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娟娟
本文旨在通過四方面的敘述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進行分析,首先簡述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隨后分析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的多樣性特點,再后羅列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與創新,最后結束語部分對文章進行總結。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群眾文化越來越成為重要的文化建設項目之一,這是一種針對社會各個階層人民的文化建設工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充分地將積極正面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滲入其中,確保其可以進行合理的發展與進步,這樣的應用可以幫助現階段的人民群眾獲得正能量的思考方式,并幫助大眾樹立正確的“三觀”,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提供正向的引導。雖然開展對應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有著十分明顯的優勢,但也有很多問題需要注意。
一、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簡述
現階段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目的之一就是提高群眾文化水平,通過開展合理的文化藝術活動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文化藝術的魅力,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興趣,在此基礎上發展個性,最終充分提升不同人群的文化藝術素養。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與完善要充具備兩個特點。
首先,要具備一定的公益性。因為現階段的人民大眾生活質量雖然得到了提高,但對應的消費觀念還沒有升級,因此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必須具備一定的公益性。現階段很多地方的文化館、名人故居、公共健身場所等都免費開放或者僅象征性地收取部分服務費,這些都是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公益性的具體表現。在進行這一特性的具體展現前,有關部門需要進行對應的措施應用,確保相關活動開展的資金穩定,為整體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資金與人力供應進行保障。
其次,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需要具備群眾性。這一點要求有關部門在開展活動時,需要充分考慮到整體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主體是人民,要從這一角度出發,進行對應的藝術活動應用,始終促進其保持對應的活動多樣性,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要對現階段常見的文化藝術活動形式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從廣場舞、美術藝術、書法藝術等角度展開對應的文化藝術活動設置。此外,還需要將整體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落實到具體的人民之中,這就要求在開展對應的工作時需要充分宣傳,讓群眾自覺、自愿地參與到對應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之中。
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的多樣性
今天,我國的國民經濟正在高速發展與振興,人民的物質文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就使人民對于精神文化及其衍生活動的追求變得更加具體化,同時帶動了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幅員遼闊,這就使不同地區、不同城市的不同人群所喜愛的、需要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形式不盡相同,文化地域性差異比較大,既包括民風民俗等較為淳樸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也包含科技生活等先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最終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要遵循多樣性的原則。單就曲藝這一種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而言,各個地區就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如在我國的江浙一帶所流行和傳承的就是越劇這一具有代表性的劇種,而在江蘇地區又是以昆曲為主要的民俗戲劇,福建地區有閩劇,陜西有秦腔,等等。各個地方在不同的文化沉淀與歷史發展中都演化成了對應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形式,這些形式一同構成了我國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異彩紛呈的狀態,也為各個地方的居民提供了不同的娛樂形式。
除了地區性的多樣性外,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還存在著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所謂的表現形式就是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這一體現可以決定群眾是否接受、怎樣接受等至關重要的內容,而在我國現階段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發展中,這一多樣性被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文化藝術的表現形式上,有多種系統區分,如手工類、雕刻類、書畫類、運動類等,而每一個系統中又多包含著不同活動形式,手工類中包括編織、冶煉、刺繡等,雕刻類分為木雕、微雕等,書畫類也分為山水畫、國畫、書法等不同的形式,這些具體的形式之下又包含著不同地域的特色應用,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自然會取得成效,既豐富了群眾的日常生活,也讓中國幾千年的優秀文化得以順利傳承。
除了上述兩點多樣性特點外,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多樣性還有一點重要的體現特征,那就是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并不拘泥于一定的空間,而是可以順應不同的形式和場地進行因地制宜的變化,并最終積累經驗達到形式多樣化這一目的。針對擁有一定群眾基礎、資金供應穩定、可利用區域較大的地方,可以選擇建立對應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場館,如較為常見的文化館、體育館、圖書館等;對于可利用空間小、人民群眾基數不大的地方可以建設對應的流動展區或是占地較小的生活館。如果整體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缺乏對應的空間和資金,則可以通過藝術巡演、音樂表演、電影放映的形式讓人民群眾參與到對應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以此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意識變化。
三、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與創新
上文已經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含義與多樣性特點進行了分析,不難看出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具有發展意義和實踐意義的一種群眾工作形式,但在這一工作形式的具體落實中,卻需要對落實的形式與方法進行處理,要做到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在活動開展中不斷完善自身。
