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晶 高培
在新能源汽車和能源融合及車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融合,車路協同及車和網絡產業融合的背景下,梳理了在“十四五”期間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全景,結合鹽城市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及發展趨勢,利用戰略管理理論SWOT分析,以鹽城市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發展為具體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分析內部發展的優勢、劣勢和外部環境的威脅、機遇,對鹽城市發展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進一步明確主要問題和解決措施,為鹽城市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發展路徑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議。
9月16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辛保安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表示,“電動汽車就像一個巨大的‘電力海綿’,一方面,電動汽車充電有彈性、行為可引導、規律可預測,具有很強的負荷調節優勢;另一方面,隨著V2G(車網互動)技術廣泛應用,電動汽車可以向電網反向送電,具有巨大的可調度儲能潛力。預計到2025年,全國電動汽車充電可調節負荷達3000萬千瓦,占全世界用電的2%,儲能資源有望超過1500億千瓦時,低谷充電,高峰放電,將促進新能源消納,提高新能源系統的整體效率”。
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指出,要引導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跨界融合,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智慧能源、智能交通組成創新平臺,聯合攻關基礎交叉關鍵技術,提升汽車及關聯產業的融合創新能力。“當前產業變革的驅動力主要來自電力、智能網聯和低碳出行需求,要實現產業跨界協同發展,就要推動新能源汽車和能源融合及車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融合,推動車路協同及車和網絡產業融合。”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江億看來,風電、光電是我國未來新型零碳電力系統的主力,而充分利用電動汽車的電池資源,可有效解決70%的風電、光電調節和儲能問題。他同時強調,智能主動式充電樁系統和網絡基礎設施要優先建立,這將有利于帶動新能源汽車發展,充分開發電動汽車電池的儲能潛力。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要實現汽車、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跨界融合,就要推動新能源汽車和能源融合及車和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融合,推動車路協同及車和網絡產業融合,從而聯合攻關基礎交叉關鍵技術,提升汽車及關聯產業的融合創新能力。
結合環保的需求,我國政府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我國“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到聚焦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氫能等產業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等。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明確了新能源汽車在2025和2035年的發展目標。在政策的推動下,我國本土汽車整車制造企業比亞迪、吉利、江淮等企業都開始了針對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和制造做出了部署。

新能源汽車上游主要為原材料,包括電解液、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等,這些材料經過加工制成新能源汽車所需的零部件,如電池、電控、電機等。對新能源全車而言,電池、電控、電機等零部件相當于傳統燃油汽車的發動機,對新能源汽車猶如心臟般的存在,電池、電控和電機技術的發展關系帶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動力系統等關鍵指標。
新能源汽車行業產業鏈的下游主要為系能源汽車的整車制造,是新能源產業鏈中最重要的一環,目前在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主要包括純電動新能源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等。
鹽城市“十四五”期間將全力圍繞汽車、新能源、電子信息和鋼鐵四大主導產業做大做強。策應汽車產業高端化、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的趨勢,推動傳統汽車產業與新興技術深度融合,做大做強整車、零部件和汽車后市場全產業鏈條,打造東部沿海汽車名城、國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國家燃料電池示范城市。提高產能利用率,擴大整車產銷規模,支持東風悅達起亞、華人運通等企業主攻純電動、插電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汽車。著力增強電機、動力電池、智能控制等關鍵核心零部件的本地配套能力,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大力推廣城市電動公交車和公務電動汽車,推動充電樁建設城鎮全覆蓋。充分發揮江蘇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悅達汽車研究院等創新平臺效能,爭取在新能源車、智能網聯車生產研發方面取得突破。積極開展智能車載終端研發和產業化應用,建成長三角智能網聯汽車試驗場。完善汽車后市場生態體系,引導整車企業向汽車出行服務商轉變,探索新能源汽車電池租賃、車店分離消費方式,大力發展汽車進口貿易。力爭到2025年,全市汽車年產銷規模達到50萬輛左右,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汽車產業開票銷售達到1500億元。
圍繞電動汽車產業鏈最關鍵的動力電池,前瞻部署新體系動力電池、全固態金屬鋰電池技術研發,開展無鈷動力電池和工業混合態鋰離子電池開發。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核心的燃料電池和儲氫系統,固體氧化物電池、車載液氫系統顛覆技術,重點突破高功率燃料電池電堆、高功率長壽命燃料電堆等核心瓶頸技術。動力鋰電池產業鏈如圖2所示。
利用戰略管理理論SWOT分析,以鹽城市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發展為具體研究對象進行研究,分析內部發展的優勢、劣勢和外部環境的威脅、機遇,對鹽城市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進一步明確主要問題和解決措施,為鹽城市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發展政策制定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議。SWOT分析法如表1所示。

通過采用SWOT分析法對鹽城新能源汽車產業所涉及的因素進行整合和分析,鹽城市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的發展路徑建議為:
1.結合優勢和機遇:實施三電總成系統突破計劃;加快培育龍頭骨干企業;不斷強化產業開放合作;實施智能王倆汽車系統突破計劃;推進整車輕量化發展。
2. 結合劣勢和機遇:擴大公共服務領域應用規模;創新推廣應用和運用模式;強化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營造推廣應用良好氛圍。
3.結合威脅和優勢:著力做大新能源乘用車產業規模;不斷豐富新能源專用車產品體系;切實加快新能源客車重組發展步伐。
4.結合威脅和劣勢:支持建設運營單位發展;加快充電設施進小區進程;加快公共領域充電實施建設步伐;探索充電設施建設新模式。
爭創以“風·電·車”和“燃料電池”為鮮明特色的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示范城市,將鹽城建成國內一流、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本文系基金項目:2020年度鹽城產教融合發展研究中心智庫開放一般課題(2000cjrh0013)的研究成果。]
(鹽城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鹽城產教融合發展研究中心智庫)(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