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偉
(青島黃海學院 山東 青島 266427)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各所高校積極響應改革,體育課程已在各個高校展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其中不乏存在一些問題,針對問題要積極地采取措施應對解決,從而幫助大學生更好的發展自身素質,也為國家培養高素質型人才做出貢獻。要積極改革,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培養大學生的鍛煉意識,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滿足國家發展的需要。時代在變化,教學環境也在變化,從而使得大學體育的教學內容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因此需要對其當前的教學內容進行改革與創新,從而推動大學體育的適應性發展。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側重點是知識的講授,學生的側重點是知識的掌握,都是重視文化知識的作用,忽略了體育教學在其教育過程中所占據的地位,體育教學是促進其自身全面發展的重要教育之一。當今社會,很多年輕人經常熬夜,不重視健康飲食,降低了自身的身體素質,但他們對此并沒有在意,反而持續現狀,這其中就包括大學生,他們認為簡單的日常運動就可以代替體育教學的內容,也可以很好的發展自身體育素質,不需要經過課堂系統的學習訓練。他們的日常生活除了每天的學習、上課,就是在寢室看影視劇、玩手游,沒有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分配,甚至沒有把時間分配給鍛煉,缺乏主動鍛煉的意識,從而導致身體素質逐漸下降,這是現階段體育教學需要面對的問題之一。
當代社會的大學校園里,大家都注重文化知識的學習,下課之后都在圖書館看書,或者在自習室學習,很難在操場上看到進行鍛煉的人,一般都認為鍛煉是可有可無的,對自己的發展不會造成影響。有的學生可能會有想要去鍛煉的想法,但受周圍人學習的影響,也加入到了學習中,久而久之,就不會再有想要進行鍛煉的想法。周圍人的做法,以及周圍的氣氛,是會影響一個人的做事結果的條件之一。未形成良好的鍛煉氛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進行鍛煉的想法,受周圍環境、氛圍的影響,想要堅持一件事就要融入氛圍中,只有融入其中,才會激發興趣,因為自己是很難堅持一件事的,需要大家在氛圍中互相促進、相互監督、共同進步。所以,未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鍛煉,是需要積極面對并尋求解決方法快速解決的一個問題。
我國目前很多大學校園體育設施器材落后,可供學生進行鍛煉的場地較少,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相關教學的效果。由于器材設施不足,很難滿足其對鍛煉的要求,很多學生除了跑步以及籃球、足球類運動,其他活動都找不到場地,也沒有足夠多的設施器材,開展不了活動,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其體育素質的發展,使其逐漸對鍛煉喪失興趣。
目前的大學體育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不能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學校的項目大多都是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這些項目對已經步入大學校園的學生來說是非常熟悉的,沒有任何的新鮮感,這就導致了其在參與這類項目時,沒有學校興趣,不能集中注意力,甚至還會出現請假、逃課的現象。但在現在的考核體系中,體育課在大學屬于考核課,使得學生不得不將其與其他的選修課同等看待,失去了主動參與的積極性,甚至產生厭煩的心理,認為體育課毫無用處還浪費時間。
傳統體育教學的內容大多都是從小學開始已經接觸過,初中、高中已經學習過的內容,以跑步、足球、籃球為主,在其基礎上進行延伸教學,雖然在各個階段學習的內容和方式不同,但其內容枯燥無味、單調、太過老舊,反復的教學內容使學生提不起興趣,不能滿足其對鍛煉的要求。大學的體育改革只是一些理論上的修訂,對教材并沒有真正的改革。教材內容的老舊導致教學內容的老舊,與實際發展的情況不吻合,缺乏實際性與科學性,會使學生喪失學習的熱情與興趣,從而不能認真的從事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其體育素質的培養。
當今社會,玩手機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常態,由于經常熬夜和不健康飲食,導致身體處于亞健康的狀態,要幫學生樹立健康意識、引導其關注自身問題,就要先幫助其樹立體育鍛煉觀念。大學的體育教學不僅要幫助學生增強其身體素質,還要培養其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與意識。組織學生進行日常的競賽可以幫助培養其身體素質,但對培養其樹立終身體育的觀念與意識是遠遠不夠的。課堂的教學時間總是有限的,所以只依靠課上的教學時間是無法有效的促進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建立。雖然課上時間是有限的,但學生的課后時間是寬裕的,要充分利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引導、激勵其去參加鍛煉。教師的教學也不能僅限于課堂教學,要在一切與體育運動有關的活動舉行前,激勵、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活動,“灌輸”體育鍛煉的思想,從而幫助其養成鍛煉的習慣與終身鍛煉的意識,促進其身體素質的發展。
