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開局之年,以構建新發展格局為“綱”,我國商務工作將邁出新步伐。日前,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接受專訪,談及2021年商務工作發力點時表示,“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仍然嚴峻復雜,穩外貿穩外資壓力還很大”。王文濤說,商務部將在促進外貿外資穩定發展、提升質量上下功夫,堅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增強外貿外資綜合競爭力,夯實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產業基礎。
2020年長江經濟帶內外貿活躍
長江引航中心表示,2020年該中心共引領中外船舶61748艘次,連續4年突破6萬艘次。引航船舶載貨量4.52億噸,同比增長5.3%,其中,國際航線船舶載貨量3.67億噸,增長7.3%。
2020年外儲“成績單”:時隔逾4年重回3.2萬億美元大關
2020年我國外匯儲備實現了增長1086億美元的“好成績”。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165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380億美元,升幅為1.2%。
2020年全國稅收收入13.68萬億元
日前,全國稅務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以及稅收改革發展任務,全國稅務系統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市場主體,全年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5萬億元。與此同時,去年各級稅務部門共組織稅收收入(已扣除出口退稅)13.68萬億元,同比下降2.6%。為了穩妥實施發票電子化改革,今后稅務系統還將建成并上線全國統一的電子發票服務平臺,逐步穩妥擴大改革試點范圍。
多個領域率先開放,海南自貿港“派發”新年首份外資大禮包
2020年12月31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2020年版)》,清單將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該清單涉及11個行業共27條內容,比全國版、自貿試驗區版更加精簡,支持海南自貿港率先開放,實現中國外資準入進一步開放。
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
日前,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部署了2021年10項重點工作。在深入分析當前經濟金融形勢的基礎上,會議要求,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廣義貨幣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深化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帶動存款利率市場化。深化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引導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湖北:省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任務基本完成
湖北省是全國著名的老工業基地,歷史包袱沉重,全省需要移交的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為95.87萬人。面對艱巨繁重的任務,湖北省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和國務院國資委的工作要求,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努力克服疫情及汛情等因素影響,攻堅克難,拼搏趕超,基本完成湖北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管理主體移交任務。截至2020年12月31日,湖北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移交完成率為97.9%。
兩部委:加大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建設支持力度
國家發展改革委日前表示,為搭建綠色發展促進平臺,不斷提高綠色產業發展水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通知,經省級發展改革委審核推薦、專家評審、網上公示等程序,確定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等31家為綠色產業示范基地。
2021年養老金上調窗口再啟改革步入關鍵年
2021年伊始,新一輪養老金上調窗口再度開啟。退休人員養老金即將迎來17連漲,城鄉居民養老金待遇也有望上調,多地已在緊鑼密鼓推進。其中,山西將在全國率先實施城鄉居民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成立
12月29日,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國資委委托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中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有限公司在上海揭牌成立。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出席成立大會并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積極穩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要求,通過設立混改基金,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與各類所有制企業務實合作,健全現代企業制度,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好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翁杰明通報中央企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情況
12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媒體通氣會,通報中央企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企業發展質量有關情況。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杰明表示,2020年,國資委和中央企業認真落實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部署要求,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實現歷史性突破,去產能目標任務提前完成,壓縮管理層級減少法人戶數工作持續深化,“處僵治困”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果,加強中央企業參股管理取得積極成效。
廣西:650戶國有“僵尸企業”完成處置出清
