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凱
(河南省鄭州市中醫院脾胃肝病二科,河南 鄭州450007)
隨著生活水平提升,生活節奏、方式改變,胃部疾病逐漸增多。研究指出,70%的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沒有食管黏膜損傷的證據,為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且NERD是難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類型(約占70%)[1]。藥物是臨床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抑酸藥、促胃動力藥物雖能在短期內幫助緩解臨床癥狀,但易復發,且長期用藥具有一定副作用[2]。NERD屬中醫“胃脘痛”、“泛酸”、“嘈雜”、“呃逆”等范疇,脾胃虛弱、胃氣上逆、痰濁內生為中虛氣逆證NERD的主要病機,治療應以健脾瀉肺、升清降濁、降氣化痰為主。本研究用參桑半佛湯輔治NERD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共86例,均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中虛氣逆證NERD患者,依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觀察組女19例,男24例;年齡21~58歲,平均(39.64±8.97)歲;病程1~10年,平均(5.92±1.86)年;胃食管反流病(GERD)問卷評分8~16分,平均(12.15±1.73)分。對照組女21例,男22例;年齡22~58歲,平均(40.25±8.48)歲;病程1~10年,平均(6.14±1.76)年;GERD評分8~16分,平均(12.83±1.54)分。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西醫診斷標準:符合《胃食管反流病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3]中NERD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標準:符合《胃食管反流病中醫診療專家共識意見(2017)》[4]中虛氣逆證NERD診斷標準。主癥為反酸或泛吐清水、反流或噯氣,次癥為胃痞脹滿、胃脘隱痛、神疲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脈細弱。
納入標準:①符合西醫診斷標準、中醫診斷標準;②就診時伴有反酸、燒心、噯氣泛惡、胸骨后疼痛等癥狀;③經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④近期未服用抑酸藥等其他影響胃腸道功能藥物;⑤知情本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⑥無消化性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⑦無研究用藥禁忌證。
排除標準:①胃鏡檢查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相關癥狀;②肝腎功能障礙;③血液系統疾病;④心肺系統疾病;⑤免疫系統功能不全;⑥惡性腫瘤。
兩組均接受西醫常規治療。給予飲食指導,如睡前3h禁食,白天進食后禁止立即臥床,宜少食多餐,且進食以低脂、高蛋白、高纖維為主,干預期間禁煙戒酒,忌濃茶、甘肥酸辣、咖啡等食品,同時注意減少影響腹壓增加的因素,如穿緊身衣、彎腰、下蹲等,將床頭抬高15~20cm。口服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濟川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1220,批號1906055),每次20mg,日1次;口服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110,批號190529),每次5mg,日3次。連續治療6周。
觀察組加用參桑半佛湯治療。藥用黃芪15g,太子參10g,佛手10g,桔梗6g,清半夏10g,桑白皮10g,沉香2g(后下),吳茱萸2g。加800mL水煎至400mL,早晚溫服,每次200mL,日1劑,日2次。連續治療6周。
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包括反酸、燒心、噯氣泛惡、胸骨后疼痛。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評估,采用4級評分法,每項0~3分,得分越高表示癥狀越嚴重[5]。
治療前后胃腸激素,包括胃泌素(GAS)、胃動素(MTL)。分別于治療前后采集5mL血液,離心取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Au5800貝克曼),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
用SPSS22.0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臨床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療效指數大于等于95%。顯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偶有癥狀但很快消失,療效指數70%~94%。有效:臨床癥狀未消失,但較之前緩解,療效指數30%~69%。無效:臨床癥狀未消失,程度未減輕或加重,療效指數小于30%。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證候積分比較 (分,±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反酸 燒心 噯氣泛惡 胸骨后疼痛治療前觀察組 43 2.59±0.37 2.30±0.27 2.24±0.41 1.88±0.15對照組 43 2.51±0.34 2.26±0.29 2.18±0.47 1.84±0.17 t 1.037 0.662 0.631 1.157 P 0.303 0.510 0.530 0.251治療后觀察組 43 0.86±0.17*0.91±0.13*0.73±0.18*0.61±0.08*對照組 43 1.13±0.28*1.04±0.15*1.00±0.22*0.97±0.10*t 5.405 4.295 6.229 18.434 P<0.001 <0.001 <0.001 <0.001
兩組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比較 (pg/m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腸激素指標比較 (pg/mL,±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時間 組別 例 MTL GAS治療前 觀察組 43 269.06±48.57 48.33±7.15對照組 43 257.82±43.92 46.81±6.60 t 1.126 1.024 P 0.264 0.309治療后 觀察組 43 381.25±54.12* 79.28±9.39*對照組 43 322.69±46.75* 58.04±8.92*t 5.370 10.754 P<0.001 <0.001
兩組復發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復發比較 例(%)
NERD為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具有胃灼熱、反酸、胸痛等典型的胃食管反流病癥狀,多由食管收縮功能異常、食管黏膜組織反抗力異常、精神因素等引起。西醫莫沙必利等促胃腸動力藥能增強食管括約肌張力,促進胃排空;雷貝拉唑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為抗菌藥物提供最佳酸度環境,還能抑制幽門螺桿菌繁殖,聯合使用,能改善反流癥狀[6-7]。
《醫宗必讀》謂:“脾土虛弱,清者難升,濁者難降,留中滯膈,瘀而成痰。”《景岳全書·雜證謨》曰:“吐酸、吞酸等證,總由停積不化而然。而停積不化,又總由脾胃不健而然。”朱丹溪述:“吞酸者,濕熱布積于肝,而出于肺胃之間。”葉天士云:“氣阻脘痹……當開上焦。”中虛氣逆證主要為中氣不足,脾失健運,胃失和降。基本病機為胃氣上逆。發病之本為脾胃虛弱,之標為痰濁內生。治療應以降氣化痰、健脾瀉肺、升清降濁為主,以促使清陽升、濁陰降,恢復脾胃升清降濁之功,脾氣健旺,水谷運化正常。參桑半佛湯中黃芪、太子參補脾益氣,桑白皮瀉肺降氣,佛手理氣寬中,清半夏不僅能降濁、化痰、止嘔,桔梗少用升清,佛手調暢氣機,吳茱萸疏肝理氣,沉香理氣沉降。全方標本兼治,可達到降氣化痰、健脾瀉肺、升清降濁的之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且治療后觀察組反酸、燒心、噯氣泛惡、胸骨后疼痛積分均低于對照組,提示參桑半佛湯輔助治療中虛氣逆證NERD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胃腸激素能調節胃腸運動、維持腸道內壁完整性,其中GAS可促進胃竇收縮、胃底舒張,增強食管括約肌壓力;MTL能引發消化間期內的移動性運動復合波,發揮腸道“清道夫”的作用[8-9]。研究發現,治療后觀察組GAS、MTL均較對照組高,說明參桑半佛湯輔助治療中虛氣逆證NERD能調節胃腸激素水平。此外,停藥6個月后觀察組復發率較對照組低,可見參桑半佛湯輔助治療中虛氣逆證NERD能降低復發率。
綜上所述,參桑半佛湯輔治NERD效果較好,能有效改善臨床癥狀,調節胃腸激素水平,降低復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