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洪
[南通大學附屬如皋醫院(江蘇省如皋市人民醫院)門診四樓中醫科,江蘇 如皋 226500]
肛門瘙癢癥不及時給予有效治療可增厚、皸裂、色素減退、疼痛等,嚴重影響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1]。近年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生率逐年遞增[2]。肛門瘙癢癥的影響因素過多,病機尚待進一步闡明,臨床療效欠佳,并易反復發作[3]。肛門瘙癢癥屬中醫“風瘙癢”“谷道癢”等范疇。治療當以清熱利濕,祛風止癢為主[4-5]。筆者用清熱利濕外洗方聯合龍膽瀉肝湯治療濕熱阻滯型肛門瘙癢癥取得良好療效,報道如下。
共80例,均為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通大學附屬如皋醫院中醫科收治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均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9~60歲,平均(44.73±5.51)歲;病程19~93 d,平均(47.90±6.04)d。觀察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27~59歲,平均(44.51±5.47)歲;病程21~95 d,平均(47.73±5.99)d。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診斷標準:肛門瘙癢癥診斷符合《中醫肛腸病學》[6]標準。主要臨床表現為肛門瘙癢,早期肛門周圍皮膚瘙癢癥狀較嚴重,病情不穩定,時輕時重,間歇發作與持續發生交替,有刺痛或灼痛癥狀,有蟻行感,隨著時間延長病情變得嚴重,劇癢難忍,出現紅斑、丘疹、糜爛、結痂等,長期瘙癢,會引起肛周皮膚增厚、皺襞肥厚粗糙呈放射狀皺紋以及苔蘚樣變。濕熱阻滯證診斷參見《中醫肛腸科常見病診療指南》[7]標準。肛門瘙癢、滲出、潮濕,局部皮膚常常破潰、出血,肛門皮膚粗糙,可伴腹脹食少,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弦滑。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年齡20~60歲,無肛門局部皮膚感染性疾病,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妊娠、哺乳及經期,對治療藥物過敏,伴心、肺、肝、腎等臟器嚴重疾病,存在其他肛門疾病。
對照組:予派瑞松乳膏(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0454),將肛門局部洗凈后,適量涂于患處,每日1次。連續4周。
觀察組:給予清熱利濕外洗方聯合龍膽瀉肝湯。清熱利濕外洗藥用苦參25g,黃柏30g,地膚子30g,蛇床子30g,荊芥25g。每日1劑,水煎約3500mL外洗肛門周圍,每日1次,每次約20min。龍膽瀉肝湯藥用龍膽草15g,黃芩12g,梔子12g,澤瀉10g,木通9g,當歸10g,生地黃10g,柴胡9g,生甘草9g,車前子10g。每日1劑,水煎2次,分早晚服。
兩組均治療4周。
瘙癢評分:瘙癢程度參照視覺模擬量表(VAS)[8]評分,取 10cm的標尺,從一端至另一端平均分成10份,對應用0~10分標記,無瘙癢癥狀為0分,輕微感到瘙癢或偶有輕度瘙癢以及能忍受為1~3分,間斷性瘙癢不適可影響日常工作和睡眠為4~6分,頻發性瘙癢、瘙癢癥狀劇烈以及嚴重影響睡眠和生活為7~10分。
復發情況:分別在治療3個月和治療6個月后給予電話隨訪瘙癢復發情況。
用SPSS22.0進行統計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9]標準。痊愈:完全不癢。顯效:評分等級降低2級。有效:評分等級降低1級。未愈:評分等級未下降。
兩組VA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VAS評分比較 (分,±s )

表1 兩組VAS評分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2周及4周比較,△P<0.01。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后2周 治療后4周對照組 40 3.30±0.41 1.33±0.21* 1.33±0.21*觀察組 40 3.34±0.40 0.75±0.09*△ 0.75±0.09*△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復發比較見表3。

表 3 兩組復發比較 例(%)
由于肛門瘙癢癥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治療多采取對癥治療措施為主,可控制臨床癥狀,但停藥后易復發[10]。中醫認為,肛門瘙癢的外因主要是感受風、濕、熱邪以及蟲毒騷擾等,內因常為血虛風燥、肝腎不足、臟腑虛弱、濕熱下注等[11]。濕熱阻滯是肛門瘙癢癥的重要病機,也是臨床常見證型[12]。濕熱阻滯型肛門瘙癢癥外因多由于風濕熱之邪客于腠理,留滯于肌膚之間,結而不散,則發生癢疹。正如《諸病源候論》所說“邪氣客于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瘙隱疹”。內因為過食辛辣而致胃腸濕熱內蘊。足厥陰肝經經脈,循陰毛,繞陰器,絡筋脈,濕熱沿肝經下注,阻滯、浸淫肛門皮膚而發瘙癢[13-14]。因此,治療當清熱利濕,祛風止癢。
龍膽瀉肝湯方中龍膽草大苦大寒,既能清利肝膽實火,又能清利肝經濕熱,為君藥。黃芩、梔子苦寒瀉火,燥濕清熱,共為臣藥。澤瀉、木通、車前子滲濕泄熱,導熱下行;當歸、生地養血滋陰,使邪去而不傷陰血;共為佐藥。柴胡疏暢肝經之氣,引諸藥歸肝經;甘草調和諸藥,共為佐使藥。全方瀉中有補,利中有滋,降中寓升,祛邪而不傷正,瀉火而不伐胃,使火降熱清,濕濁得利。熱利濕外洗方中苦參苦寒,能清熱燥濕,又能殺蟲止癢,可治風疹瘙癢;黃柏苦寒,能瀉火解毒,清熱燥濕止癢;蛇床子辛苦溫燥,殺蟲止癢,燥濕祛風;荊芥解表散風,透毒;地膚子辛苦寒,清熱利濕,祛風止癢;諸藥合用,可疏風清熱、祛濕止癢。中藥直接作用于瘙癢局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及淋巴回流,改善肛周循環,有助于藥物組份的充分吸收[15]。
清熱利濕外洗方聯合龍膽瀉肝湯治療濕熱阻滯型肛門瘙癢癥能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