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新都中學 山東 威海 264200)
長期以來,我國初中田徑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進行練習的形式進行,田徑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大量、重復訓練的訓練保證學生技能的掌握,這種教學形式下學生心理產生一定的厭倦,學生甚至討厭田徑課,這種現狀抑制了學生對田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很大程度上已經難以適應現階段教學發展的需求。傳統的田徑教學方法存在兩個弊端。一是教學目標不明確,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對于教學目標的認識不足,影響教學效果;二是學生在教學中處于被動地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難以被激發和調動。這種現象在我國初中田徑教學中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現象,甚至教師在教學中也對田徑教學產生厭倦,在教學中無從下手,最后還是使用傳統的體育教學手段,造成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也不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下降現象的產生。如何通過對現階段田徑教學現狀的研究,探索提升田徑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方式和方法是現階段的重要任務。
田徑是所有運動項目的基礎,沒有扎實的田徑為基礎其它運動項目也難以取得好的成績,但是由于長期以來我們對田徑教學重視程度的不足導致部分人認為田徑運動就是跑、跳、投簡單運動的錯誤認識,認為田徑運動不像其它運動一樣需要具備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單靠力量、速度就能完成田徑運動,這種錯誤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田徑在學校中的開展,隨著這種思想在校園中的形成,加之田徑教學方法陳舊,導致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越來越低,田徑課堂氛圍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田徑教學的質量。
提高學生對田徑重視程度的途徑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通過教師積極備課,在課堂中對學生進行田徑重要性認識的宣傳,使學生在思想重視田徑運動;二是通過比賽的形式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參與運動中,比賽的形式不能僅僅是競賽類的可以是團隊間的游戲類比賽,使學生在團隊中感受比賽的氛圍;三是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新穎的教學形式,在教學中積極運用,轉變傳統的田徑教學的單一、重復的傳統印象。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部分田徑教師由于非田徑專項,在進行田徑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在這種心態下教師在進行教學中為了避免出錯,往往采用單純增加學生重復練習的次數,在此背景下,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影響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中教師提升自身專業素養的途徑主要兩種:一是教師通過文字或者視頻的形式學習正確的動作,這樣教師無論是在技能動作的講解、示范還是對學生進行動作糾正的過程中都能具有更好的理論基礎;二是教學之余反復練習動作,使動作更加標準和美觀,教師可以將自身的動作錄制成視頻,通過對視頻的觀看,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而改正,提升動作的經濟性和時效性。課堂氛圍改變的途徑一是通過教師活躍課堂氛圍,另一種是通過發動學生間相互競賽的形式調動課堂氛圍。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堂中實際情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調動課堂氛圍。
田徑訓練場地、設施和器材,是田徑教學的物質保障。要改善目前田徑教學的現狀,解決阻礙田徑教學發展的問題,就要求高校花大力氣加大保障性投入。現階段各個學校中對于田徑器械和設備的投入力度不足,影響了學校田徑教學的正常進行,隨著田徑運動的發展,在進行田徑教學中需要多種輔助性器械作為輔助訓練手段,而器械的不足導致田徑教學質量難以提升。
學校領導應該更加注重對田徑器械的投入,滿足學校田徑教學的順利進行。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田徑教學中增加信息技術無論是對學生觀看正確動作示范還是糾正自身動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器材的置辦上不能僅僅局限于訓練場地、配備起跑器、跨欄及啞鈴等方面的訓練器材,同時還需要購買一定數量的電腦、錄像機等信息設備,教學中提高這些信息設備的使用效率,確保物有所用、物有所值。
教學目標是教學期望達到的效果,制定教學目標是教學的開始也是教學中最重要的階段,教學目標的合理設定能夠對完成教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傳統的教學中對于教學目的的設定大多是在運動技能方面,對于運動技能之外的其它素質和能力要達到高度設定不夠明確。傳統教學目標的設定對教學產生3個方面的弊端。第一,教學目標設定不明確,對學生培養的維度較為單一,導致學生對教學目標的理解和認識不足,影響教學的順利進行;第二,教學目標的設定沒有針對不同學生的狀況進行設定。教學目標大多是從宏觀上進行設定,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第三,教學目標在教學中的引導力不足,在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定僅僅為了設定目標而設定目標,教學目標在教學中貫徹和執行的力度不足,目標成為了教學中的一種形式主義。
