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思聰,閆 釗,孫留杰
(河南省許昌中醫院,河南 許昌 461000)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鼓室積液和傳導性聾為主的中耳非化膿性炎癥,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見疾病之一,主要表現為聽力下降、耳痛、耳鳴、耳悶脹感[1]。病因復雜,多與咽鼓管機械性阻塞和功能性通氣功能障礙、中耳感染和變態反應有關,治療主要以解除咽鼓管阻塞、清除中耳積液,改善炎癥反應、減少滲出粘連為主。臨床多采取鼓膜穿刺抽液術聯合曲安奈德等抑制變態反應等藥物治療。SOM屬中醫“耳鳴”、“耳脹”范疇,多由濕濁侵襲、邪毒留滯、氣血瘀阻所致[2]。本研究自擬化濁耳聰湯聯合曲安奈德治療SOM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84例,均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科治療的慢性鼻竇炎患者,采用擲幣法分為兩組各42例。對照組男26例,女16例;年齡10~55歲,平均(35.02±3.07)歲;病程7~28天,平均(17.12±0.39)天;左耳16例,右耳19例,雙耳7例;鼓室導抗圖B型25例,C型17例。觀察組男28例,女14例;年齡13~50歲,平均(34.03±2.57)歲;病程6~27天,平均(16.09±0.21)年;左耳17例,右耳例20例,雙耳5例;鼓室導抗圖B型26例,C型16例。兩組性別、年齡、病程、聲導抗檢查、患病部位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SOM的診斷標準[3];②鼓氣耳鏡檢查顯示鼓膜動度降低,有鼓膜內陷、鼓膜顏色為琥珀色或橘黃色,可見到氣液平面或氣泡;③近1個月內未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劑治療;④患者及家屬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有凝血功能障礙或出血性疾病;②有鼻咽部腫瘤;③有耳部手術史或治療史;④心肺功能不全。
囑患者仰臥位,頭偏向健側,用棉簽蘸取雙氧水溶液(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4023919)和醫用酒精對外耳道進行清洗、消毒。用蘸有1%地卡因(江蘇九旭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00309)的棉簽在骨膜表面麻醉5min,右手持注射器,將針頭經鼓膜前下象限刺入中耳腔,將中耳積液抽吸出來。隨后置換注射器,經原穿刺部位向中耳腔推入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上海旭東海普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3226)20mg,用消毒棉球在外耳口填塞0.5h,1周1次,持續4周。
觀察組加用自擬化濁耳聰湯。藥用白芷10g,川芎10g,柴胡5g,紫蘇葉8g,生姜2g,甘草5g,茯苓5g,陳皮3g,葛根5g,蒼耳子5g,辛夷10g,菊花5g,金銀花5g。加500mL水煎,日1劑,連續4周。
純音聽閾測試(pure tone audiometry,PTA)水平。PTA結果0~25dB HL為聽力正常、26~40dB HL為輕度聽力損失、41~60dB HL中度聽力損失、61~80dB HL為重度聽力損失、≥81dB HL為極重度聽力損失。
純鼓室圖變化。用耳聲阻抗測量儀逐漸調節外耳道氣壓,由正壓向負壓的過程中,鼓膜連續由內向外移動所產生的聲順動態變化,以壓力聲順函數曲線行駛記錄下來,結果顯示鼓室圖為A型則表明中耳功能正常、B型則表明鼓室積液、C型則表明咽鼓管功能障礙。
咽鼓管評分(Eustachian tube score,ETS)。用咽鼓管測壓儀測定咽鼓管開放功能。R≤1為咽鼓管開放正常,記2分;R>1代表咽鼓管開放延遲,記1分;未檢測到R值(記為R=0)代表咽鼓管阻塞,記0分,將30mbar、40mbar、50mbar的壓力下的得分相加即為ETS分值[4]。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耳積液炎性因子白介素-5(interleukin-5,IL-5)、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雙抗體夾心免疫發光法測定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
