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永濤 許嘉揚 編輯/章蔓菁
賬戶體系是資金流動的基本載體。對于離岸金融業務發展而言,賬戶體系的功能、種類是否完善,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離岸金融發展成效與風險防控水平。目前,境內不同類型非居民賬戶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交叉,但又適用不同的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主體對跨境資金的高效便捷管理,也容易形成監管漏洞。鑒此,應對非居民賬戶進行梳理整合,為境內離岸金融市場的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金融基礎設施。
目前我國共有三類具有一定離岸功能的非居民賬戶。第一類是非居民在取得離岸銀行業務經營資格的境內銀行開立的外匯賬戶(OSA賬戶);第二類是非居民在境內銀行開立的非居民賬戶(NRA賬戶),根據賬戶幣種的不同,該賬戶又分為外幣NRA賬戶和人民幣NRA賬戶;第三類是非居民在上海等自由貿易區分賬核算單元開立的自由貿易賬戶(FT賬戶)。三類賬戶是不同歷史經濟條件下的產物,在賬戶功能、風險管理、監測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見附表)。

三類非居民賬戶的比較
0SA賬戶是早期為了服務中資企業“走出去”而設立的,截至2002年年末,監管部門共批準了招商銀行、浦東發展銀行、交通銀行和原深圳發展銀行(現為平安銀行)四家銀行辦理離岸銀行業務。之后,出于風險防控需要,一直未再新批準其他機構。
為規范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的開立、使用等行為,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防范金融風險,2009年外匯局推出了外匯NRA賬戶;其后,為更好地滿足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2010年人民銀行又推出了人民幣NRA賬戶。
FT賬戶是2014年在上海自貿區開立的規則統一的本外幣賬戶,在同一賬戶下實現對不同幣種的分賬核算,著力于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目前該賬戶已復制到海南、廣東、天津自貿區等地。
OSA賬戶的幣種限制較少,執行國際外匯存、貸利率,資金流動較為便利;但OSA賬戶只能辦理外幣業務,不能開展跨境人民幣業務,不能結匯,也不可辦理現金業務。目前,僅有上述四家取得離岸銀行業務經營資格的銀行能夠開立OSA賬戶。
相較于OSA賬戶,NRA賬戶可在更多銀行開立、準入門檻也更低,但存貸款利率參照在岸價格,境內機構和境內個人與NRA賬戶之間的收支,按照跨境交易進行管理,需要進行真實性審核。對于有NRA賬戶開設需求的企業而言,需要分別開立本幣、外幣NRA賬戶才能滿足需要,并且本幣和外幣NRA賬戶在結匯、購匯上也受到一定約束:人民幣NRA賬戶資金原則上不允許購匯匯出、外匯NRA賬戶未經批準不得直接或者變相將資金結匯。
與OSA和NRA賬戶相比,FT賬戶主要有以下特點:一是便利性增強。企業通過開立一種FT全幣種賬戶,即可開展多種類別業務,實現與境外賬戶、FT賬戶、NRA賬戶、OSA賬戶的自由劃轉;同時,FT賬戶采用與境內或境外市場進行平盤的機制,企業可選擇更有利的在岸或離岸匯率進行匯兌。二是賬戶規則統一。非居民自由貿易賬戶與居民自由貿易賬戶適用一致的設立、使用和撤銷規則。三是適用主體多元。FT賬戶可同時為居民和非居民提供服務,允許開立FT賬戶的主體包括境內外企業、個人、金融機構等,可相應設立區內機構、境外機構、同業機構、區內個人、區內境外個人5類自由貿易賬戶。四是風控體系較為嚴密。FT賬戶具有“標識分設、分賬核算、獨立出表”的特點,在賬戶管理上采用“一線放開(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外賬戶、境內區外的非居民賬戶,以及自由貿易賬戶之間的本外幣資金可以自由劃轉)、二線有限滲透(自由貿易賬戶與境內非自由貿易賬戶之間的資金劃轉以人民幣進行)”的管理方式,通過“電子圍網”實現與境內傳統賬戶的隔離,通過自貿區資金監控系統(FTZMIS)對跨境、跨區資金流動實行“逐筆、7天24小時”實時監測,跟蹤資金流向和使用情況。但另一方面,FT賬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其一,FT賬戶設計復雜,其運行、核算和管理等過程都需依賴現有的在岸業務系統,在操作管理、系統建設和運營維護等方面的成本較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主體使用的積極性。其二,盡管FT賬戶在設立時強調貨幣匯兌自由等便利性,但“一線”資金的劃轉和匯兌仍普遍執行逐筆審批,“二線”僅支持人民幣劃轉。其三,FT賬戶在結算、清算以及流動性安排上按離岸管理,其開展業務時所產生的本外幣資金敞口,只能在區內或離岸進行平盤以自求平衡,無法得到在岸的貨幣流動性支持。
站在市場主體角度,現有非居民賬戶在使用的便利性和經濟性上還有待提升。從銀行角度看,為滿足監管要求,商業銀行需對相關賬戶體系進行標識改造,以區分境內業務和離岸業務,系統建設和營運維護成本較高;同時,人民幣賬戶和外匯賬戶分別依托不同的業務系統實施分類管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力成本和系統運行成本。從企業角度看,賬戶種類繁多增加了賬戶管理成本,降低了資金運轉效率。
站在監管角度,一是多種非居民賬戶并存影響了跨境資金流動風險的管理效果。實踐中,NRA賬戶往往被當成跨境資金違規流動的通道,近年來利用NRA開展地下錢莊活動、虛增企業資本金的情況時有發生。二是一些企業會利用不同賬戶規則的差異進行套利活動。例如,NRA賬戶與FT賬戶平盤機制不同,前者與在岸市場進行平盤,后者可以與離岸市場進行平盤,部分市場主體可能借此實施境內外匯差套利。三是三類賬戶并存加大了本外幣協同監管的難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口徑交易數據統計的完整性和及時性。
一方面,完善非居民賬戶的頂層設計和制度體系。建議適時研究出臺非居民賬戶體系管理辦法,作為現行各類非居民賬戶管理辦法的上位法,實現對不同類型非居民賬戶的統一規范管理。
另一方面,為從根本上解決多種非居民賬戶并存帶來的使用不便、風險防控效果不佳等問題,建議建立一個規則清晰、本外幣合一、賬戶內自由兌換的賬戶體系,使市場主體辦理跨境貿易、投融資業務資金結算更加便利;同時,也便于監管部門對本外幣資金跨境流動情況進行更加及時、準確的監測,有效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近年來本外幣一體化管理開展了一系列分階段的嘗試,為在部分區域率先推行本外幣一體化的離岸賬戶體系打下了基礎。在推進思路上,鑒于本外幣合一賬戶體系建設涉及面廣、影響大,需要多部門協調,多系統銜接,建議穩慎推進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試點,支持企業根據實際需要,以人民幣賬戶為基礎,下設多個不同幣種的二級賬戶,實現本外幣賬戶功能的整合,并通過進一步規范銀行賬戶標識管理,實現對OSA、NRA、FT等賬戶功能的兼容,為特殊區域、特殊業務的發展保留創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