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有助于學生更快的融入其中,進行良好的鍛煉。作為老師,要與學生保持良好的溝通與交流、團結友愛、拉進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學校組織教師體育活動時要積極參加,為學生樹立起好的榜樣,以身作則,規范其行為。與學生之間有良好的關系,有助于向其傳授鍛煉的好處。在開展體育教育時,要充分認識到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尊重他們的特點,耐心、細心地進行知識的講授,當其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的給予正確的指導,幫助其解決問題,從而更好的發展。老師要樹立起積極正面的形象,對學生起到示范作用,引導其參與到鍛煉中來,激發其對鍛煉的興趣。同學之間也要建立良好的關系,可以起到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的作用,進而幫助改變其他一些同學沉迷手機網絡的不良習慣。通過創建良好的鍛煉氛圍,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和熱情,從而幫助他們養成鍛煉的習慣與終身體育的意識觀念。
合格的體育設施器材建設是學生開展鍛煉的首要條件,有助于開展課堂內外的各項活動內容。設施器材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社會和校領導的支持與投入。在加大設施器材建設的同時,還要對已有器材設施進行維護和定期檢查修理,對陳舊的設施器材要及時更換,排除危險隱患,避免學生在鍛煉的過程中受到傷害。還需要加強對器材設施的管理力度,制定相關的管理制度,防止有人蓄意破壞或毀壞,以確保課程的開展以及活動的正常進行。
在開展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豐富教學形式。在設置必修課程之外,還可以設置一些選修內容,供其自由選擇,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想要選修的課程內容,如,健身、游泳、健美等,豐富教學形式。可以組織學生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如,帶領參觀專業的體育團隊,參觀他們的訓練基地,參觀他們的訓練課程,也可以組織他們進行項目切磋,使其所接受的教育可以結合實踐,使其能在切磋中認識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帶有娛樂性質的項目,如,跑酷、真人CS等。結合日常所鍛煉的項目,不但可以激發他們的競技精神,提高他們的鍛煉熱情,還能使其發現自己的短處,從而更加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體育鍛煉。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帶有社會性質的比賽,如:馬拉松比賽,在教師帶領下一同參加,提升其身體素質與運動水平,還可以磨煉其個人意志,培養其頑強拼搏、不輕易放棄的精神品質。
要更新體育教學內容,就要在原有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加以創新。由于很多教學內容競技程度較高,使得學生學習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從而影響了其學習興趣。對此,要解決這類問題,就要先將這些難度較大的項目進行分解,結合一些難度相對來說較簡單的項目,綜合教學,使其接受起來更簡單、更容易。作為體育老師,要充分研究各個項目的特點,適不適合學生們進行練習,對較難的項目進行分解整合,并歸納成為一個相互聯系的運動或分解為幾個較為簡單的項目,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在原有的項目上,加深難度,激發學生的競技精神,不僅要讓他們掌握基本知識,還要交給他們專業技巧,使其體驗到鍛煉的樂趣。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要立足社會的發展,擴大教學空間,要注重內容的有趣性,還要融入體育思想政治,向學生傳遞鍛煉的意義,使其能明確鍛煉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進而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還要增加鍛煉的時間,滿足其興趣愛好,進而實現體育教學內容的適用性發展。
當今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型人才,不僅僅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識儲備和技能,還要有過硬的身體素質。為了實現教學的目的,就必須要實現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的適應性發展,促進其身體素質的發展。要培養國家需要的人才,需要通過對學生進行鍛煉,通過幫助其樹立鍛煉意識、創建良好的鍛煉氛圍、豐富教學形式、更新教學內容等方面幫助其樹立終身體育的理念,明白鍛煉對其自身發展的作用,從而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和未來社會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