(一)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注重傳統文化的應用
在漫長的歲月長河中,中華文明在一代代華夏兒女的傳承下成為經久不衰、具備特色的現代文明,這背后是無數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凝練,也是無數藝術形式的轉變,而這些都可以應用到具體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為其發展與變化提供更加具備實際發展意義的參考。
得益于近年來國家文化的不斷變革與深化,越來越多的群眾開始關注優秀傳統文化的存在,也意識到了這一文化的進步與發展可以推動其他藝術形式和藝術活動的發展。在這樣觀念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傳統藝術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并在此基礎上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結合,為其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幫助。
在具體的實踐中,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策劃者和實施者應充分看到這一問題,對傳統文化優秀部分進行甄別,對書法藝術、傳統刺繡藝術、皮影戲藝術、竹編藝術等符合時代發展的傳統藝術進行分析與整合,最終達到可以將其應用到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的目的。同時,需要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特點和多樣性角度進行考慮,將這一活動的開展作為基礎,最終實現兩者的合理融合,達到借助傳統文化推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開展的目的。
例如,可以將茶藝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傳統文化進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應用,將其變得更加具備公益性和群眾性,并將其中所包含的優秀品質進行合理總結分析,最終實現整體活動的開展。可以開展對應的茶藝活動,將茶藝這一技術推進人民群眾的生活中,通過學習、練習、比賽的活動模式來促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也可以充分利用人民群眾愛學習的天性達到傳統文化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合理融合,最終實現多方受益的目的。
(二)善于應用現代通信技術,合理推進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
伴隨著現代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已經發生了巨變,人們開始習慣于在網絡的大背景下生活,也更愿意從其中感受對應的樂趣,幾條輕松愉悅的視頻便可為其生活增添色彩,但在這樣技術的推動下,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卻沒有明顯的提高,甚至出現下降勢頭。究其原因,就是人們太過于依賴這些技術的應用與發展,而忽略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重要性,對于這一問題,如果強加干預,最終一定會適得其反,而如果視而不見,一定會導致更為嚴重的后果,所以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順應潮流,并借助網絡技術完成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合理創新。
在具體的實踐中,可以通過互聯網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來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進行對應的創新,可以通過視頻授課、網絡平臺監管、線上電子藝術展覽會的形式來進行對應的發展與創新。
例如,對應的部門可以通過對網絡技術的開發,打造出對應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平臺,在此平臺上會有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視頻與報道,并涵蓋部分的藝術活動教程,較為常見的可以是花藝教程、刺繡教程等,讓人們可以足不出戶通過網絡技術實現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學習。此外,還可以通過通信技術進行對應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可以通過打造線上曲藝活動教室的方法來讓曲藝愛好者可以通過視頻聊天的方式對其感興趣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形式進行分析和探討,達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三)借助旅游產業發展,促進多樣性藝術活動交流
上文中所提到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多樣性原則是現階段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最重要的發展原則之一,也是其自身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但這并不是讓各個地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產生分歧并拒絕交流的理由,反而應該在此基礎上進行對應的藝術溝通,將各個地區不同形式、不同特色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最終達到通過這一形式來進行合理創新的目的。而這一想法的實踐與今天發展火熱的旅游業有著重大的關系,因為旅游業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行業,其行業價值中就有與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相重合的部分,所以十分適合借此來進行對應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
在具體的實踐中,可以通過打造特色旅游路線的方式來實現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和創新,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對應的文化滲透和藝術滲透,要確保這一旅游活動的目的是進行對應的文化藝術交流,而不是單純為領略異地風光。
例如,可以通過與旅游相關部門的聯合,開展對應的游覽計劃,將文化底蘊深厚、被稱為“泉城”的濟南作為合適的旅行地點,同時對想要進行這一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人員進行篩選或是抽簽決定,最終選出符合要求人數的人民群眾。在此次旅行中,要從魯地濃厚的文化氛圍中開展對應的活動,使人民群眾理解這里的地方特色,并對其歷史變遷有一定的了解,同時領略山東梆子戲等戲曲藝術的魅力,并對其市內多山、多景、多歷史的文化內涵進行了解。同時,還需要準備好對應的地方特色文化藝術,可以是自身所具備的特長,也可以是特殊的群體表演形式,要在對魯地進行了解后,向當地的人民展示其自身特殊的文化藝術底蘊,最終促進多方的交流,完善整體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與創新。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階段開展適當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是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的行為,這是幫助人民群眾豐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活動,也是促進社會安定團結、展現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活動。在這些活動的實際開展過程中需要充分注意到其自身所存在的種種特點,在此基礎上從傳統文化、科技應用、旅游活動這三個方面進行對應的創新,以此保證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健康發展。
(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通化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