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豐城市堅持穩字當頭,抓實抓好糧食生產,提升農業效益,保持了糧食生產發展的良好勢頭,持續鞏固全省唯一“超級產糧大縣”地位。
該市堅持把早稻作為穩定糧食生產的關鍵季,提前謀劃、提前部署、提前落實,提高播種面積。組建中高級專家組成的工作服務組下沉到鄉村兩級,及時將“政策、信息、技術、服務”送到農民手中,督促各鄉鎮(街道)做好早稻生產工作。該縣建立通報約談制,成立春耕備耕督導組,對各鄉鎮(街道)防止耕地拋荒、糧食生產、糧食生產示范點等重點工作進行不定期督查,對落實不力的鄉鎮(街道)進行通報約談,對整治工作落實不力的嚴肅追責,對未完成早稻生產任務的鄉鎮(街道)進行處罰。同時建立兜底保障制,對拋荒撂荒的,由鄉鎮(街道)、村組組織大戶、合作社認領兜底,堅決杜絕撂荒地、拋荒地。
該市出臺《豐城市2020年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施方案》等文件方案,實行拋荒地與耕地地力補貼資金相掛鉤的原則,對棄耕拋荒超過兩年(含兩年)的耕地,暫停該承包戶拋荒耕地地力補貼發放。對2020年前流轉承包水田面積50畝以上(含50畝)的新型經營主體給予補助。同時積極推進耕地地力保護補貼、稻谷補貼政策與農民保護耕地責任相掛鉤,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
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洪澇災害,該市努力克服不利影響,按照“能搶盡搶、應搶盡搶”的原則,抓住無雨時段進行搶收;合理安排農作物改種補種,盡力彌補產量損失。組建農業抗災救災指導組,摸清災情,掌握情況,及時上報災情信息,申請中央救災資金,爭取財政支持恢復生產。同時積極與保險公司開展協商,并協助做好核查、承保、理賠工作,確保農戶災險補償及時足額發放。
此外,該市加大農機購置補貼力度,組織農機專業技術人員培訓,推動農業機械化有效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該市派員指導農機與農藝相結合,進一步規范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管理,提高農機作業效益和效率,減輕農民勞動強度,促進農業降本增收。同時大力培育糧食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鼓勵龍頭企業創辦或領辦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服務的社會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