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宇
(山東省招遠市泉山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山東 招遠 265400)
糖尿病屬于內分泌代謝性疾病,以較高血糖濃度為主要臨床表現,對多個器官組織造成累及,致死率僅次于心腦血管與腫瘤疾病。而2 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占比最大,要想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就必須嚴格控制血糖。其中,二甲雙胍是臨床治療的一線藥物[1]。但目前階段,質子泵抑制劑的應用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在2 型糖尿病治療中,聯合應用二甲雙胍與質子泵抑制劑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基于此,文章將2 型糖尿病患者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闡述二甲雙胍與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治療的效果。
選擇我院自2019 年03 月至2020 年03 月期間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 例,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與實驗組,每組各30 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男15 例,女15 例,平均年齡(62.93±2.54) 歲,平均病程(6.12±1.36) 年;實驗組患者男16 例,女14 例,平均年齡(62.75±2.62)歲,平均病程(6.97±1.41)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予以SPSS 21.0 軟件處理,呈現為P>0.05 的無差異性,視為可比。
對照組應用二甲雙胍( 國藥準字:H20070117 批準日期:2012-05-10 生產廠家:遼寧奧達制藥有限公司英文名稱:Metformin Hydrochloride Sustained-release Tablets) 治 療,每天服用兩次,每次劑量為500 毫克。
實驗組應用二甲雙胍+質子泵抑制劑治療,二甲雙胍用法用量同對照組,聯合應用質子泵抑制劑,采用靜脈滴注方式給藥。藥物的劑量應根據患者的病情狀況加以確定,每天滴注兩次[2]。
兩組患者均接受30 天臨床治療。
對實驗組、對照組治療前后血糖各指標、臨床治療效果、不良反應發生率等多項臨床指標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其中,臨床治療效果的評價標準主要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3]。顯效,即患者接受治療后癥狀與體征全部消失,復測血糖水平正常,且不存在糖尿病并發癥;有效,即患者接受治療后癥狀有所好轉,且血糖水平的下降幅度超過50%,不存在并發癥;無效,即患者接受治療后癥狀與血糖指標未改善,甚至病情加重并伴有相關并發癥。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顯效率與有效率總和。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紅蛋白進行對比分析,并記錄不良反應(腹瀉、失眠、低血糖)狀況,計算不良反應發生率。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 23.0 對兩組數據進行處理分析,P<0.05 表示數據存有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接受臨床治療前,各項指標間對比差異性不形成(P>0.05);接受臨床治療后,實驗組各項指標數值較之于對照組,臨床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表1)。
實驗組顯效15 例、有效13 例、無效2 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3.33%,對照組顯效11 例、有效9 例、無效10 例,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66.67%,前者高于后者,χ2=6.6667,P=0.0098,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
前者發生腹瀉2 例、失眠1 例、低血糖2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6.67%(5/30);后者發生腹瀉3 例、失眠2 例、低血糖1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00%(6/30),實驗組較之于對照組,χ2=0.1113,P=0.7386,呈現為P>0.05 的無差異性。
糖尿病發病和人體免疫、遺傳因素、生活方式和感染等存在直接關聯,會使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與脂肪等的代謝出現紊亂,而患者則呈現出血糖水平提高、多食多尿和多飲等臨床表現,致殘率與致死率較高。2 型糖尿病即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總數中占比超過90%。在臨床研究中發現,糖尿病的病理機制就是胰島β 細胞長時間分泌不充足,且外周組織攝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不斷降低,致使患者的血糖濃度適中偏高,對胰島β 細胞造成刺激而分泌過度,最終損害血管[4]。為此,臨床治療2 型糖尿病的過程中,應將重點集中在對胰島β 細胞的保護方面,使胰島素抵抗得以減輕。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各指標( ±s)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糖各指標( ±s)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 餐后2h 血糖 糖化血紅蛋白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 30 10.24±2.34 6.18±1.28 12.55±2.61 6.12±1.68 8.84±2.24 6.02±1.18對照組 30 10.21±2.27 9.64±2.77 12.51±2.54 7.87±2.01 8.79±2.26 7.96±2.06 T 值 0.0504 6.2105 0.0601 3.6589 0.0860 4.4758 P 值 0.9600 0.0000 0.9522 0.0005 0.9317 0.0000
2 型糖尿病臨床治療中,二甲雙胍是常用的降糖藥物,在口服藥物后,能夠有效恢復胰島素抑制腺苷酸環化酶的功能,使所產生的肝細胞糖原不斷降低,加快無氧代謝速度,使外周組織能夠更好地攝取并利用葡萄糖。在長期實踐研究中表明,二甲雙胍的應用能夠使一磷酸腺苷酸AMPK 被激活。而且,AMPK 可以和類似他汀類的藥物類似,能夠對羥甲基戊二酰輔酶A 合成酶活性有效抑制,使得人體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隨之降低。二甲雙胍是治療2 型糖尿病的基礎性藥物,療效十分明顯。此藥物在降糖的同時還可以保護心血管,對患者體重加以控制。可以說明,二甲雙胍的口服療效明顯。
而質子泵抑制劑一般被應用于胃腸疾病的治療中,針對糖尿病伴胃食管反流患者的治療效果突出,在聯合用藥的基礎上,也能夠使患者血紅蛋白水平的下降速度加快。因而,質子泵抑制劑的應用能夠盡快被人體吸收,并且向胃黏膜細胞轉運,隨后轉化成次磺酰胺,對的轉運加以抑制,使患者的胃泌素水平不斷提高,并有效刺激胰腺,實現胰島素分泌量增加的目標,也使患者的耐受程度明顯增強[5]。
根據以上研究結果可以了解到,實驗組患者接受二甲雙胍與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治療后,各項臨床指標較之于對照組,差異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由此證實,聯合二甲雙胍和質子泵抑制劑治療2 型糖尿病的療效遠遠優于單一口服二甲雙胍的療效。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2 型糖尿病的過程中,將二甲雙胍和質子泵抑制劑聯合應用,治療效果更顯著。而且,質子泵抑制劑的應用能夠使二甲雙胍控制血糖的效果增強,對二甲雙胍引發的不良反應加以抑制。為此,在臨床治療工作中,有必要聯合二甲雙胍與質子泵抑制劑,以確保臨床療效,提高藥物治療的安全性,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控制病情的發展,不斷提高其日常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