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世界經濟數字化轉型加速,在全球經濟增長乏力背景下,數字經濟成為撬動經濟增長的新杠桿,成為各國提振經濟的重要方向。數字經濟在我國國家建設中越來越重要,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北京審計學會副會長、中央財經大學教授祁懷錦在主持高峰對話“國企數字化大轉型”時表示。
“十四五”時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期,也是國有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大數據分析、智能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區塊鏈、5G等新興技術將繼續快速發展。數字技術支撐的新產品、新服務、新業態、新商業模式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貢獻力量。
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4.8%。數字經濟領域就業崗位為1.91億個,占當年總就業人數的24.6%,同比增長11.5%,顯著高于同期全國總就業規模增速。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指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36.2%,數字經濟總量規模和增長速度位居世界前列。預計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將突破40萬億。
數字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表明了兩點:一是數字經濟發展很快,二是數字經濟在我國國家建設中越來越重要。
黨的十九大將建設數字中國列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點之一,數字經濟隨之發展。三年間,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勢態越來越兇猛。
2020年全國“兩會”,李克強總理說,要打造數字經濟的新優勢。數字經濟再次成為大家普遍關注高頻熱詞。
隨后,國家“十四五”規劃中也提及,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以數字化發展為突破點,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來,全球經濟社會部遭受了巨大沖擊,互聯網愈加重要,數字經濟成為對沖疫情影響、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
在5G等新技術支撐下,數字經濟出現了多個百億級、千億級的新突破,網絡辦公、網絡會展、數字學習、數字醫療、數字文化、數字傳媒以及智能家庭居住、智能個人穿戴、智能交通出行等都將被大力推進。
在金融行業,財務、稅務共享中心逐漸搭建;在資產管理行業,數字技術日常化;在制造業,數字技術助力企業實現高效、便捷的服務……隨著更加廣泛的應用,數字技術助力企業提升價值,推動企業向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數字經濟的發展,是未來發展的關鍵。在此背景下,國有企業是否抓住了這個重要的機遇期、是否重視數字經濟?國有企業數字經濟規模如何、方向在哪?接下來,國有企業要重點考慮。
編輯/羅亞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