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金霞
未來銀行業等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規模可能上升,地方 AMC (Asset Mana gement Companies 即資產管理公司)發展機遇較大,但是地方AMC與四大AMC相比在注冊資金規模、分支機構數量、從業經驗、不良資產業務儲備和業務規模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本文在分析地方AMC不良資產經營存在問題的同時對相關舉措進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相關對策建議,為地方AMC不良資產經營長遠發展提供參考。受新冠疫情影響,2021年以來銀行資產狀況面臨較大的壓力,截至2021年2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資產余額27908億元,不良率1.76%,同比增加544億元,預計銀行不良資產余額后續還會加速暴露。在此背景下,地方AMC在不良資產經營方面機遇較大。然而地方AMC與四大AMC比較在不良資產從業經驗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地方AMC若能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問題措施,對其不良資產經營意義重大。
資金來源渠道窄、成本高、期限短
大多數地方AMC主要股東具有地方國企背景,少部分地方AMC以為民營股東為主,注冊資本金規模普遍較小,大部分在50億元以下,其中注冊資金10元-50億元之間占比53%,10億元占比26%。僅有少數地方AMC在工商登記時被確定為金融業,大多數工商登記屬于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地方AMC屬于類金融或無金融牌照,因此地方AMC不能像四大AMC那樣通過同業拆借、發行債券等方式進行資金籌集;又因成立時間短、業務模式不完善、注冊資金小等原因,難以獲得低成本債券資金。因此,地方AMC資金來源方式主要以股東增資、發債和銀行資金,特點是期限短、資金成本高,與四大AMC相比,資金渠道較窄且期限較短,且與不良資產處置較長周期難以匹配。
競爭激烈,收購成本高
地方AMC數量的擴容對國內不良資產行業的競爭與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2012年,銀保監會和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印發金融企業不良資產批量轉讓管理辦法》,允許各省級人民政府成立或授權一家地方AMC開展不良資產處置業務,四大AMC占支配地位的不良資產一級收購地位局面被打破。2016年政策進一步放開,各省被允許成立第2家地方AMC,甚至少數幾個省份因包含計劃單列市而有3家地方AMC,目前全國共有56家地方AMC獲得銀保監會批復。地方AMC的擴容意味著不良資產市場的競爭程度更加激烈。據相關統計,全國不良資產一級市場平均收購價格在2017年達到了頂峰,雖然后期有所下調,但是資產質量與原來相比差距較大,地方AMC收購不良資產價格較高。
不良資產儲備少
地方AMC成立時間較短,集中在2014-2019年成立,其中2017年前成立的數量占比為76.78%。大部分地方AMC經歷了不良資產一級市場收購價格高、資產質量下降、風險較大的時期。為了避免不良資產收購價格高、處置時間長、短時難以產生利潤的問題,很多地方AMC在成立前期開展了大量的通道及固收類投資業務,純商業化不良資產收購業務較小。因此,2019年監管適時出臺153號文禁止地方AMC開展通道及固收類投資業務,要求地方AMC回歸主業,開展不良資產業務。
不良資產運營能力較弱
不良資產行業屬于依靠資金及人力資源密集的行業,除了需要較多資金外,對不良資產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和知識儲備要求較高,需要一支具備法律、評估、財務、金融等多知識領域復合型專業人才。地方AMC成立時間較短且短時間內擴容數量多,短時間內難以找到知識儲備及從業經驗豐富的不良業務人才,大部分從業人員經驗不足,需要不斷摸索,地方AMC不良資產運營能力較弱。
搭建科學合理的治理機制,完善經營管理
