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蓮瑩
(長春市機械工業學校,吉林 長春 130000)
現在日常用電及用電量需求是非常大的,電力作為一項日常需求,如果1天24小時停電,會是什么樣的情況。比如在電氣廠中,一旦某臺機電設備出現問題,就可能會造成比較大的損失。進行好機電設備日常的維修與管理,它能夠保障機電設備安全,提高機電設備的利用率,增加效益,減少成本,還有最重要的是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怎么樣去管理好機電設備維修,更好的檢修是企業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一定經驗的師傅都知道,在機器也就是設備出現問題之前,都會有一些現象,一些小問題的征兆。就像燈泡在壞之前有時候會閃一閃,或者變暗。將這些征兆進行記錄并解決,讓問題還沒有發生就解決掉。很多時候會有設備發生故障,由于沒有解決,故障就越來越多,這樣的話嚴重影響了整個管理系統的穩定,除了影響企業外,還影響了正常的生活,這樣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利用狀態維修的方法可以去在線監測那些機電設備,也可以讓人空出更多的時間去排除故障,就和監控一樣,實時進行監測,完成設備的維護,這個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維護的成本,不要經常去進行人工維修和檢測,減少了維修的數量,并且能提高效率。還值得一提的是,進行狀態維修,它有很強的針對性,消除了時間限制,有選擇性的對故障進行維修,讓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
由于機電這個行業的發展,企業也在進步。在我們國家,網絡發展的非常快,這是由于軟件跟上了。現在基本上每個成年人都有一臺手機,在通信網絡上的設施設備的速度和精度也在不斷提高。3G、4G、5G等,都在不斷向前發展。軟件得以提升,硬件也必須跟上。人工智能在中國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是能真正實現的,所以越來越多的硬件設施需要在基礎上有通信的一些支持。不僅僅是費用,還有維修的標準。與此同時,通過對試驗數據的總結,掌握設備的使用情況,提高管理經驗,為今后的工作計劃、設備選型和設備維護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
在維修中,供電企業維修動力設備的首要問題是維修的滯后性,對設備的使用壽命和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在很多時候,或者大部分人的習慣是,東西出現問題了,才去解決,不會提前去排除錯誤。但是不定期的維修會降低設備的使用壽命,也會給生產和生活帶來不便,對人力物力造成不必要的損害。不過在機電維修中,定期維修也有不好的地方,在企業中,員工習慣于定期的維護,這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而這種經常性的維護往往是沒有方向性的,這無疑增加了維護的壓力,人力、物力投入的集中化,還有比較高的成本可能只會帶來相反的效果,所以員工的思想要改正,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不能一味的以過往的規則去束縛自己的做法。其次是員工的素質,因為一般企業機電維修人員文化并不是特別高,員工的隊伍等相關的質量要求存在不足。
從理論上講,每個企業都應該有一套標準的運行規則來對其機電設備進行狀態維護,但許多企業不能很好地完成機電設備的狀態維護。這是由于管理體制不規范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在機電設備評估、狀態評估和員工績效評估方面,企業沒有做好,導致機電設備缺乏良好的系統管理,由此執行不力。
質量管理目標不明確,說白了就是沒有將整個體系去詳細規劃。就比方說語文老師教文言文,他直接將文章翻譯一遍,卻沒有把其中單個的意思去解釋清楚,就會導致很多東西是比較含糊的。我們也都清楚,在很多機電維修管理上,很大程度會更加注重效率,卻忽視了質量。想象一下,以三峽大壩為代表,一旦發生的坍塌,導致水流直接沖向下游,那么后果是無法想象的。此外,當問題發生時,部分機電設備并沒有足夠的維修資金,自籌費用無法落實,只能通過相關部門的撥款來解決。
在任何崗位上都有自己的職業素養,作為機電設備操作人員,就應具有較高的技術素質和良好的職業素質。員工在使用前應檢查機械和電氣設備,特別要注意冷卻劑和機油有沒有丟失,或者其他問題。如果有問題,應該正確及時的處理。在低溫下,機械和電氣設備不能過度工作,需要讓機器預熱。進入機器正常工作后,一定要監測溫度,盡量避免機械磨損,這是進行故障預防工作的準備。還有就是要進行正確的潤滑,使用正確的潤滑油。
在維護中存在的觀念問題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二是使用變革的概念來解決技術和管理問題。首先應該去告知員工,專人專事,以免出現推卸責任的情況。設備維護和預防性測試都需要人工參與。鑒于變電站維修工作往往具有技術難度大、專業素質高的特點,有必要使用專職人員來完成這項工作。只有對人員素質有嚴格的要求,才能保證工作質量。
同時,隨著我國機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無論是設施的建設還是相應的維護,都對人才選擇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因此,應定期組織培訓,以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專業團隊。相關領導人必須充分了解維修質量的重要性,機電維修質量和經濟效益在同一時間可以貫穿整個管理體系。
我們可以從控制維修費用和建立完善考核機制來進行分析。同時完善監管體系。我國監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借鑒國外的管理體制,科學的管理可以節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例如,目前國外的可視化管理是非常有效和普遍的。建設項目的管理人員使用復雜的IT系統來表示需要以清晰的形式管理的內容。管理者首先要發現問題,并且解決問題。監督管理系統開發和使用,在一定的時間和資金投入,是實施管理工作的保障。首先,為了完善工程建設的管理制度,需要從機電維修項目審批環節開始,對不同的維修部位建立專門的管理制度。其次,選擇合適的監督單位,詳細檢查該單位的工作經驗。
在一個完整的維修系統中,需要我們對各種設備的所有工作數據和維修數據進行統計,這是一項非常繁瑣的工作。如果利用大數據統計,并且將其應用到實際設備的維護中,就可以大大消除人為因素造成的誤差,簡化繁瑣的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首先,員工能夠接受新的技術和新的管理方法,并有積極學習的熱情,有創新的勇氣。在主觀上有努力工作的愿望,使各項維修工作有序進行,加快維修進度,使機電維修達到一個新的水平。其次,從樹立安全意識的概念出發定期對設備設施進行維護,也能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發現、及時解決,并加強安全生產管理。
總之,我們國家的科技水平在某些領域極大的趕超了部分國家的水平,在機電行業,很多企業都引進了一些先進的機電設備。雖然說裝備有了,但是我們國家并不能獨立進行設備的研發和維修,在很多時候并沒有真正能與發達國家相提并論。所以作為一名機電設備維修人員,要不斷進行技術優化,提高維修技術水平,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希望能為提高我國的機電水平貢獻一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