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貴花
(博羅縣人民醫院,廣東 惠州 516100)
腦出血屬于一種突發性疾病,具有較高的病發率,病發治療后易發生多種后遺癥,如語言功能減弱、行動障礙等。而經臨床研究顯示,誘發腦出血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并不是該疾病,是該疾病的并發癥。在患者病發搶救的過程中,機體和其相關的臟器會產生其他疾病,發生率較高是吸入性肺炎,主要是肺部出現感染現象所致[1]。合并吸入性肺炎后會延長患者機體功能的康復,并極易影響患者的機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此次針對腦出血吸入性肺炎患者進行早期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的臨床療效進行了研究。詳情如下。
研究對象為2019 年2 月至2020 年6 月期間收治的60 例腦出血吸入性肺炎患者,并排除具有肺感染史、精神障礙、溝通障礙、依從性較差、病史資料不全患者。研究以患者就診順序隨機均分成對照組(n=30) 與觀察組(n=30),其中男性患者38 例,女性患者22 例;年齡34-78 歲,平均(56.47±4.8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本人與其家屬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同意,并在護理人員指導下完成知情同意書的簽署工作。
1.2.1 綜合治療
所有患者到本院就診后均對其行常規檢查,并開展針對性臨床治療(包括止咳、祛痰、抗感染),同時對患者開展相同內容的護理干預[2]。
1.2.2 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
觀察組患者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添加早期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治療。治療過程中患者需保持仰臥位,并對使用4.5mg/kg 的5-4%的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生產企業:山西晉新雙鶴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1022295)(或者用達克羅寧膠漿進行咽喉部麻醉)進行咽喉部麻醉。然后經患者氣管插管口或者氣切口植入(一次鼻腔)纖維支氣管鏡,并使用生理鹽水對患者肺泡進行灌洗,灌洗過程分五次將生理鹽水灌入,每次用量為100mL,灌洗后及時的將其吸引與清除。在灌洗的過程中需將生理鹽水進行加溫使其溫度在37℃左右,以增加患者的耐受度。患者行早期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的頻率為2-3d/次[3]。
(1)對比兩組患者術后感染情況,其中包括ARDS 發生率、感染率、感染持續時間;(2)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經檢查后影像學資料呈現正常,病原菌清除視為顯效;癥狀及體征明顯改善,經檢查后影像學資料呈現好轉,病原菌消失視為有效;未達到上述標準或病情加重視為無效。
數據處理用(SPSS 23.0)軟件,計量與計數資料用(±s)與(%)表示,用t 值與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臨床干預后觀察組患者ARDS 發生率、感染率、感染持續時間均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對比數據差異較為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感染情況對比[n(%),( ±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感染情況對比[n(%),( ±s)]
組別 例數 ARDS 發生率(%) 感染率(%) 感染持續時間(d)對照組 30 12(40.00) 20(66.67) 14.34±3.79觀察組 30 5(16.67) 9(30.00) 7.71±2.68 χ2/t 4.022 8.076 7.823 P 0.045 0.004 0.000
兩組患者經過臨床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與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對比,組間差異較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腦出血屬于臨床中危重癥之一,存在較高的死亡率和致殘率,此類患者病情危重且復雜,發病后需及時進入急診危重監護室進行急救,如若不及時會顯著增加死亡率和殘疾率,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4]。而吸入性肺炎屬于一種肺部炎癥疾病,主要是口腔和鼻腔分泌物、食物等進入呼吸道所致?;颊卟“l腦出血后會嚴重損傷中樞神經,引發口腔自凈能力減弱、痰液無法排出、咳嗽反射下降、吞咽困難、昏迷等情況,患者要長期臥床休養,進而影響口咽分泌的排出,出現誤吸現象繼而產生吸入性肺炎。同時部分腦出血患者術后無法進食,而選用的鼻飼也是誘發誤吸導致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據臨床統計數據顯示[5],吸入性肺炎的病死率占據肺炎患者的33%左右,因此腦出血吸入性肺炎患者屬于高危人群,臨床需要對其展開具有針對性且有效的治療才可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但腦出血病發后,大部分患者失去意識或昏迷而影響正常呼吸,以往針對此種情況要將氣管切開以確保呼吸道暢通,并有助于排出分泌物。但是患者氣道直接和空氣接觸,易將空氣中的細菌和灰塵吸入肺部,最后發生肺部感染現象,為臨床治療增加難度。而有研究指出對腦出血吸入性肺炎患者早期開展合理、有效且科學的臨床干預與早期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可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同時還有助于預防和減少肺部感染情況,確保臨床治療療效[6]。
而本次研究將早期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應用到腦出血吸入性肺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中,通過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將腦出血患者誤吸到肺內的口腔分泌物、胃內容物、食物進行吸出。以減少這些物質對患者肺部造成的損傷,同時其還可幫助患者清局部的炎性細胞與介質,進而減少患者出現肺部感染的現象。而通過研究結果數據顯示,觀察組臨床治療有效率優于對照組(93.33%vs66.67%),組間數據差異呈現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對早期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結合綜合治療,其臨床治療效果要顯著優于綜合治療的單一使用,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表現,并平衡患者電解質紊,改善與提升患者的預后質量,對提升患者身體機能,促進其快速康復有著積極的意義。而通過對兩組患者的術后感染情況對比,觀察組與對照組ARDS 發生率對比為(16.67%vs40.00%);感染率對比為(30.00%vs66.67%);感染持續時間對比為(7.71±2.68vs14.34±3.79);組間數據對比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對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說明,早期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可有效預防并發肺部感染現象,并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同時有利于改善患者肺部動脈血氣指標。有效地增加患者及其家屬的滿意度,并減少醫患糾紛的發生,有助于良好醫患關系的建立。
綜上所述,對腦出血吸入性肺炎患者實施早期纖維支氣管鏡肺泡灌洗,其預防肺部感染的效果顯著,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表現,促進患者的快速康復。其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治療腦出血吸入性肺炎中進行廣泛推廣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