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艾迪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全世界已經進入信息全球化時代。當今信息的價值越來越被各個國家所重視,甚至提升為戰略國家。人才的培養有利于傳播中國的文化,使更多的國家了解并且喜愛我國。本文主要闡述了新聞傳播人才創新培養的必要性、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的人才培養的不足,并且給予了相關的建議,有關工作者可以進行參考。當前隨著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中國。人們的生活也與信息息息相關。從之前的 “三微一端 ”到現在的 “四微一端”,新興媒體層出不窮,對各個行業的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新媒體的發展也促使了新聞傳播的發展,新媒體時代的新聞傳播人才的挖掘、培養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我國國際地位提升的必然性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國際地位明顯提升。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關注到我國的發展。當前我國在國際社會更加具有話語權,面對一些國家的惡意揣測,更應該有強有力的聲音來維護我國的大國形象。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國際環境,我國應當有一批優秀的傳媒人來傳達我國的思想理念、捍衛我國的形象。國際地位的提升也就意味著話語權的提升,優秀的傳媒人需要擔負起為國家發聲的重要職責。
講好中國故事的必須性
我國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歷史階段都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包括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史,中國的發展史。每一個中華兒女都對國家有著深沉的愛,愿意將祖國的故事講述給世界。當前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也在不斷加強。當前處在一個“地球村 ”的年代,需要有優秀的傳媒人向大家講述中國,讓更多的人看到中國、了解中國、熱愛中國。
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要求
當前人們處在一個經濟全球化的年代,國家之間的交流十分的緊密。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到中國尋找發展的機會,所以我國更應當做好傳媒工作,讓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國。我國本身就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文化,值得人們去挖掘和學習。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不僅僅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而且也吸引了很多的外國友人來華進行學習或者投資。新聞傳媒其實承載了很多的中華文化,增強人們的民族自信心。
新聞媒體人才生態環境不成熟
當前新聞媒體之間的競爭十分的激烈,很多的媒體過度的追求獨家新聞,帶給媒體工作者過度的壓力,導致很多的工作者沒有時間進行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在這樣的環境當中很難培養出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且在媒體行業瑣碎的事情較多,尤其當前處在一個新聞爆炸的時代,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是否有新聞,而是如何將新聞做到能夠吸引到更多的觀眾,工作的任務量較為繁重并不利于相關的工作者停下腳步進行反思。在工作當中有的新聞工作者只是為了應付當前的工作而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方式并不利于整體的發展。當前有部分的企業在進行培訓或者在日常工作當中,對于人員所要求的只是能夠完成某一特定的工作,這并不利于新聞媒體人站在整體的角度上進行創新。
新聞傳播人才整體專業素養欠缺
當前我國新聞媒體的形式也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進行變化,在之前人們常常獲得新聞的形式主要是通過報紙,隨著電視機以及電腦的普及,漸漸的變為了以視頻的形式向人們傳達信息。當前人們處在一個5G的時代,這就意味著新聞媒體工作者要更具有新聞敏感性,能夠將信息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滿足社會的需要。但是就目前的形勢來看仍然有部分的從業者缺乏此方面的意識。主要的原因在于相關的企業缺乏對于創新的鼓勵,而是將重心放在了如何能夠較為高效的解決當前的問題,獲得更多的經濟效益。有的從業者過度地為了迎合大眾的喜好,從而忽略了新聞傳播的真正意義。傳媒人亟須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新聞傳播人才跨界驅動還未展開
