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穎
(吉林省通榆縣糧油監測站,吉林 白城 137200)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糧油質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糧油質量檢測中心也需緊跟時代步伐,加強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控制。但是糧油質檢中心基本由各地糧油管理公司直屬庫檢驗室自發組成,因而在控制和管理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不斷提高管理質量。
糧油產品是人們每天都不可或缺的食物,糧油的質量關系食品安全,對糧油質量的把關至關重要。糧油質量檢測中心負責當地糧油的質量檢驗、質量監督、質量仲裁等工作,其出具的檢驗報告具有權威性。依據檢驗報告,直屬庫才能開展相應的糧油食品儲備、生產、交易活動。隨著科技的發展,糧油質量檢測的技術和方法不斷創新,相應的質量管理工作也在逐步深入。
糧油質量檢測中心肩負著質檢的使命,質量管理體系是工作的重要依據,質量檢驗中心應重視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控制,從而保證質檢工作的規范性和系統性,體現質量檢測的公信力。
糧油質量管理體系主要由管理對象、管理依據、管理方法構成。管理對象包含糧油質量檢測中心的所有內容,例如實驗室、工作程序、崗位職責、相關資源和信息等等,都屬于質量管理的范圍和對象。而管理依據是開展質量檢驗工作時應遵循的質量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質量計劃書等。例如質量手冊是最基礎的控制依據,質量檢測中心應將質量手冊作為綱領性文件;而程序文件則是實驗室進行質量檢測的具體流程方法,同時也是對質量手冊的補充文件。管理方法涵蓋對工作文檔管理、內部審核、管理評審、設備管理、人員管理的策略指導。
糧油質量管理體系是質量檢測中心開展質檢工作的依據和指導,能夠為質檢報告的出具提供保障。質量管理體系以科學全面的管理要求,使質檢中心參照規范的流程方法,準確落實國家及國際規定的標準,完成各項質檢操作,并對整個質檢過程進行監督管理,從而制定真實客觀的質檢報告。因此,糧油質量檢測中心的日常工作離不開質量管理體系的約束和規范,為提高糧油質量檢測的公信力和競爭力,質量檢測中心必須認真遵守質量管理體系。
糧油質量檢測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離不開專業人才和技術的支持,糧油質量安全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健康和農業發展。近年來糧油行業真菌毒素污染、食用油造假、非法添加等問題時有發生,因而更要有效發揮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使糧油質量檢測規范而嚴謹。
2.3.1 糧油質量管理難度增加
盡管我國各地糧油質量檢測中心質量管理體系基本都達到了《計量認證/審查認可(驗收)評審準則》的要求,但是新時期糧油質量檢測及管理工作仍然面臨巨大挑戰。全國范圍內各地工商戶較為分散,糧油檢測效率會受到影響,而且從糧油食品原料到具體的加工流程,以及糧油食品包裝,會涉及一系列專業技術方法,基層質量檢測中心存在人力、物力資源不足的情況,糧油質量管理過程中仍有不可忽視的風險問題,所以質量檢測中心必須對質量管理體系給予高度重視,努力加強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控制和落實。
2.3.2 糧油質量檢測技術和方法革新
科技日新月異,糧油質量檢測的技術和方法也在不斷取得創新成果。從國際和國內的技術發展來看,食用油摻假檢測、真菌毒素檢測等技術水平逐步提高。基層糧油質量檢測中心要隨時關注國際國內技術動態,將新技術和新方法應用到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當中,完善糧油質量檢測方法以及管理流程,力求增強風險防控能力,規避各種潛在的糧油質量安全問題,為廣大群眾營造安全放心的糧油流通環境。
2.3.3 法律法規普及的訴求增強
糧油是關系國計民生的產品,也是餐飲行業的基礎產品,糧油質量管理體系的發展也有助于推動食品安全有關法律法規的普及,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以及《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等法律法規,旨在加強對企業和個人的約束,以確保廣大群眾所購買的食品安全可靠。通過嚴格的檢查質量,及時發現糧油食品的安全問題,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有助于提高糧油食品行業每個參與者的責任意識。
