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豐
(湖北省孝感市中醫院,湖北 孝感 432000)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KOA)是一種中老年人易發的骨科疾病,60歲以上占60%。近年來,我國KOA發病率明顯增加[1]。KOA臨床特點表現為膝關節痛腫及關節障礙,對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造成較大影響。對于Ⅱ級及以下KOA患者以康復治療為基礎,同時輔以藥物治療。研究表明[2-3],獨活寄生湯治療KOA效果顯著,在緩解疼痛時,還可以祛風祛濕,有加速病變組織血液改善的功效。超微腫痛貼較傳統外敷藥而言,粒徑更小,吸收率更快,藥效更久,舒適度更高。本研究用獨活寄生湯聯合超微腫痛貼治療KOA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84例,均為2020年1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42例。對照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52~68歲,平均(61.43±2.72)歲;病程2個月~6年,平均(3.75±1.08)年;單左膝17例,單右膝15例,雙膝10例;病情分級I級6例,II級36例。觀察組男18例,女24例;年齡53~69歲,平均(62.21±2.46)歲;病程2個月~5.5年,平均(3.46±1.02)年;單左膝15例,單右膝12例,雙膝15例;病情分級I級9例,II級3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診斷標準:西醫標準參照美國風濕病學會制定的KOA標準[4]。即近1個月內有明顯膝關節疼痛,膝關節活動時有響聲或存在骨摩擦感,X線顯示骨贅形成,晨僵時間小于等于30min,膝關節疼痛腫脹伴彈響。膝關節Kellgren-LawranceX線分級標準[5]。0級正常,I級可疑關節間歇狹隘和可能唇樣增生;Ⅱ級存在骨贅和關節間歇可能狹窄;Ⅲ級中度多發骨贅,關節間間隙肯定狹窄,有硬化和骨端可能有變形;Ⅳ級大量骨贅,關節間間隙明顯狹窄,嚴重硬化和骨端有明顯變形。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6]中肝腎兩虛證,膝關節疼痛、疼處固定或游走,屈伸不利,關節彈響,腰腿不利,腰膝酸軟,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膩或有瘀斑,脈沉細。
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醫及西醫診斷標準;②X線分期在Ⅱ級及以下;③治療前未服用其它治療藥物;④肝腎功能正常。
排除標準:①6個月內有使用激素藥物;②不配合研究;③對本藥物有禁忌、過敏;④惡性腫瘤;⑤心血管疾病。
兩組均給予獨活寄生湯治療。藥用獨活15g,桑寄生20g,防風、秦艽、當歸、川芎、茯苓各12g,黨參20g,杜仲、熟地黃、牛膝、赤芍各15g,肉桂、甘草6g,細辛4g。由本院統一煎制,日1劑,1次150mL,日2次,于早晚飯前30min服用,共治療4周。
觀察組聯合超微腫痛貼治療。在敷貼膝關節病變部位前,先對病變部位清潔消毒,然后將超微腫痛貼(湘潭普金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20112,主要藥物有玄胡、大黃、赤芍、紅花、川芎等)貼于患處,每天1次,1次不少于12h。連續治療4周。
通過骨關節炎指數(WOMAC)評分量表中的關節功能部份評估治療前后的生理功能,該部分共包括疼痛、僵硬、進行日?;顒拥碾y度3個維度共24個項目,評分采用0~10分記錄,0分表示無痛或功能不受限,10分表示劇烈疼痛(服止痛藥依然無法緩解)或功能極度受限(無法站立),得分越低表示生理功能越好。
觀察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主要分為腰膝酸軟、膝部疼痛、屈伸不利、膝部腫脹4項,每項分為無、輕、中、重,計分0、2、4、6分。評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
用SPSS20.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計量資料行χ2、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擬定。臨床痊愈:臨床癥狀、體征消失,疼痛消失,證候積分減少大于等于95%。顯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運動加劇時略有疼痛,證候積分減少70%~94%。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改善,平時依然有疼痛但比治療前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69%。無效:臨床癥狀、體征基本無改善,甚至加重,疼痛與治療前比較無改善,甚至加重,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WOMAC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WOMAC評分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WOMAC評分比較 (分,±s )
36.33±1.96 21.28±1.65 χ2 P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觀察組10.244 0.000 42 42 74.15±2.37 78.83±2.52 0.599 0.551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屬中醫“痹證”“骨痹”“膝痹”范疇。老年人多肝腎不足或久病導致肝腎虧虛,風寒濕邪趁虛而入,導致氣滯血瘀、經絡痹阻而發病。因此,治當補益肝腎、祛風除濕、補氣養血。
獨活寄生湯最早記載于《備急千金要方》,主治為肝腎兩虧,氣血不足,風寒濕邪外侵,腰膝冷痛,酸重無力,屈伸不利,或麻木偏枯,冷痹日久不愈。方中獨活辛溫,祛下焦風寒濕邪,蠲痹止痛,為君藥;桑寄生、牛膝、杜仲、熟地黃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為臣藥,當歸活血養血,黨參、茯苓、甘草補氣健脾、匡扶正氣、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共奏,補益肝腎、祛風除濕、補氣活血,使痹痛得以緩解。獨活寄生湯集抗炎、益肝腎、促進軟組織再生、補氣血、祛風除濕多種功效為一體,是中醫治療KOA常用藥方[8]。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病機多為肝腎不足,但急性發作時多為氣機不暢、脈絡瘀滯。根據“急則治其標”,應先以行氣活血為主。超微腫痛貼由玄胡、大黃、赤芍、紅花、川芎等藥物組成(由中醫名方“如意黃金散”加減化裁而成),經過粉碎后制成超微細粉的巴布膏,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之功,且超微腫痛貼為無創的外用敷貼,患者易于接受,且不經過肝腎代謝。超微腫痛貼粒徑小,藥量大,解決了普通敷貼粒徑大不易吸收,維持時間短的問題,而且透氣性、舒適性也相對較高。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愈顯率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兩組WOMAC均下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說明聯合超微腫痛貼治療改善腫痛癥狀、恢復關節的生理功能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獨活寄生湯聯合超微腫痛貼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可改善腫脹痛,恢復關節功能,且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