用SPSS25.0軟件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愈:PTA結果顯示聽力正常,鼓室圖顯示為A型曲線。有效:PTA結果較治療前改善,但未恢復至正常水平,鼓室圖由C型轉為A型或由B型轉為C型。無效:PTA及鼓室圖曲線與治療前相比無變化。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ETS得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TS得分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ETS得分比較 (分,±s )
組別 耳數 治療前 治療后 χ2 P對照組 42 4.87±1.26 5.45±0.35 3.099 0.003觀察組 42 4.69±1.31 5.79±0.23 5.789 0.000 χ2 0.686 5.600 P 0.494 0.000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較 (±s )
組別 耳數 IL-5(pg/mL) IL-8(pg/mL) TNF-α(ng/mL) PCT(μg/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2 3.47±0.35 2.69±0.27 16.34±1.58 14.27±1.05 2.71±0.19 2.03±0.14 5.97±0.56 4.23±0.27觀察組 42 3.53±0.29 2.48±0.26 16.21±1.49 10.35±1.12 2.76±0.21 1.97±0.12 5.87±0.49 2.67±0.23 t 0.913 3.879 0.414 17.689 1.224 2.250 0.929 30.415 P 0.364 0.000 0.680 0.000 0.224 0.027 0.355 0.000
SOM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多發于兒童。發病原因多與咽鼓管的功能狀態相關,咽鼓管是中耳唯一與機體外界相通的通道,正常情況下可平衡中耳內外氣壓,當咽鼓管阻塞或功能障礙時,中耳氣體被黏膜逐漸吸收,中耳呈負壓使中耳黏膜靜脈擴張,通透性增加,造成中耳積聚大量漏出液,引起聽力下降、耳鳴、耳悶脹感等臨床表現[5]。若不及時治療,甚至可引起聽骨鏈壞死、鼓室粘連等一系列并發癥,影響預后。目前臨床多以鼓膜穿刺抽液的方法清除中耳積液。曲安奈德為長效糖皮質激素,有抗炎和抗免疫的作用,能夠增加血管通透性,減少積液滲出[6]。穿刺抽液后聯合曲安奈德可有效緩解炎癥反應,加速康復。
SOM屬中醫“膠耳”范疇,主要由濕濁侵襲、邪毒留滯、氣血瘀阻、鼻塞耳竅所致。自擬化濁耳聰湯具有化濁排膿、祛腐聰聽、扶正祛邪功效。
PTA可了解受試者聽力損傷的性質和聽力損傷的程度,是能夠準確反映聽敏度的主觀行為聽力測試之一。用耳聲阻抗測量儀得出的鼓室圖曲線是判斷中耳狀態的聽力學客觀檢查,對判斷中耳積液和咽鼓管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中PTA和鼓室圖曲線利用主客觀相結合的方法判斷自擬化濁聰耳湯的臨床療效。TMM測試所得ETS評分是評價咽鼓管功能狀態的客觀指標。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總有效率、ETS得分高于對照組,表明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聯合自擬化濁聰耳湯可提高臨床療效總有效率,提高純音聽閾水平、改善咽鼓管功能,利于咽鼓管功能恢復至正常水平。這可能與化濁聰耳湯具有抑制炎癥反應和變態反應、減少中耳滲出的作用有關。方中白芷、川芎宣通鼻竅、消散排膿、祛風解表,柴胡疏肝解郁、退熱解表,紫蘇葉、生姜解表散寒、平喘祛痰,甘草、茯苓、陳皮健脾益氣,葛根解肌退熱、生津止渴,蒼耳子、辛夷祛風解表、宣肺通竅、通經活絡,菊花、金銀花清熱解毒、抗菌消炎。全方能祛風散寒、化濁排膿、疏風聰耳,從而達到暢通耳竅的作用[7]。
研究結果表明,治療后IL-5、IL-8、PCT、TNF-α值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說明化濁聰耳湯聯合曲安奈德可更有效的緩解SOM炎癥水平。方中菊花、金銀花可提高毛細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從而起到抗炎的作用。板藍根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的功效。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酸可以促進亞鐵血紅素等物質的形成,減少炎癥反應的發生。黃連的主要成分黃連堿、BR、藥根堿等具有抑菌消炎作用,治療感染性疾病療效較好。
化濁耳聰湯聯合曲安奈德治療分泌性中耳炎可提高聽力水平、改善咽鼓管功能、減輕炎癥反應,療效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