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曉玉,李雅楠,梁曉彥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醫院中醫科,河南 登封 452470)
本研究用養陰通痹解痙湯聯合芒針針刺治療腦梗死后肢體痙攣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78例,均為2018年5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39例。對照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52~76歲,平均(64.23±3.57)歲;病程1~4個月,平均(2.53±0.72)個月。觀察組男2 4例,女1 5例;年齡5 3~7 6歲,平均(64.27±3.52)歲;病程1~5個月,平均(2.56±0.74)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西醫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治指南》[1]相關標準;②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中風痰火亢證標準,主癥為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感覺減退,次癥為頭暈目眩、心煩易怒、肢體強急、痰多而粘,舌紅苔黃膩、脈弦滑;③可耐受治療。
排除標準:①入組前接受其他相關治療;②合并嚴重感染性疾病;③合并腦部腫瘤;④凝血功能異常。
兩組均給予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抗感染、營養支持、康復訓練等常規治療,并用阿司匹林腸溶片(Bayer Vital GmbH,H20130339),日1次,每次100mg,口服。養陰通痹解痙湯。藥用生地黃30g,伸筋草30g,熟地黃30g,木通8g,山茱萸20g,丹皮10g,白芍20g,當歸10g,雞血藤15g,甘草8g。日1劑,加水煎煮至300mL,分早晚2次服用。連續用藥2個月。
觀察組加用芒針針刺。上肢肌肉痙攣取肩髃、曲池、外關、合谷穴,下肢肌肉痙攣取承扶、血海、豐隆、足三里、三陰交穴。患者取坐位,穴位消毒后用芒針進行斜刺或直刺,進針約3cm,得氣后留針30min,采用平補平瀉法施針,每10min施針1次,以感到肢體酸、脹、麻為度,日2次。每5天休息2天,連續治療2個月。
運動功能:采用簡式Fugl-Meyer運動功能評測法(Fugl-Meyer,FMA)[3]評估上肢及下肢運動功能,上肢總積分66分,下肢總積分34分,分數越高表示運動功能越好。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4]對日常生活能力進行評估,總分100分,分數越低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差。
用SPSS23.0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功能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功能比較 (分,±s )

表1 兩組治療前后運動功能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上肢運動功能 下肢運動功能治療前 觀察組 39 30.57±4.85 20.26±2.19對照組 39 30.64±4.88 20.29±2.21 t 0.064 0.060 P 0.950 0.952治療2個月 觀察組 39 55.92±3.16* 27.18±2.35*對照組 39 52.88±3.07* 25.24±2.31*t 4.309 3.677 P<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比較 (分,±s )
組別 例 治療前 治療2個月 t P觀察組 39 36.87±3.92 61.53±3.56 29.083 <0.001對照組 39 36.95±3.95 58.75±3.34 26.319 <0.001 t 0.090 3.557 P 0.929 <0.001
腦梗死后肢體痙攣屬中醫“痙證”等范疇。氣虛血瘀、血行不暢使筋脈失養、風痰痹阻脈絡造成肢體拘攣,治療應祛風除濕、活血祛瘀、益氣通絡[5]。養陰通痹解痙湯中生地黃養陰生津,熟地黃滋陰補血、益氣通脈,山茱萸補益肝腎、收斂固澀、通痹解痙,白芍養血調經、斂陰止汗、平抑肝陽,當歸、丹皮調益榮衛、滋養氣血、鎮痛解痙,木通清心除煩、通絡行痹,雞血藤活血補血、舒筋活絡,伸筋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甘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諸藥合用,祛風除濕、活血祛瘀、益氣通絡[6]。藥理研究表明,白芍可解除機體平滑肌及運動肌痙攣,擴張血管,改善機體微循環;伸筋草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促進受損神經元再生,改善機體運動功能;雞血藤具有抗氧化作用,可清除機體自由基,減輕脂質過氧化反應對骨骼肌的損傷,促進骨骼肌細胞生長,改善機體運動功能[7]。芒針針刺選穴中的肩髃穴具有理氣化痰、祛風通絡、疏經利節的功效。曲池穴可疏經通絡,外關穴可補陽益氣,合谷穴能通經活絡、鎮靜止痛,承扶穴可燥濕生氣,血海穴能化血生氣,豐隆穴能沉降胃濁、燥濕化痰,足三里能燥化脾濕、生發胃氣,三陰交可疏經通絡、行氣活血,針刺有理氣化痰、祛風通絡之功[8]。此外,針刺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放松肢體痙攣的肌肉,還能增加患肢肌肉組織營養物質的供應,促進骨骼肌生長修復。養陰通痹解痙湯與芒針針刺聯合治療可相輔相成,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機體運動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