新聞傳播工作者由于工作性質的特殊性,不僅僅需要有著較高的專業素養,而且需要涉及各個方面的知識。目前有的高校已經開始嘗試培養跨專業性人才,希望能夠給新聞專業注入更多的活力。但是針對當前已經在崗的工作人員而言,缺少進行專業培訓和學習的條件,有很多的工作者在進行工作之后反而對于之前所學習的內容已經漸漸的遺忘,缺乏對于新聞工作的熱情,滿足于當前的工作狀態。同樣缺乏了對于其他領域的學習,所以跨界驅動的展開十分的重要。
創造良好的新聞媒體環境
當前的媒體公司應當重視對于人才的培養,對于即將上崗的員工做好培訓工作,使其能夠充分地感受到企業文化并且提高自身的能力。對于在崗的員工應當做到及時的溝通,了解員工的真正的需求。積極地聽取員工在近期工作當中所存在的困難,并且幫助員工解決問題。聽取一線新聞媒體工作者對于提升自身能力方面的建議。管理者應當加入員工的工作當中,切實感受到當前員工的工作狀態,以及對于提升員工工作能力所面臨的阻礙。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針對具有創新精神的員工給予獎勵,以此來激發員工的自我養成意識。設置相應的績效考核,鼓勵員工在工作當中不斷完善自我。
增強新聞傳播的養成意識
新聞媒體人應當意識到當前媒體行業的競爭壓力,了解媒體工作者需要擁有前瞻性,積極地向有經驗的前輩學習,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同時在工作當中要及時總結經驗,不斷進行創新。公司也應當請行業專家定期地對員工進行培訓,使員工意識到提升能力的重要性。設置相應的獎勵機制,譬如對具有建設性和創新性的方案給予獎勵。員工如果在工作當中有了新的想法或者突破也應當給予鼓勵。設置定期的考察,使員工能夠在考核當中不斷發現自身問題,并且及時進行改正。作為一名合格的傳媒人應當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傳媒人對于社會和國家的意義,深知自己所需要承擔的社會責任,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念,并且不斷努力,使自身的專業素養能夠滿足社會的需求。
開展跨界驅動
對新聞工作者而言,每天需要面對的新聞是各種各樣的,所以為了能夠真正地挖掘出新聞的內在價值,需要有新聞專業以外的知識。因此新聞工作者應當相互進行學習,實現資源共享。譬如針對某一項工作可以邀約各個崗位上的員工進行探討,這樣可以互相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進行思想上的碰撞。公司也可以舉行定期的學習,使員工能夠接收到各種不同專業的知識。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信息傳播得更加迅速,且有更多的人可以通過網絡獲得需要的信息,新聞工作者也可以利用好網絡平臺,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量。同時公司可以設立一個平臺,在平臺當中匯集各種不同類型的人才,在其中分享自身的工作經驗或者寫一些有價值的文章,大家可以在平臺當中互相進行交流,這樣能夠進行高效的學習。傳媒者自身應當積極主動地抓住每一次可以提高自身的機會。
綜上所述,新聞人才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充分考慮社會需求和個人技能。社會無時無刻不在變化,新聞這種及時性極強的文體需要緊跟時代步伐,要及時變通和更新。針對新聞人才的培養也需要有相應要求,要綜合培養方向、培養機制、課程選擇等一系列因素。要把新聞人才的理論基礎和實踐能力充分結合,培養出更加適合社會變化,適應社會節奏的新聞傳播人才。就目前來講我國對于新聞人才的培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有關工作者需要在工作當中不斷總結經驗爭取有所突破,培養出高素質的新聞人才。
(沈陽工學院)
參考文獻:
[1]趙佳音.新媒體業態下的新聞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新聞傳播, 2021(19):16-18.
[2]費振華.媒介融合背景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新聞傳播,2021(19):43-44.
[3]安佳.新媒體環境下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科技視界,2021(28):150-151.
[4]陳兵.短視頻時代高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傳播與版權,2021(09):103-105.
[5]韓晶.全媒體背景下新聞人才的培養與創新發展[J].新聞研究導刊,2021, 12(17):79-81.
[6]閆海霞.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類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傳媒論壇,2020(21).
[7]楊宗曉,曹家華.淺談新媒體時代下新聞傳播類藝術人才培養的思考[J].神州,2018(31).
[8]李金霏.新媒體時代新聞傳播人才培養[J].新聞研究導刊,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