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兩個方面強化教學目標的重要性:一方面是教師從宏觀上更好的把握教學內容的,整體上對教學的各個環節熟知,進而能夠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使學生對教學過程不同階段需要達到的目標有進一步明確和認知,能夠更好地配合教學,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
在進行蹲踞式起跑的教學中,教師在上課的起始階段應該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蹲踞式起跑可能需要幾節課的時間進行,將每節課的教學目標設定清楚,例如第一節課運動技能教學目標設定為使學生掌握起跑器的安裝,探尋適合自己的起跑的起跑器尺度。在后面的田徑課教學中技能教學目標逐漸增加為起跑、途中跑以及最后沖刺等。在目標的設定上要循序漸進,使學生在每節課都能完成小的教學目標,最后實現最終的教學目標。
教學方法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的影響。同樣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學效果差異較大。傳統的田徑教學主要是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學生進行練習的形式,進行這種形式的教學存在兩個方面的弊端: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長期沿用同樣的教學方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較差,學生興趣大打折扣,嚴重影響教學質量的提升;二是學生處于被動狀態下進行學習,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及主動學習的能力被遏制,影響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
教學中教師應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手段,避免教學過程中長期程中,長期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3個途徑豐富教學方法:一是通過查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以及視頻的形式,學習新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并應用于田徑教學中;二是在教學中通過聽課的形式,借鑒其他教師的教學方式,在教學中轉換并應用與自身的教學中;三是在教學中與學生交流中探尋學生喜歡的教學形式,理清思路在教學中大膽嘗試。
田徑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翻轉課堂作為教學方法。例如,在跨欄教中,在上課之前將教學內容布置給學生,課下學生小組間對跨欄教學的內容以及教學重、難點進行探討,小組間通過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對教學內容的學習,制作跨欄課件,學生在課件的制作中可以用小組內學生的圖片和視頻作為課件制作的材料,這樣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課上將教學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不同小組間的學生對課件內容進行點評,在點評的過程中學生對跨欄動作要領以及重難點會有進一步的認識,加深了記憶,這種形式的教學轉變了傳統的教學中課上教師占據主導地位的現狀,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成為了學生對動作技術的再認識以及對錯誤動作的糾正,提升了課堂的效率。
教學評價主要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兩個方面。在相互評價中不斷提升教學效果,傳統的教學評價中僅僅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而忽略了學生對教學評價,影響了評價的全面性。此外,傳統的教學評價教師主要是對學生運動技能以及理論知識的評價,這種評價方式對存在兩個方面的弊端:其一,沒有針對學生不同狀況進行評價,由于田徑運動受先天素質影響較大,有些學生即使很努力進行練習,運動技能提升也有限,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生設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保證評價的相對公平性;其二,教學評價不夠完善,傳統評價中沒有將學生的學習態度、進步程度以及課堂表現等非客觀因素納入到考核中,這些因素對于課堂氛圍產生重要的影響,后期需要在評價的設定中不斷完善。
田徑教學中完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要有3個途徑:一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發現教學評價中的不足,在教學評價的制定中不斷完善不足;二是在教學中教師要了解不同學生的特點,在進行制定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要考慮到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三是教學評價的制定過程中要將多因素納入,防止教學評價過于單一。教學評價的制定并不是一勞永逸的,評價的制定需要在教學中不斷完善。
田徑運動受先天身體素質的影響較大,例如在進行百米教學中有的學生先天素質較好,很輕松就能夠獲得較好的成績,而有的學生先天素質較差,在進行學習和訓練中很努力進行訓練成績也不理想,在教學評價中如果單純進行百米成績的測量確定得分,這種評價方式存在不足,將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以及進步程度納入到考核中,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保證評價的完整性。
初中階段的學生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進行田徑教學對學生運動技能以及綜合素質具有重要的價值,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應該高度重視田徑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在田徑教學中教師應該通過對教學目標、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的研究,完善傳統教學中的不足,提升自身田徑教學的能力,促進田徑教學質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