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學普
(河南省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河南 南陽 473000)
帕金森病(PD)為中老年群體多發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目前多采用西藥治療,較常用如多巴絲肼,可調節機體多巴胺水平,快速、有效改善PD臨床體征、癥狀[1]。但多巴絲肼單藥治療PD的療效有限,且長期服用不良反應較多。報道顯示,中醫藥治療PD有多靶點、多途徑的神經保護作用,可從整體上改善機體狀況[2]。本研究用歸芍柔筋湯加減聯合多巴絲肼和普拉克索治療PD療效較好,報道如下。
共92例,均為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P D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6例。對照組男28例,女18例;年齡54~77歲,平均(63.58±4.76)歲;病程1~9年,平均(4.71±1.85)年;體質量指數18.8~27.6kg/m2,平均(23.75±1.92)kg/m2;合并高血壓6例,高脂血癥3例,冠心病5例,糖尿病4例。研究組男24例,女22例;年齡55~79歲,平均(65.12±5.04)歲;體質量指數19.2~28.3kg/m2,平均(24.06±2.11)kg/m2;病程1~11年,平均(5.20±2.07)年;合并高血壓8例,高脂血癥6例,冠心病2例,糖尿病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符合PD診斷標準[3];②對本研究藥物已知成分無過敏;③自主行為能力良好,無溝通交流障礙;④無阿爾茨海默病等其他神經系統疾病;⑤患者及家屬知曉本研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嚴重消化系統疾病;②腦器質性病變;③嚴重感染性疾病;④自身免疫性疾病;⑤血液系統疾病;⑥惡性腫瘤。
兩組均用西藥治療。多巴絲肼(上海福達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411),口服,每次0.125g,第1周每日2次,第2周每日3次,第3~4周每日4次。普拉克索起始劑量為每日0.375mg、分3次口服,第2周末增加至每日0.75mg、分3次口服,根據癥狀改善情況和耐受性逐步加量至最高劑量每日1mg、分3次口服。
研究組加用歸芍柔筋湯加減治療。藥用葛根30g,川芎20g,當歸15g,白芍15g,絡石藤15g,雞血藤15g,天麻15g,白僵蠶12g,片姜黃10g,地龍10g,白芷10g。便秘加天麻12g,肉蓯蓉12g;痰熱內盛加天竺黃18g,瓜蔞皮15g,白芥子15g,黃連13g,膽星10g,皂角刺10g;髓海不足加阿膠15g,山藥15g,熟地15g,龜甲12g,人參10g,鱉甲10g,鹿角膠6g。水煎取藥汁300mL,分早晚2次服用,日1劑。
兩組均持續治療4周。
帕金森病評分量表(UPDRS)、非運動癥狀問卷(NMSQ)、血清黑質二價金屬離子轉運蛋白(DMT1)、葡萄糖調節蛋白75(grp75)水平及不良反應(口干、便秘、胃脘不適)發生率。UPDRS總分0~56分,NMSQ總分0~30分,得分越高表示運動及非運動癥狀越嚴重。采集各時間段空腹狀態下靜脈血3mL,以3500r/min轉速離心處理5min,取血清標本,采用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血清DMT1、grp75水平,試劑盒購自上海寶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SPSS22.0軟件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治療前后功能障礙癥狀變化情況評估療效,包括手部運動遲緩、肢體拘痙、頸肩僵直、姿勢、上肢不協調、步態、顫振、言語、面容、自理能力共10個項目,每項0~3分,分值越高功能障礙癥狀越嚴重。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療效指數大于等于50%為顯效,20%~49%為有效,小于20%為無效。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研究組顯效33例,有效11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65%;對照組顯效26例,有效9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6.09%。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256,P=0.007)。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分,±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分,±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UPDRS NMSQ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6 35.13±7.68 21.04±3.84*19.03±3.6212.09±2.24*對照組 46 34.35±7.29 26.37±4.31*18.51±3.3514.87±2.61*t 0.500 6.626 0.715 5.482 P 0.619 <0.001 0.476 <0.001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DMT1、grp75水平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DMT1、grp75水平比較 (μmol/L,±s )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DMT1、grp75水平比較 (μmol/L,±s )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DMT1 grp75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46 0.57±0.22 0.25±0.13*26.43±3.85 34.54±6.01*對照組 46 0.55±0.19 0.34±0.16*27.06±4.22 30.57±5.46*t 0.467 2.961 0.748 3.316 P 0.642 0.004 0.456 0.001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PD的發生與遺傳因素、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主要發病機制為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凋亡導致多巴胺合成減少,乙酰膽堿相對亢進,導致多巴胺-乙酰膽堿功能失衡。多巴絲肼是目前治療PD的基礎藥物之一,本品屬于芐絲肼與左旋多巴的復方制劑,其中左旋多巴能通過血腦屏障,并轉化形成多巴胺,進而提高多巴胺水平,緩解臨床癥狀。芐絲肼是脫羧酶抑制劑,可抑制腦外脫羧反應,使腦中的左旋多巴量增加,外周血中多巴胺水平降低,從而減少左旋多巴的用量,減輕不良反應[5]。但長期使用多巴絲肼可導致耐藥性增加,引發開關效應,不利于改善預后。普拉克索為一種選擇性作用于多巴胺D3受體的多巴胺激動劑,為抗組胺藥,可明顯減少帕金森病靜息時的震顫。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帕金森病及其綜合征。晚期帕金森病用該藥與左旋多巴共同治療時,可減少患者對左旋多巴需要量,并可延長癥狀最佳控制時間。
PD屬中醫“顫證”范疇。為本虛標實之證,肝腎脾受損,導致氣血虧虛,需以滋養肝腎、補益氣血之法治本,以清火、祛風、化痰、逐瘀之法治標[6]。歸芍柔筋湯方中當歸補益肝腎、養血活血,白芍養血柔肝、斂陰緩急,白芷、川芎可祛風行氣、辛散通絡,地龍平肝熄風,與白僵蠶配伍,可達活血通絡的作用;雞血藤為補血活血常用藥,天麻止痙止顫、平肝熄風,絡石藤祛風止顫,片姜黃解痙止痛,葛根可柔筋解痙。諸藥合用,可達滋養肝腎、補益氣血、祛風化痰之功效[7]。
歸芍柔筋湯加減聯合多巴絲肼和普拉克索能進一步下調血清DMT1水平,提高血清grp75水平,其中DMT1是PD鐵代謝相關蛋白,在黑質神經元細胞中重度高表達,其水平升高可能是腦內鐵離子紊亂的原因之一;grp75是一種熱休克蛋白,在PD患者黑質線粒體中的表達明顯降低,與PD發生有關[8]。由此可見歸芍柔筋湯可通過調節DMT1、grp75表達促進PD癥狀改善。研究還發現,歸芍柔筋湯加減聯合多巴絲和普拉克索肼能明顯改善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證實聯合治療方案具有較高有效性及安全性。
綜上可知,歸芍柔筋湯加減輔治PD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