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才



“十四五”時期,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改革開放到了新的歷史關頭。面對新情況新任務,我們必須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建議》提出的目標要求,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拿出更大勇氣、更多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推動新時代改革開放行穩致遠。
全面深化改革。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關鍵,是推動國家發展的根本動力。”推動更深層次改革,需要守正創新、開拓創新,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統籌考慮短期應對和中長期發展,在戰略上布好局,在關鍵處落好子,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改革綜合效能。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這就需要我們緊緊圍繞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完善產權制度,推動要素市場化配置,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進一步健全公平競爭制度,不斷完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充分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
全面擴大開放。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過去40多年中國經濟發展是在開放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的條件下進行。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十四五”時期,要推動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以高水平開放打造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持續推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促進要素跨境自由有序安全便捷流動,完善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有序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完善自由貿易試驗區布局,穩步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賦予更大改革自主權。統籌發展和安全,在全面擴大開放的同時,著力提高開放監管和風險防控能力。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化務實合作,加強安全保障,促進共同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推動多邊、區域等層面經貿規則協調,努力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邊機制、更加積極的區域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金融的力量》
作者:錢軍
中國在不具備國際學者認定的許多“必要條件”——比如英美式的法律體系、發達有效的股市和銀行體系等——的前提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經濟增長奇跡,成為“法律體系-金融發展-經濟增長”三者關系的大量解釋中的重要例外。原因何在?
《產業區塊鏈》
作者:湯道生、徐思彥、孟巖、營建峰
從區塊鏈在民生、金融、文娛、政務和智慧城市五大領域的實踐人手,還原海內外區塊鏈技術的應用現狀,各行業的區塊鏈轉型思路,以及相關政策、法規,讓技術助力傳統產業升級,重塑信任關系,提高產業效率。
《彈性》
作者:列納德·蒙洛迪諾
在這本書中,作者圍繞彈性思維背后的心理學和神經學原理,揭示了有關彈性思維的一系列過程,以幫助人們了解“神秘靈感”背后的科學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