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玲,沈丹青,李美秀
(江蘇省太倉市中醫醫院眼科,江蘇 太倉 215400)
糖尿病變伴黃斑水腫(Diabetes with macular edema,DME)是糖尿病常見的并發癥,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視網膜中央動脈是終末血管,血液循環障礙導致血流速度下降、阻力增高,損傷視力,因此改善視網膜血液循環是治療的關鍵[1]。用眼底激光光凝、玻璃體腔注射藥物進行治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本研究用玻璃體腔注射康柏西普后進行視網膜光凝治療,同時用生蒲黃湯加減口服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治療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0例。研究組男19例,女21例;年齡40~72歲,平均(53.49±7.13)歲;病程0.2~10個月,平均(6.95±1.42)個月。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45~76歲,平均(53.51±7.18)歲;病程1~11個月,平均(6.98±1.46)個月。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西醫參照《糖尿病眼病》[3]診斷標準。既往糖尿病病史,黃斑區域視網膜水腫,伴有微血管瘤、出血斑,光相干斷層掃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黃斑區域視網膜和周圍增厚或有囊腔出現。中醫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氣陰兩虛證。氣短,神疲乏力,口干自汗,舌質暗邊有齒痕苔薄,脈沉細。眼底后極視網膜水腫滲出,黃斑水腫,微血管瘤,點狀出血斑,視網膜靜脈迂曲。
納入標準:①符合診斷標準;②無視網膜光凝手術禁忌癥;③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屈光不清;②活動性感染;③伴有視網膜脫落、視神經疾病;④伴有酮癥酸中毒。
兩組均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在正常值范圍內。患眼玻璃體腔內注射康柏西普(成都康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20130012)0.5mg/0.1mL,1個月注射1次,1~2周后黃斑水腫緩解再進行視網膜光凝治療。
研究組在玻璃體腔內注射康柏西普3天后用生蒲黃湯加減。生蒲黃10g,丹參10g,茺蔚子10g,生地黃10g,川芎6g,當歸6g,梔子10g,黃芪15g,甘草6g,菟絲子10g。水煎200mL,分早晚2次溫服,治療3個月。
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檢查視力。
黃斑中心凹厚度(CMT)、黃斑中心容積(CMV)、黃斑區3mmm×3mm范圍內中心凹無血管灌注區面積(FAZ)及熒光滲漏面積變化(FFA)。
用SPSS22.0軟件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按照《我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臨床診療指南》[5]。顯效:視力提高大于等于3行,臨床癥狀改善,血管直徑擴張大于等于10%。有效:視力提高1~2行,臨床癥狀好轉,血管直徑擴張5%~9%。無效:視力下降,臨床癥狀無好轉。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兩組治療前后視力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視力比較 (±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視力比較 (±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視力研究組 40 治療前 0.07±0.02治療后 0.39±0.11*△對照組 40 治療前 0.07±0.01治療后 0.26±0.12*
兩組黃斑病變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黃斑病變情況比較 (±s )

表3 兩組黃斑病變情況比較 (±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組別 例 時間 CMT(μm) CMV(mm3)FAZ(mm2)FFA(mm2)研究組 40治療前571.2±100.3 0.38±0.07 0.33±0.08 0.44±0.11治療后253.4±119.7*△ 0.18±0.02*△0.22±0.02*△ 0.21±0.09*△對照組 40治療前562.6±122.1 0.41±0.04 0.34±0.03 0.40±0.08治療后313.1±137.3*0.28±0.05*0.29±0.06*0.31±0.03*
DME是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發展過程中常見的疾病,體內高血糖狀態損傷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和血-視網膜屏障,增加血管壁的通透性,引起炎性因子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增加,視網膜缺血缺氧,視網膜中液體聚集導致黃斑水腫。目前采用視網膜光凝治療的作用機制為破壞視網膜的光感受器和色素上皮層,導致周圍色素上皮細胞增生建立廣泛的血-視網膜屏障,以減輕DME的癥狀[6]。康柏西普與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結合,抑制血管滲漏,促進新生血管生成而達到治療目的。
DME屬中醫“視瞻昏渺”范疇。氣陰兩虛、脈絡瘀阻貫穿疾病始終。消渴日久,肝腎陰虛,傷陰耗氣導致氣陰兩虛,瘀血阻于目絡,抑制血管生成,視物黑影。目絡不暢,肝腎精血不能上充目竅,視物不明。目絡不固,血溢出于脈外,眼底出血[7]。生蒲黃湯加減中生蒲黃、丹參活血化瘀,茺蔚子益精明目,生地黃調肝補腎,川芎、當歸補血活血,梔子利濕清熱,黃芪補氣,甘草調和諸藥,菟絲子益精明目。諸藥補益肝腎、明目通絡、化濁祛濕。藥理研究證明生蒲黃可降低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凝血酶,擴張血管[8]。丹參可抑制血小板的活性,擴張血管,保護心肌[9]。茺蔚子可降低血壓,抗動脈粥樣硬化。生地黃可降低血糖,補血,強心降壓。川芎可改善微循環,雙重保護血管內皮功能。當歸可抗凝血,促凝血,保護缺血損傷的組織,調節血管舒縮。梔子可保肝利膽。黃芪可促進內分泌。甘草可抗炎抗病毒,調節免疫。菟絲子可調節內分泌,抑制醛糖還原酶的活性明目[10]。
生蒲黃湯加減輔治DME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