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婷,沈海文,程雪桃,屈永強,王石坤
1.1 研究背景 在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護理階段中強調以全面系統的思維認識病人及其健康,由于人是由生理、心理、社會、精神和文化構成的統一整體,這一性質決定了護理實踐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文、道德、倫理等方面。由此在護理學與其他學科互補下發展出來很多新的學科。護理倫理學就是倫理學原理在護理學科科學活動和臨床實踐中的具體應用,是以一般倫理學原理為指導,研究護理道德的科學[1]。基于社會對醫護工作期望值的日益增加、醫務工作者責任范圍日趨擴大的背景[2],我國的醫患關系變得錯綜復雜、日趨嚴峻。護理倫理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就是使學生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念,提高對自身所處的醫療環境中各種倫理問題的敏感性,培養其對護理實踐中的各種情況做出正確的倫理判斷和決策能力。
1.2 現狀分析 據文獻報道,我國護生的護理倫理學學習及臨床運用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如護理倫理學屬人文學科,與專業課內、外、婦、兒護理學相比,護生重視程度不夠[3]。這導致了護理專業學生對倫理的認知狀況不容樂觀。同時也有研究表明,護生對倫理學的知識掌握情況較好,但對臨床工作中的護理倫理問題認知不足[4]。有研究認為,雖然護理倫理學的理論知識很重要,但是僅有理論知識并不能幫助護士應對當今護理實踐中復雜的倫理問題的挑戰[5]。理論知識必須在護理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應用[6]。有研究表明,在護理倫理和道德實踐過程中護理倫理學中的核心價值和原則可以被感知和應用[7]。這意味著護生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倫理道德的發展是一個綜合性范疇,其首要條件和核心是道德認知的發展,認知和行為表現則是相輔相成、相互作用的。
為了客觀了解護生護理倫理學知識水平及其應用情況,從護生對倫理學課程的認知、對倫理學重要性的認識及對倫理學知識的應用情況方面進行相關的研究。遂展開主題為護生對倫理學知識的汲取程度及臨床應用的研究。通過調查護生護理倫理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和臨床運用護理倫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效果,發現護生掌握、應用倫理知識的現狀和護理倫理學對護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最終提高護生的倫理道德素養,充分發揮倫理學在臨床實踐中的指導作用。
2.1 對象 本次研究以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2016級護生為對象,該年級護生均參與了護理倫理學的教學和考核,并馬上進入實習階段,符合兩階段問卷發放的要求。
2.2 方法
2.2.1 研究工具
2.2.1.1 問卷1:護生對《護理倫理學》課程認知情況調查問卷 包含9個條目,主要內容為倫理學課程的認知情況,條目選項為是、不確定、否。
2.2.1.2 問卷2:實習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問卷 結合護生自身的特點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主要圍繞基礎護理、人文關懷、護理決策、醫療保密、護患溝通來制作。問卷包含21個條目,均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每個條目按照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的情況評分,非常同意、比較同意、不一定、比較不同意、非常不同意分別計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越高表明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越好。正式調查前進行信效度檢驗,刪除無效條目,并請護理倫理學任課教師審閱,然后修訂完成。一般資料內容包括年齡、性別、生源地、文化程度、民族、是否獨生子女等。其中第二部分為自評問卷的題項,包括“是”“否”2個選項。采用克朗巴哈α(Cronbach′s α)系數和折半信度來評估問卷的內部一致性。問卷本次調查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986,折半信度為0.974,說明問卷具有較高信度,可以進行因子分析。采用因子分析法評價問卷2的結構效度。實習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研究問卷的Kaiser-Meyer-Olkin(KMO)值 0.974>0.5,Bartlett 球形檢驗χ2=3795.592(P=0.000),適合做因子分析,使用最大方差旋轉法,特征值>1的只提取出1個因子可解釋方差總變異的78.17%。通過各條目及其因子的因子載荷來看,其結果與預先構想的吻合度很高,該問卷的結構效度可以認為較合理。見表1。

表1 各題項因子載荷
2.2.2 調查方法 分別于2019年3月和9月隨機發放問卷1、問卷2。①問卷1:采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在護生即將進入臨床實習前進行。總共發放150份問卷,收回150份,回收率為100%。對問卷進行有效性分析后得到140份有效問卷,有效率為93.3%。②問卷2:在實習期間對隨機抽樣的護生采用標準化用語介紹調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項,隨后發放問卷,讓護生自行填寫,填完后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130份,收回130份,有效率、回收率為100%。
2.2.3 統計學方法 第一階段:將140份問卷1的調查數據用 EpiData軟件錄入后導出為 sav文件,利用SPSS 24.0軟件分析,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并結合該年級護生的護理倫理學成績,對其整體成績進行計量資料的統計描述,得出護生對倫理學知識的汲取和認知程度。第二階段:對問卷2一般資料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不同性別、生源地、民族、是否獨生子女之間的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對問卷中的5個條目之間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
3.1 課程認知分析 ①90%以上的護生認為護士有必要學習護理倫理學課程,并認為《護理倫理學》知識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會有很好的幫助。②絕大部分的護生贊同在將來的實習過程中有嘗試運用《護理倫理學》知識的想法,如在進行護理技術操作時需要運用護理倫理學的有關知識。③對自己學習《護理倫理學》的理論知識是否滿意,這一條目中,超過50%的護生對自己學習護理倫理學的理論知識感到滿意。④有89.3%的護生認為《護理倫理學》課程的學習對自己順利完成實習有幫助;同時有50%以上的護生表示會在臨床實習前溫習護理倫理學的一些知識。見表2。護生在護理倫理學考試中整體上取得不錯的成績,無不及格者,成績多分布在75~80分,平均成績為76分。

