黨的組織機構……屬于功能型黨組織,不重復統計黨員信息……在學會工作中發揮政治引領、思想引領和組織保障作用。”[1]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會黨委自成立以來,積極探索其職能發揮,并逐步厘清與監事會、理事會的職能分工,堅持前置審議學會“三重一大”事項,在政治上把握學會的發展方向和意識形態正確,在人事任免和獎項候選人推薦上進行把關,并對學會黨風廉政建設、科學家道德規范等發揮了宣傳、教育及督導作用。學會黨委書記張旭院士兼任學術工作委員會主任,對學會所有學術工作在意識形態上進行嚴格把關。針對2018年11月“基因編輯嬰兒”新聞公開后社會上的強烈反響,學會黨委積極采取措施,在第一時間聯合中國遺傳學會發布聲明,嚴厲譴責這一挑戰科研倫理底線的行為,表達科學家的態度,引導社會輿論健康走向,為此獲得了中國科協辦公廳的書面表揚。學會黨委于2018年獲評“優秀”星級黨組織,2019年獲評全國學會智慧黨建建設優秀學會黨組織。
一、加強學會黨建的制度保障
制度一般是指社會組織要求其成員共同遵守并按一定程序辦事的規程。建立學會黨建相關的制度,是推進學會黨建工作的重要保障。為完善學會黨建指導思想和工作方法,學會理事會黨委于2018年制定《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會黨委工作制度》,并于2020年進行修訂,在2019年將黨的全面領導寫入學會章程。2020年將“鼓勵有條件的分支機構設立黨的工作小組”納入分支機構管理條例,將黨的工作體現在分會工作中。2021年,學會制定了《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理事會黨委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實施細則》和《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分支機構黨的工作小組管理條例》,積極推進有3位正式黨員的分支機構成立黨的工作小組。
2020年,學會理事會黨委積極參與中國科協學會理事會黨委職責任務分類試點工作,進一步明確學會理事會黨委職責定位,堅持黨建引領學會發展效果導向,落實學會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謀劃、共推進,并制訂學會理事會黨委職責任務分類試點清單和“負面清單”。通過學會章程、分支機構管理條例、黨委相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保證學會的政治方向和學會黨建工作的規范化管理。XUEHUI學會2021年第12期2021年第12期發揮政治引領作用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XUEHUI
二、建設學會先進文化
學會理事會黨委高度重視學會政治文化建設,積極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四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主題教育,樹立正確的政治態度和先進的學會文化。學會理事會黨委積極組織黨員理事、會員、分支機構、地方學會學習中央重要會議精神和領導人講話精神,并結合學會發展方向,內化為學會的前進目標和先進文化。同時,在學會理事會黨委領導下,學會辦事機構黨支部積極開展“三會一課”和主題教育活動。通過主題教育活動,讓辦事機構黨員們學習并傳承優秀科學家嚴謹的科學精神、合作精神、忘我無私的奉獻精神、不畏艱辛的艱苦奮斗精神等,發揮黨員的先進模范作用,用以老帶新的模式培養學會青年專職人才,從而樹立學會先進的文化和嚴謹的工作態度。
三、促進學會黨建和業務高度融合
學會自2013年開始申請中國科協“黨建強會計劃”,并獲得7次項目支持,于2016年獲評全國學會“黨建強會計劃”十百千特色活動組織獎。在“黨建強會”項目支持下,充分發揮學會黨組織的作用以及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有序推動學會在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家精神、科技創新交流、國際交流等方面開拓創新,凸顯示范引領效應。
(一)發揮黨員科學家的先鋒模范作用,開展科技志愿服務基層活動
為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提高公眾科學素養,發揮學術團體的社會職能,同時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在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黨委號召下,以及黨委委員的帶頭引領下,在每年學會年會期間、5月,分別開展志愿服務基層的活動,通過科普受眾“迎進來”和科普大師“走出去”的互動形式,擴大科普受益面和影響力。
在每年年會期間,學會邀請黨員科學家、院士到年會舉辦地的中學開展“科普大師校園行”活動,通過老一輩科學家和青年學子的面對面講述,讓青年學生們深切感受到黨領導下科技事業的蓬勃發展,激勵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培養科學精神。5月,聯合地方細胞生物學學會開展全國聯動實驗室開放日活動,通過開放線下實驗室體驗課和線上云科普相結合的新形式,為群眾解答感興趣的科學問題,提高公眾科學素養。活動中,通過讓青少年“走近”實驗室,聆聽科學家前沿研究的科普報告,采取實驗云參觀、實驗操作云觀看等方式,讓參觀者全面學習科學知識,了解生物的奇妙世界,同時也讓參觀者親身體會科學家們科學研究的過程和方式,進一步了解科學家的科研內容和實際價值及意義,從小樹立對科研工作的向往,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2]。線下年均有1萬多名青少年參加,線上瀏覽量達60多萬次,參加開放的實驗室年均近100個。
(二)搭建產學研平臺,助力地方生物經濟發展
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落實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目標,發揮基礎學科學會在科技專業技術、創新知識和理念等方面的優勢,學會與地方政府探討搭建產學研技術創新平臺,充分發揮科學家在創新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營造生物醫藥技術轉移轉化生態環境。學會理事會黨委組織院校企業創新創業工作委員會攜手上饒市人民政府、南京江北新區,為上饒、南京地區的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專家咨詢,搭建地方生物產業園和相關企業的合作平臺,助力地方生物科技產業發展。