為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體系控制,新時期糧油質量檢測中心應當優化控制對象,健全控制依據,完善控制方法,從而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質量管理體系中所涉及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是質量檢測中心開展工作的依據,中心的設備管理、資源分配、檢測活動都應按照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落實,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在強化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中,糧油質量檢測中心應從多方面優化控制對象,使中心內部的資源調配更為科學,質量檢測工作更加細致嚴謹,從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到應用的技術方法,都要持續給予優化。例如目前糧油質量檢測行業中的人力資源年齡結構不夠合理,整體年齡偏大,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不齊,今后必須加強專業人才培訓,優化年齡結構和知識結構,提升專業檢測人員的綜合業務素質;再如有的檢測設備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工作的技術要求,急需改善技術設備落后的現狀。另外質量檢測中所需的樣品的抽取,檢驗數據的記錄,檢驗報告的出具等各個環節也應優化,以形成高質量的質檢報告。
糧油質量檢測中心在日常的質檢工作中,不僅要嚴格依據質量手冊的要求,遵循程序文件的流程指導開展工作,還要重視對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的持續更新,以及對作業指導書、質量計劃書、記錄等控制依據的健全。隨著糧油質量檢測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技術、新方法得到應用,并對檢測環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工作人員要對質量手冊、程序文件等依據定期更新,及時引入最新的技術要求,規范操作流程。在作業指導書、質量計劃書等方面,工作人員也應持續升級,更新糧油質量檢測所參照的技術標準、技術規范等后,質量檢測中心要應用最新的技術標準執行檢測工作,對實驗室的基礎設施、人員等高標準嚴要求,使實驗室各項活動具備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實驗檢測活動所產生的原始數據,工作人更要全面記錄,不能疏漏,以便于追溯。
3.3.1 文檔
文檔是糧油質量檢測工作中形成的各類信息資源,質量檢測中心應當對其進行系統科學的管理,由專人負責各類文檔的收集、存儲、使用、監督,使中心內所有文檔的制作、取用、調用等都在可控的范圍內,避免文檔資源被篡改,使資料數據保持真實性和完整性。
3.3.2 內部審核
內部審核是糧油質量檢測中心自我管理和監督的保障,由具備內審員資格的工作人員執行,對質量檢測中心的工作活動是否符合要求進行審核,包括工作人員是否嚴格遵循法律法規、操作規程等。內部審核雖然是單位內部組織的審核工作,但是審核人員也必須保持客觀公正,認真履行職責,審核結束后出具報告,及時指出現有質量檢測工作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1]。
3.3.3 管理評審
質量管理體系需要逐步完善和發展,管理評審是針對質量管理體系的適用性、有效性進行評價的過程,經過管理評審,糧油質量檢測中心能夠進一步調整質量管理體系方向,對不完善的部分給予補充或是糾正,明確未來工作的重點。而且管理評審與內部審核有著緊密的關聯,管理評審有助于發現內部審核中不規范的情況,以利于強化內部審核。
3.3.4 設備質量控制
設備是糧油質量檢測的硬件基礎,實驗室各項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關系檢測的質量,所以質量檢測中心應當詳細劃分設備設施所屬部門,分別歸檔管理,并安排專人定期對設備設施進行維護保養。設備使用前,工作人員要認真檢查設備運行情況,使用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使用完成后按流程歸還[2]。
3.3.5 人員儲備
糧油質量檢測對工作人員的能力和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隨著檢測工作的日益復雜,質量檢測中心應組建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保證充足的人員數量,從專業基礎、年齡結構、工作經驗等多方面優化隊伍結構,定期組織工作人員接受專業培訓,不斷學習糧油質量檢測技術、方法,扎實理論功底,時刻把握行業前沿動態,提升綜合素質。
糧油質量檢測中心是糧油品質檢驗和監督的重要部門,我國在糧油食品生產中存在主體分散、生產環節多、鏈條長、生產環境惡化等問題,隨著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糧油質量檢測中心還需持續加強質量管理體系控制,優化控制對象,不斷完善質量控制依據,從多方面嚴格質量檢測管理,提高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從而為糧油質量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