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撫順市育才中學 賴英慧
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對化學學習的熱情,提高他們的興趣,給予學生鼓勵,增強學生自信,激發學生的潛力,同時提高課堂的互動性。本文也據此提出了教師精心備課,提高教學效率;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發揮其學習主動性;巧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四個教學方法,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備課是教師在講課之前必不可少的過程,是教師熟悉教學內容的過程,一個精彩的課堂必然離不開教師的備課。在備課過程中,教師也要思考怎樣可以使課堂內容變得更有趣,怎樣讓學生更好、更快地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對化學充滿興趣。此外,化學教師也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不同,有條件的話可以根據不同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計劃。
例如,筆者在準備九年級上冊“化學走進化學世界”這個單元的教學時,由于考慮到學生剛剛接觸化學,要盡可能提高這門學科的趣味性,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化學?化學有什么作用?盡可能讓學生在剛剛了解化學時就喜歡上化學。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圍繞學生實際設定好教學目標,做好教學設計,在課堂導入環節中增添多樣化的趣味性元素,致力于在教學伊始便讓學生初步明白化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區分化學現象與物理現象的不同。教學在備課環節可以準備一些簡單、易操作的實驗器材,吸引學生注意力,也可以通過網絡搜集一些有關化學知識的影像資料,讓學生充分了解化學。
化學這一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要意識到并利用好這一點,在教學中聯系生活,引導學生化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比如火柴燃燒、冶煉金屬等。教師要鼓勵學生觀察生活中與化學實踐有所關聯的現象,在生活中學習,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此外,教師也要根據實際靈活地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可以設置課堂中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讓學生猜其中的原理,設置問題懸念,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筆者在教學九年級下冊“化學溶液的形成”這一節時,為了讓學生了解什么是溶液,就會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我們喝的糖水、鹽水等,這時候學生腦海中就會對溶液有一個大致的概念,在此基礎上再為學生講解溶液的定義,為學生講解海水曬鹽的具體操作并展示相關圖片,鼓勵學生把學到的化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化學教學離不開實踐,且化學就是一個理論結合實踐的學科,化學實驗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因此,教師在化學課堂中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做實驗來激發他們對化學的興趣,讓更多學生參與到實踐中,在實踐的過程中掌握化學知識。當然,在進行實驗過程中,教師也要確保學生實驗操作正確性,保證學生的安全,比如對于酒精燈、溫度計的使用原則,要為學生詳細說明。做實驗時,可以用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增加學生的代入感,也可以恰當地使用多媒體,增加學生對實驗對化學的興趣。
例如,筆者在教學九年級化學“常見的酸和堿”這一節時,就為學生帶來了酸堿指示劑以及酸堿試紙,讓學生上臺檢測試劑的酸堿性,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到化學課堂中,同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再是之前傳統意義上的教學,能有效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更好地投入化學課堂。
思維導圖的創設是學生梳理知識體系的過程,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以思維導圖的形式表現出來,不僅方便學生了解當堂知識點,學生在作圖過程中也能夠有效復習舊知識,形成嚴謹的學習思維。為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就要引導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及時的提煉和總結,做好課堂記錄。教師把思維導圖當作輔助學生學習化學的工具,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將知識具體化,但也不是所有的化學知識都能夠做成思維導圖,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厘清化學知識間的聯系,合理使用思維導圖。
例如,筆者在教學九年級化學“酸和堿”這一章時,就會學到幾種常見的酸和堿以及它們之間的反應,這時候就比較適合做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的創設過程并不是教師說什么學生就做什么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理解嘗試創設適合自己的思維導圖。此外,教師應提醒學生在作圖過程中要學會分類,盡可能簡潔一些,同一類的知識放在同一個框架之內,學會自己整理筆記,然后將筆記系統歸納為思維導圖。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新型教學模式,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本文也提出了教師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效率、聯系生活實際開展教學、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巧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體系四個教學方法,希望能為廣大化學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當然,在日后的教學實踐和理論知識學習中,教師仍應繼續積累,繼續研究,繼續總結,繼續為初中化學教學實踐的探索貢獻一己之力,也希望更多的初中化學教師能夠以此為參考,繼續為提高初中化學教學實踐活動質量,獲得更優質的課堂教學效果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