2020年以來,廣西國資委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廣西黨委、政府加快推進“僵尸企業”處置出清的決策部署,將國有“僵尸企業”處置出清工作作為重中之重來抓,經過一年時間的努力,取得階段性成效。截至2020年末,廣西650戶納入國家調度范圍的國有“僵尸企業”全部實現出清,超額完成自治區提出的2020年底完成處置出清率達90%、202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處置的工作目標。
甘肅: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穩步推進
日前,從甘肅省政府國資委了解到,甘肅在做好國企改革“1+28”政策體系落實落地的基礎上,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為契機,不斷將甘肅國企改革工作向縱深推進,取得了積極成效。2020年,33戶省屬監管一級企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重點任務共488項,目前已完成481項,任務完成率98.57%,三年任務完成率17.34%。
編輯/馬曉雨
亞洲最大垃圾熱解氣化工藝發電項目正式并網發電
日前,康旅集團所屬的云南水務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印尼泗水垃圾熱解氣化項目在當地供電部門監督見證下,成功實現并網發電,這是印尼首座建成并成功發電的垃圾發電項目,也是全亞洲最大垃圾熱解氣化發電項目。
破億!貴港港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吞吐量達億噸內河港
日前,廣西貴港市在北部灣港貴港集裝箱碼頭舉行2020年貴港港吞吐量突破億噸發布儀式,宣布2020年貴港港貨物吞吐量突破1億噸,達1.01億噸,同比增長37.5%,成為珠江水系首個吞吐量達到億噸的內河港口,為珠江水運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樹立典型示范。
江蘇省港口集團實現年度“雙勝利”全力建設世界一流港口
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江蘇省港口集團上下凝心聚力,堅持年度工作“目標不變、指標不減”。一年來,集團港航通道能力穩步增強,風險管控網絡進一步健全,綠色平安智慧港口建設成效顯著,基層戰斗力不斷增強,黨的建設更加堅強有力,全年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同比增長2.35%、0.47%,取得了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勝利,為集團可持續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和更好地融入新發展格局、服務國家戰略全局奠定了堅實基礎。
湖北交投集團:保康至神農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
12月29日,由湖北交投集團投資建設的保康至神農架高速公路全線貫通,標志著湖北實現“縣縣通高速”目標。該項目是湖北省“九縱五橫三環”高速公路規劃網和“鄂西生態文化旅游圈”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神農架林區與外界聯通的第一條高速公路,對完善湖北高速公路網布局,進一步加強區域交通聯系和經濟溝通,促進襄陽和神農架林區區域旅游資源、自然資源開發,推動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圖 邊俊偉 劉文婷 鄢清
山東港口搭建“陸海通”防控冷鏈疫情
近期,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本土確診病例,其中不少感染者為進口冷鏈產品從業人員。山東港口作為物流冷鏈任務繁重的“前方陣地”,為扎實做好疫情防控采取了很多硬措施。據山東港口物流集團負責人介紹,“陸海通”冷鏈食品溯源平臺自2020年11月上線運行以來,備案用戶已達218家,合計申報5354箱、14.2萬噸貨物,為冷鏈運輸搭建起了可追溯雙向通道。
文/楊明清 林子涵
編輯/馬曉雨
全球首個!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
日前,我國科研團隊宣布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志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制的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我國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干線“京滬干線”。
航空工業哈飛運12E飛機順利交付英安通航
2020年12月31日,一架運12E飛機圓滿完成驗收工作,從哈爾濱平房機場轉場云南,順利交付英安通航。運12E飛機是響應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針對西部地區使用需求專門研發的高溫高原型飛機,于2001年取得CAAC型號合格證。2002年,英安通航作為首發用戶接收了2架運12E飛機。
2269.3億度!三峽集團梯級水電站年度累計發電量創歷史新高
截至2020年12月31日24時,三峽、葛洲壩、溪洛渡、向家壩四座梯級電站2020年累計發電量達2269.3億千瓦時,創造了三峽集團長江電力所屬梯級電站投產以來,年度累計發電量歷史新紀錄。據統計,梯級電站輸送出的2269.3億千瓦時清潔電能,與燃煤發電相比,相當于節約標準煤6953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9017萬噸、二氧化硫4.24萬噸、氮氧化物4.42萬噸,充分體現了長江流域清潔能源走廊的巨大節能效益,為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國家逐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了貢獻。
廣東開春高速通車運營
近日,由中交集團所屬中交一公院、中咨集團勘察設計、中交基金、四航局、中交路建投資建設,中交資管運營管理的廣東開平至陽春高速公路正式通車。開春高速是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二橫線”汕湛高速和“五橫線”沈海高速之間的聯絡線。開春高速的建成通車,進一步改善了粵西地區交通條件,并構筑起珠三角南部通往粵西北部灣地區的便捷通道,打造了一條“大灣區”通往西南以及東盟經濟帶的交通大動脈。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南段全面開工
近日,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河北永清-上海)(下簡稱中俄東線南段)江蘇段線路第七標段正式開工,標志著中俄東線南段沿線各省線路工程全部進入建設階段。
中俄南段工程起自河北永清聯絡壓氣站,自北向南途經河北、山東、江蘇、上海,終點為西氣東輸一線白鶴末站,管道全長1509公里,新建管道1243公里,預計2025年建成投產。屆時,俄氣將直通上海,實現“北氣南下”,同時該管段聯通已建成的東北管網、華北管網及華東管網,投產后日輸氣量超過5000萬立方米,比現有輸送能力提升近3倍,將打破京津冀與長三角經濟圈天然氣輸送能力瓶頸,進一步提高油氣管網的應急保供能力。
中國能建國際公司簽署烏干達凱壩400兆瓦水電站項目EPC合同
2020年12月30日,中國能建國際公司與中非投資發展SMC公司簽署了烏干達凱壩400兆瓦水電站項目EPC合同。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提升烏干達的發電能力,優化烏干達及周邊國家電力能源結構,對于促進工業發展及推動東部非洲區域電力一體化具有重要意義。
編輯/戎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