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利
(佛山市禪城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 佛山 528000)
COPD 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主要特點在于胸腔前后徑會增加,肺部體積增大,且呼吸運動會減弱,叩診音呈過清因,聽診不斷延長,呼吸減弱,同時伴干濕啰音[1]。由于病癥具有復發(fā)性,患者一般表現(xiàn)為咳嗽、氣短等表現(xiàn),病癥遷延、呼吸不斷減弱可能影響患者的情緒表現(xiàn),產婦各類負面情緒影響正常的生活質量,目前改善該病癥主要以護理為主,傳統(tǒng)飲食護理及病癥護理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涉及內容欠缺可能引起護理有效性較差的情況[2]。現(xiàn)通過選取40 例COPD患者進行研究,為探究呼吸功能鍛煉與飲食護理干預對其的影響,有以下報告。
選 取 我 院2018 年6 月 至2020 年6 月 的40 例COPD 患者進行研究,通過隨機數表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各20 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9 例,年齡49~79 歲,平均年齡(70.63±7.46)歲,觀察組男性患者10 例,女性患者10 例,年齡53~77 歲,平均年齡(66.62±7.82)歲。患者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兩組患者均經過相關檢查符合相關診斷標準;②患者含咳嗽、氣促、喘息等病癥表現(xiàn);③均屬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患者;④患者本人及家屬知情條件下自愿參與,簽署同意書。
排除條件:①不符合相關標準者;②存在其他肝腎功能障礙者;③結合其他嚴重腫瘤患者;④相關資料不齊全者。
對照組患者僅采用呼吸功能鍛煉進行護理,包含以下內容:①腹式呼吸,此訓練要求患者采用半臥位,半屈膝關節(jié)并放松腹部,單手置于胸部,另一只手置于腹部;緩慢吸氣并慢抬置于腹部的手,隨后以縮唇方式呼氣,同時置于腹部的手掌向下。②縮唇呼吸:患者嘴唇縮成口哨狀,以嘴唇呼吸,鼻腔吸氣的循環(huán)方式進行呼吸,吸氣和呼氣時間為1:2,并且逐漸延續(xù)至1:4。③減少氧耗,此階段需要患者掌握自身呼吸節(jié)奏,具體為吸氣2 步,呼氣4 步,在階梯路面時吸氣靜止,呼氣上2 階。④呼吸功能鍛煉:此階段要求患者在吸氣的同時進行啞鈴鍛煉,高度與自身肩部持平,呼氣時則慢放。⑤減輕氣喘:雙手自然放置于身體兩側,在吸氣時挑起雙肩,呼氣時放下[3]。
觀察組患者基于對照組結合飲食護理進行干預,呼吸功能鍛煉同對照組,飲食干預內容包含:①蛋白質攝取,優(yōu)先選用優(yōu)質蛋白,攝取總量以1.2~1.5g/kg 為標準。②鹽量攝入,鹽量攝入需<6g/d。③碳水化合物:為減少患者的呼吸負擔,應盡量減少患者碳水化合物的攝取,可采用低含量食物,避免二氧化碳過高。④飲食應少食多餐,以8 分飽為每次進食最大標準,餐前可休息1h,餐后需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等,進而避免氣短現(xiàn)象。⑤忌辛辣、豆類以及難以消化食物,飲食需清淡,以流質或軟食為主。⑥忌腌制食物,避免刺激氣管。⑦多飲茶水促進談液排除。⑧忌煙酒[4]。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對比[分(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生活質量對比[分( ±s)]
組別 軀體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精力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觀察組(n=20) 4.64±1.16 8.54±1.46 3.17±0.82 8.57±1.51 3.37±0.72 7.94±1.07 3.00±0.54 8.21±0.97對照組(n=20) 4.86±1.11 6.15±1.21 3.21±0.79 5.55±1.06 3.43±0.69 6.32±1.06 3.07±0.48 7.16±0.81 χ2 0.613 5.637 0.157 7.321 0.269 4.810 0.433 3.716 P 0.544 0.000 0.876 0.000 0.789 0.000 0.665 0.001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 ±s)

表2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對比( ±s)
組別 1 秒最大呼氣體積(L) 用力肺活量(L) 呼氣流量峰值(%)觀察組(n=25) 2.17±0.50 3.04±0.72 0.71±0.07對照組(n=25) 1.62±0.42 2.37±0.51 0.52±0.03 t 3.767 3.396 11.157 P 0.001 0.002 0.000
對比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情況,采用SF-36 生活質量評估表對患者的軀體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精力進行評估。每項最高10 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肺功能指標情況,包含1 秒最大呼氣體積、用力肺活量以及呼氣流量峰值。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 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計量資料(±s)與計數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生活質量評分對比中,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1)。詳情見表1。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1)。詳情見表2。
呼吸功能訓練意在提升患者的肺部功能,促進患者氣血流通,進而改善患者免疫能力和機體功能,對于患者各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各項病癥表現(xiàn)具有明顯的針對作用,病痛多樣化的運動方式也能夠提升運動的效果以及趣味性,進而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有助于長期訓練的保持[5]。飲食護理主要是通過改善飲食結構,減少對病癥的刺激作用,進而加快肺部功能的恢復,嚴格進行進食規(guī)范是保證病癥恢復的重點[6]。
本文通過選取40 例COPD 患者進行研究得出結果,觀察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肺功能指標均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1)。由此可見呼吸功能鍛煉與飲食護理的使用可顯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并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護理效果顯著,具有極高的使用價值。
綜上所述,呼吸功能鍛煉與飲食護理對COPD 患者的護理效果顯著,可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以及肺功能指標,可有效保證患者的病癥持續(xù)性護理質量,值得廣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