建立組織機構健全、職責清晰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建立“三會一層”以及相關部門組成的分工合理、職責明確、關系清晰的內控機制,充分發揮董事會的決策主體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有效性。從內部控制、風險管理、關聯交易、信息披露方面搭建科學合理的治理機制。一是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制定并實施全面、規范的業務和管理制度,識別和控制業務及管理中的風險點。二是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一方面規范授權審批機制,搭建權責明確、流程清晰、運行有效的審批決策機制,加強項目全流程管理,嚴格落實盡職調查、審查審批、風險管控等各項要求,確保制度執行到位;另一方面建立由風險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部門、法律合規部部門等風險管理條線,制定和完善各種風險管控制度。三是制定關聯交易管理制度,嚴格控制關聯交易風險;重大關聯交易應當依法經董事會批準,并逐筆披露,與關聯交易存在關聯關系的股東、董事不得就該筆交易的審批參與表決。四是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重大交易、重要事項變更及時向監管部門報備,通過監管督促地方AMC規范經營。
多措并舉開拓資金來源渠道,降低資金成本
針對地方AMC資金來源渠道狹窄的問題,可采取多種措施。一方面通過引進戰略投資者完善地方AMC股權結構,壯大資金實力。如可以通過引入有實力的金融機構或者吸收實力較強民營資本參股促進地方AMC股權多元化。目前約50%的地方AMC引入了金融機構或者民營機構參股。地方AMC股權多元化是未來趨勢,在提高地方AMC資本實力的同時,還能有助于地方完善AMC“三會一層”治理結構。其次,地方AMC可以積極探索資本市場發債,提高資金使用期限與不良資產處置周期長相匹配,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增強地方AMC公司信譽。此外,還可以考慮長遠規劃的資本市場上市,加快實現資產證券化,推動地方AMC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提升不良資產運營能力
地方AMC要提高不良資產運作能力,關鍵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內部培養和外部引進相結合方式建立專業的不良資產收購、處置隊伍。在內部培養方面,一方面制定科學合理的不良資產收購、管理、處置激勵辦法,激勵員工沉下心來鉆研和從事不良資產收、管、處業務,調動員工積極性,另一方面定期開展交流培訓,聘請行家專家進行授課或者派遣員工向同行業交流學習。二是引進經驗、資源均豐富的管理、業務及風控人才,為地方AMC注入新的活力。
注重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
地方AMC開展不良資產業務,需要從不良資產收購、管理到處置等關鍵節點采取多種創新方式提高不良資產運營能力,從而其提高核心競爭力。在不良資產收購方面,核心是不良資產估值和報價水平。可以通過構建內部估值模型,并定期根據市場變化進行修正。還可以在收購銀行不良資產包時,要求項目人員進行二次盡調全面了解底層資產情況,提高估值準確性。
在不良資產管理方面,采用多種方法對存量不良資產進行管理。如可以按照賬面值、評估值或者收購時間等重要程度對公司不良資產進行分類管理,對入賬值或者評估值較大的以及收購時間超過考核期限的不良資產分類為I類,管理頻度為每月,對入賬值或者評估值一般的分類為II類,管理頻度為每季度,對入賬值或者評估值較小的分類為III類,管理頻度為每半年。項目人員可以依據不良資產分類情況開展盡職調查,挖掘項目的亮點和風險,做好對應的投后管理工作。再如從公司角度,挖掘各部門同一債務人或者同一實控人資產,形成公司重點資產,由公司牽頭各部門采用合適的方式進行統一處置。不良資產傳統的處置方式為“三打”,這種處置方式“簡單粗暴”。在新形勢下,要大力圍繞不良資產經營開展債務重組業務、債轉股業務、投資銀行等處置創新業務,如篩選具有重組價值的住宅爛尾樓項目開展債務重組業務,通過追加投入,幫助債務人打通房產建設、銷售、按揭等各環節,促使債務人正常運轉、實現價值最大化,從而既可以實現項目高額回報退出,又可以助力問題企業解圍紓困、化解地方風險的設立初衷。
銀行不良資產余額預計未來可能會加速暴露,中小銀行不良資產風險上升幅度較大,城商銀行處置壓力大,地方AMC在不良資產經營方面具有較大機遇,但是地方AMC自成立起來存在競爭激烈、資金來源渠道狹窄、資產儲備少、人才匱乏等問題。因此,地方AMC應當在發揮地方優勢、建立科學合理的現代公司治理機制、拓寬資金渠道、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注重創新等方面下功夫,提高核心競爭力,構建短、中、長期相結合的不良資產處置結構,實現不良資產經營長遠發展。
(江西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雷鵬,羅玉輝,卞金鑫.當前中國地方AMC高質量發展路徑研究[J].西南金融,2020(10):6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