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瑾
(貴陽市口腔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3)
慢性根尖周炎是發生于根尖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癥性疾病,多為牙髓病的繼發病,組織學上表現為炎癥反應和牙槽骨吸收,放射影像學表現為圍繞根尖的局限性透射影像,臨床表現則主要有患牙叩診疼痛、咬合痛、牙齒松動、牙齦竇道等。根管治療術自20 世紀80 年代問世以來,逐步發展成為理論體系完善、操作步驟規范、器械設備標準化的一種保留患牙的方法,因其療效肯定,已成為治療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首選方法。根管治療術的核心思想是感染控制,除了機械預備進行根管清創,根管封藥也為進一步減少和清除機械預備后根管內殘留細菌,和對機械預備無法到達的小管系統發揮著重要的消毒作用[1]。根管治療過程中,根管機械預備和化學消毒相輔相成、互為補充。為此,本研究選取60 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旨在比較氫氧化鈣和碘仿氫氧化鈣糊劑作為根管消毒藥物對慢性根尖周炎根管封藥效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8 年1 月至2020 年6 月期間我科收治的60 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門診臨床檢查及x 線片檢查,符合慢性根尖周炎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X 線片示患牙根尖區低密度影像;②有叩痛;③伴有不同程度咬合痛;④無穿底、側穿或根折等情況;⑤根管通暢可機械預備到根尖止點;⑥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⑦治療期間也不用其他藥物。排除標準:①對碘、氫氧化鈣過敏者;②患牙牙體或根管結構異常者;③全身性代謝疾病;④合并中、重度牙周病變者;⑤根管治療不完善、需行根管再治療者。入選患者隨機分為2 組,各30 例,A 組:氫氧化鈣組,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齡18-62 歲,平均年齡37.3 歲;B 組:碘仿氫氧化鈣組,男性患者16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齡16-60 歲,平均年齡36.7歲。2 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 組患者均由同一位臨床醫生接診并行根管治療術,首次就診即對患牙進行常規開髓,使用ProTaper Next 鎳鈦銼進行根管預備,1%NaClO 根管內沖洗,生理鹽水超聲蕩洗根管,紙尖干燥,全根管內A 組導入調拌氫氧化鈣(粉液重量比1:1.25)根管消毒劑,B 組導入碘仿氫氧化鈣糊劑(比重為1:1),暫封膏暫封。無特殊情況,囑患者均于封藥后1 周復診。記錄患者復診時臨床檢查。氫氧化鈣根管消毒劑、碘仿均由朗力生物藥物(武漢)有限公司生產。
封藥后1 周效果評價:顯效:患牙叩痛、松動、牙齦竇道等臨床癥狀均基本消失;有效:患牙就診前癥狀有所緩解;無效:患牙就診前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需提前復診。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 19.0 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表示計數資料結果,采用χ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 檢驗;P<0.05 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患牙封藥1 周后效果對比,B 組的封藥顯效率(66.67%)大于A 組(50%),且B 組總有效率為96.67%也高于A 組的86.67%,兩組封藥效果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 組患牙封藥后1 周效果比較[n,n(%)]
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臨床診療過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以厭氧菌為主、多種細菌混合的感染根管系統是主要的感染來源,感染根管內的細菌及其代謝產物可通過窄小的根尖孔持續作用根尖周組織,引起局部炎癥反應,導致牙槽骨吸收,患牙出現叩痛、咬合痛、牙齦竇道等臨床表現。根管治療作為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首選治療方案主要由根管預備、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三大步驟組成,每個步驟環環相扣,根管清創的質量和根管封藥的效果均是控制根管內感染的關鍵環節。由于根管系統解剖結構的復雜性和不規則性,目前的根管機械預備多為圓周切割,根管不規則區域則存在清潔死角,遺留下感染物,可成為繼發病變感染來源[1]。因此根管預備后的化學消毒發揮著重要作用,以進一步減少根管系統中的細菌數量,達到控制感染的目的。理想的根管消毒劑應有強抑菌殺菌能力及滲透力,安全無毒,藥效穩定且對根尖周組織無刺激作用,無免疫原性[2]。
氫氧化鈣是pH9~12 的強堿性化學物質,作為根管消毒藥物能抑制細菌脂多糖的生物活性,從而有效抑制細菌的生長;還能中和炎癥反應產生的酸性物質,對根尖周組織刺激作用小,使用安全,又可促進根尖周骨組織修復,因而被廣泛運用于臨床根管封藥。但當炎性滲出較多時,可中和氫氧化鈣釋放的OH-,使根管內環境pH 值低于9,從而降低氫氧化鈣的抑菌作用,減弱根管消毒效果[3]。氫氧化鈣的有效作用時間一般是1~2 周,如果需長時間封藥,應定期換藥并使藥物充滿整個根管。研究表明,碘仿的抑菌作用是非特異性的、有著較廣的抑菌普,需氧菌、厭氧菌、革蘭陰性及陽性球菌、桿菌,對病毒、真菌、芽孢等也有良好的抑制作用[4]。碘仿與組織液或某些細菌產物接觸后可分解緩慢釋放出碘離子,具有抗菌、除臭、止痛和減少滲出的作用,能干燥創面、促進組織愈合[5]。碘仿與氫氧化鈣聯合用藥不發生化學反應,有較好生物相容性,碘仿的收斂作用可減輕氫氧化鈣的中和作用,維持根管內高水平pH 值,提高殺菌抗炎作用[6]。
碘仿雖有著廣譜且良好的抑菌作用,但其致敏性也不可忽視。臨床上偶有對碘仿過敏病例報道,碘仿作為根管消毒封藥或根充糊劑的配伍,個別患者在封藥后短時間內可在局部根尖區黏膜形成水腫,并迅速擴大到黏膜轉折,無明顯壓痛,一般無全身過敏癥狀[7]。在前牙區還可發生唇部的血管神經性水腫,發癢腫脹,無明顯疼痛[8]。治療原則是立即去除碘仿封物,根管內生理鹽水充分沖洗、蕩洗,干燥,滲出過多可行開放引流,滲出較少時可封地塞米松+氫氧化鈣糊劑局部抗炎抗敏處理,待癥狀緩解再更換非碘制劑的封藥。提示當發現應用碘仿制劑后,出現不符合常規反應的疼痛或腫脹時,應引起重視,及時地去除致敏源,局部或全身抗炎抗敏處理,待癥狀緩解再更換其它藥物治療。碘仿雖有潛在的致敏可能,但發生率極低,目前只有個案報道,且致敏癥狀均較輕且局限,所以碘仿在臨床上運用利大于弊。
本研究中A 組患牙采用粉液(重量)比1:1.25 調拌氫氧化鈣糊劑作為根管消毒封藥,B 組患牙采用碘仿氫氧化鈣糊劑作為根管消毒封藥,結果顯示2 組藥物封藥后一周療效碘仿氫氧化鈣組優于單純氫氧化鈣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碘仿與氫氧化鈣配伍綜合了碘仿和氫氧化鈣二者的優點,OH-強堿性抑制細菌生長繁殖,Ca2+誘導組織再礦化,同時又結合碘離子緩釋、除臭、防腐、收斂的作用協同抗菌,又可有效促進根尖周組織修復,可有效縮短根管治療周期。碘仿氫氧化鈣糊劑在慢性根尖周炎治療過程中作為根管消毒藥物,刺激性小,療效良好,值得臨床推廣;但同時也應關注碘仿藥物的致敏性,一旦發生,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