表2 護生對《護理倫理學》課程認知情況(n=140) 單位:人(%)
3.2 實習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分析 不同性別、生源地、民族、是否獨生子女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由于在實習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問卷中因子分析只提取出1個維度,不能很好地對實習護生的人口學變量進行深入的分析,因此依然以最初的倫理學劃分的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實習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問卷各維度得分情況及相關性見表3、表4,結果顯示護生在5個條目的得分均較高,且5個維度之間的相關系數都接近1,說明5個維度之間相關性很強,并呈正相關。

表3 實習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問卷得分情況 單位:分

表4 實習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問卷各維度相關性分析
由表5可知,在醫院實習過程中接近90%以上護生認同護理倫理學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其中分別體現在幫助其提高護理操作的技能,增強人文關懷的能力,做出正確的護理決策,增進了護患關系。除此之外,在理論指導實踐獲得良好成效的同時,又加強和鞏固了護生對護理倫理學知識的掌握和回顧。由表6可知,大部分的護生都表示在臨床實習中會刻意應用護理倫理學的知識,88.46%的實習護生表示會在臨床實習中有意或者無意應用倫理學知識。說明實習護生已經把倫理學逐漸滲透到了護理實踐中。

表5 護理倫理學應用效果評價情況(n=130) 單位:人(%)

表6 護生應用倫理學知識意愿分析
4.1 護生對護理倫理學的課程地位有良好的認知,在校掌握護理倫理學知識狀況較好 護理倫理道德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意識,對醫學、護理學科的發展以及提高醫療護理服務質量和水平等都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8]。本次研究表明,許多護生認識到了護理倫理學的重要性,而且在校期間護生考試成績多分布在75~80分,對護理倫理學知識掌握較好。在臨床實習的過程中許多護理工作者有了共同的意識:以現在護理行業發展的情況來說,操作技術并不足以達到促進人民身心健康服務的目的,而學習護理倫理學不僅能為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打下良好的基礎, 使其在工作中能更好地為病人服務[9],還能指導護理實踐工作,促進和推動護理專業的發展。與以往的文獻比較,護理倫理學的地位逐漸提高,護生對其的重視程度也日益增強。在此基礎上護生在護理倫理學的學習上都取得不錯的成績。這從源頭上為護生在臨床運用倫理學知識提供理論基礎,以促進病人的康復,和諧護患關系。
4.2 護生在護理實踐過程中運用護理倫理學程度較高,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在以往的研究中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都不樂觀。在本次研究中,76.92%的護生表示會在臨床實習中刻意應用護理倫理學的知識,且護生在對護理倫理學應用中的得分也較高。在護生對護理倫理學應用效果自我評價中,大部分的實習護生認為把倫理學知識應用到臨床實習中有良好的應用效果,可以幫助自己提高護理操作的技能,增強人文關懷的能力,做出正確的護理決策,增進了護患關系等。綜上所述,實習護生都普遍運用了護理倫理學的知識,表明護理倫理學在實踐工作中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護生對臨床工作中的倫理問題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認識[10],并各維度中實習護生對倫理學知識應用效果的得分都相對比較高,包括基礎護理、人文關懷、護理決策、醫療保密、護患溝通5個維度。5個維度之間較高的相關性說明護理倫理涉及的各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影響。
4.3 護理倫理對護生職業生涯的發展和護理事業的開展有重大意義 護理倫理學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和道德品質的必修課程之一, 通過學習,學生逐步形成倫理道德意識和觀念,具備了決策能力、邏輯推理和評判性思維能力[11]。同時,護理倫理素質是護理人員在醫療護理過程中調整一切工作活動的風向標, 更是護理人員職業道德的內現[12]。本次調查也顯示,護生已潛移默化地把護理倫理觀念定植于思想和情感中,并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倫理道德知識的內化[13]。故充分掌握和利用護理倫理學知識,不僅能充分發揮倫理學在臨床實踐中的指導作用,還能增強護生自身對臨床工作中護理倫理問題的敏感性,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有利于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