(三)服務青年人才成長,培養學會后備隊伍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出臺了多個重要的科技人才戰略,將科技人才作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國家中長期科技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強調,“科技人才是國家人才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科技創新的關鍵因素,是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為積極響應并全面貫徹黨和國家對科技人才戰略的重要部署,堅持以需求為導向,從基礎科研隊伍的長遠發展考慮,培養具有巨大潛力、有愛國主義情懷和歷史責任感的青年科學家積極投身到為人民生命健康服務的科研創新工作中,在學會理事會黨委指導下,“細胞黃浦研修班”順利召開。“細胞黃浦研修班”是為國內高校和研究所從事細胞生物學及相關領域研究的新課題組長(簡稱PI)量身定制的培訓課程,每期招募學員30人左右,主要圍繞實驗室管理、基金申請、論文投稿、心理壓力管控、國際形勢和國際視野、院士分享成長之路等方面設計課程,旨在幫助新組建實驗室的青年PI盡快適應國內科研環境,解決實驗室管理上的問題,早日使實驗室運行步入正軌,提升科研競爭力,為剛回國的青年科學家快速成長提供幫助,使之早日成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
在學會理事會黨委指導下,從2020年開始,“細胞黃浦研修班”增加“國際形勢和國際視野”課程,為未來細胞生物學領域具有國際視野、愛國主義情懷的中堅力量提供思想引領,并強化其政治立場和歷史使命,成為具有大局觀、有擔當的青年科學家。同時通過“院士成長之路”課程弘揚科學家精神,讓青年科技工作者傳承老科學家優良的作風、學風,建設有凝聚力的共同價值觀。該研修班從2015年開始設立,2015—2019年,研修班272位學員共發表SCI論文1768篇,成功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5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5項,學員中成功獲得“杰青”1人、“優青”18人,“青千”61人,“青年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3人。
(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積極發揮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學會理事會黨委積極響應中國科協號召,向廣大科技工作者發出倡議,從2020年1月20日起,通過學會自媒體發布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科普文章,共發布科普文章129篇,其中原創13篇,總閱讀量108996次,積極普及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引導廣大群眾不信謠、不傳謠、不集會,科學理性抗疫,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同時號召學會黨員專家在科技志愿服務、聯合科研攻關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宣傳報道優秀先進事跡。在疫情暴發伊始,及時向2個國際組織發函通告中國科技社團在防控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的各項工作,并期望聯合國際社會攜手應對。自疫情發生以來,學會各分支機構、企業會員、個人會員,以及全國細胞生物學領域高校、醫療機構、企事業單位,立足實際、伸出援手、支援前線、緩解急需,通過正規渠道向以湖北省為重點的疫區捐贈符合國家標準的醫療防護用品,累計捐贈金額達400多萬元。學會理事會黨委積極團結科技工作者,為抗疫防疫做出貢獻,并獲得中國科協“優秀抗疫學會”的嘉獎。
(五)開展黨員科技工作者宣傳活動,弘揚科學家精神
為進一步增強學會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2021年,學會理事會黨委圍繞“強黨性、促黨建、樹先鋒”主題開展系列活動。通過在年會期間設立展板展示、宣傳手冊等宣傳百名黨員科技工作者;通過微信、學會官網宣傳分支機構、地方學會黨員科學家優秀事跡、弘揚科學家精神;通過“百年黨史周周讀”“打卡紅色教育基地”等系列活動豐富會員學黨史的內容。
四、結束語
學會理事會黨委要厘清與監事會、理事會的職能分工,在學會工作中發揮政治引領、思想引領和組織保障作用。通過建立完善的制度,保證學會的政治方向和學會黨建工作的規范化管理。通過黨建業務的高度融合,團結凝聚科技工作者,有序推動學會在普及科學知識、科技創新交流、青年人才培養、弘揚科學家精神等方面開拓創新,凸顯示范引領效應。為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中國科協對全國學會黨組織黨建工作的要求,學會黨建工作還要深入研究和探索有效的工作方式和工作程序,尤其是在分支機構黨建工作中,要進一步規劃和制定相關的工作指南,切實發揮黨的政治引領作用,實現黨的組織全覆蓋。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學會內部治理工作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
[2]季艷艷.發揮科技社團平臺化作用助力科普創新發展——以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實驗室開放日”活動為例[M]//中國科普研究所.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第二十六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