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這是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主題、新方向、新目標、新任務。
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指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需求的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為多樣、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教育體系,是體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的教育體系。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為邁向教育發展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對于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時期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時代主題與根本要求,優先發展教育是總的指導思想,加快教育現代化是主要目標,深化教育改革是核心動力,建設教育強國是歷史使命。具體來說,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需要從以下幾個重要方面著手——
一是建設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求,“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公平,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專門教育保障機制,鼓勵高中階段學校多樣化發展”。
二是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分類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加快培養理工農醫類專業緊缺人才”。同時,要提升教育開放的層次和水平,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三是建設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求,要“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國特色學徒制,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同時,完善職業教育與培訓制度,實現“三統一”(學歷與證書的統一、理論與實操的統一、學歷培養的系統教學目標與就業培訓的教學模塊統一)和“三整合”(教育與培訓資源配置的統一整合、教育與培訓專業的分類整合、教育與培訓等級銜接的有機整合)。
四是建設高質量終身學習體系。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要求,“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完善終身學習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按照《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的要求,構建服務全民的終身學習體系,實現終身學習體系和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有機整合、有效銜接與相互溝通。
五是建設高質量教育保障體系。編制好、銜接好、落實好“十四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和2035遠景規劃,加快完善教育質量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教育立法和修法進程,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建設教育強國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作者系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范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