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強光
(廣西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8)
2019年,第一屆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成功舉辦,經過一年的沉淀,由北京建一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的2020年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將賽事進行了升級,開辟和優化了大量新路線,穿越寶鼎瀑布、八角寨景區、古村落等,賽道的體驗感再次提升,本屆賽事吸引了日本、墨西哥、英國等國家以及全國各個省市的專業選手和越野愛好者參加,本屆賽事榮獲ITRA、UTMB國際雙積分認證,針對不同跑者需求設計了兩條精華路線,25km(爬升1400m)關門時間7小時;65km(爬升3300m),關門時間16小時;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依托桂北地區壯美秀麗的自然山水和生態資源,探索出一條體育賽事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帶動了資源縣的經濟發展,也是城市形象、城市文化和城市旅游資源傳播以及全民運動觀念的提升,成為桂林發展體育旅游與旅游經濟的重要名片之一。
出于研究需要,本人報名參加了2020第二屆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并在賽前賽后訪問了參賽選手及志愿者,進行了問卷調查,獲得了一手的信息與資料,本研究以2020第二屆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為研究對象,主要從賽事參與者和志愿者的角度的去分析,根據比賽出現的情況和選手抱怨較多的問題進行研究,總結2020第二屆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存在的問題并探索性地提出了解決措施,為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意見,也為越野跑賽事的快速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全面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將業余體育賽事、群眾性體育賽事的發展提升到新的戰略高度,《意見》中指出“完善賽事管理服務機制,為賽事承辦申請許可提供便利;豐富群眾性體育賽事活動,優化參賽體驗,推行運動水平等級評定標準”。提高賽事質量、提升服務水平成為體育賽事要考慮的主要問題之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快發展健身休閑產業的實施意見》提出制定健身休閑重點運動項目目錄,以戶外運動為重點,發展山地戶外運動。可見,越野跑賽事對促進城市消費、增強人民體質、養成終身體育意識有著重要的意義。
山地戶外運動自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開始,逐漸被人們關注和快速發展,越野跑作為山地戶外運動的一部分,從2013年開始,開始獨立舉辦賽事,走上商業化運作之路,在2014年中國田協放開馬拉松賽事的審批權后,使得越野跑賽事蓬勃發展,涌現了一批既有地區特色、又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在《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顯示,2019年全國范圍共舉辦規模賽事1828場,其中越野跑賽事481場,比重占到了26.31%,可見越野跑賽事在國內的火爆程度,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也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
關于越野跑的定義,國際越野跑協會是國際管理越野跑的官方機構,將越野跑定義為一項對所有人開放的,在自然環境中(山野、沙漠、森林、草原等)開展的,盡可能少的在鋪裝路或者柏油路(不能超過總路線的20%)上開展進行的比賽。在國內,崔巋、陳丹丹等人將越野跑定義為在戶外環境下的長距離跑步運動,在跑步過程中要應付賽道路面情況的不停變化,在賽道前期規劃、比賽通訊、醫療救助等方面均難于路跑馬拉松的賽事。王冰則認為長距離越野跑是指在長距離跑步的基礎上加入很多地形難度,結合跑步與戶外登山徒步的活動,多半是在原有的山地徒步路線上舉行的比馬拉更長距離的比賽。綜上所述,越野跑賽事離不開以下幾個特征:超長距離、在戶外進行、受自然環境影響大、賽道路面情況多變等。
賽事的專業度不僅體現在賽道的設計、賽事的服務等方面,也體現在對于細節的處理上,在本次的越野戰賽中,賽事的嚴謹性不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在起跑階段,由于相關領導沒有及時趕到,起跑發槍時間不準時,比原定時間晚了十分鐘,導致選手在雨中焦急等待,加上早上氣溫較低,選手的狀態受到影響;(2)在起點沒有設置計時打卡器,沒有出發打卡計時時間,只在終點設置一個總時間,在這時如果有選手提前偷偷出發都拿不到時間證據;(3)對賽道的距離把握不夠,25km的組實際上跑29km,造成選手體能分配出現問題;在補給點的距離設置上也出現與規程不一致的距離。越野賽的魅力之處也在于充滿了不確定性,但該嚴謹的細節必須做到位,這是一個國際級別賽事該有的水準。補給站的安排對于選手體能分配,攜帶補給品的多少有著重要的聯系,在該賽事中,第一個補給站的實際距離比路書上的距離遠了幾公里,造成很多選手出現補給不及時的問題;在補給物資問題上,出現前面選手隨便吃,后面選手吃不到的現象,無法及時供應補給;在有些補給的供應量上,比如,方便面,沒有做到按需提供,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完賽率在某種意義上是賽事難度的反映,此次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相較于國內其他越野賽事,難度屬于偏高。在65km組別的比賽中,共有406名男子選手參賽,完賽選手220名,完賽率為51%,這還是在組委會加時之后的完賽率,在先前預定關門時間16小時之內完賽的只有166人,完賽率為41%左右;女子選手相對好一些,完賽率達到了60%,完賽率過低會對參賽者的信心造成一定的打擊,繼續參賽的欲望可能會降低,也從側面說明了參賽門檻設置的問題以及對選手的水平預估不夠,在關門時間的設定沒有充分考慮賽道難度、天氣等客觀因素。
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的賽事獎項為各組別的前八名,65km組的第一名為2000元,第二名1500元,第三名1000元;25km組的第一名為1000元,第二名800元,第三名600元,第四到第八依次減少。作為定位國際性的賽事,最高獎金只有2000元,而且還是稅前,再減去65km組別的599元、25km組別的399元報名費,所剩無幾,只有拿到前三名才有賺頭,很多選手都是望而卻步。與喜馬拉雅自然堂越野賽的20000美元相比差了幾十倍,與國內一些普通的越野賽相比也相差甚遠,這樣的獎金額度無法吸引國內及國際優秀選手過來參賽,無法提升賽事的影響力和賽事的水平。
越野賽最大的特色在于在自然的環境中自己探索路線,完成挑戰任務,路線極不固定,很多地方都是原始森林、原始村落,需要自己探索路線從其中穿越過去,路標成為了指引選手的“領路人”,選手能否正確地選擇路線,大部分的第一選擇是靠路標的指引,少部分是依靠手表路線導航或者手機軌跡追蹤。然而在本次比賽中出現了路標丟失的問題,在岔路口處路標突然消失,前后2km左右的幾個岔路口看不到路標,山里的信號弱,手機定位無法及時更新,再加上工作人員來不及及時補標,造成很多選手走錯路,不僅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體力,對選手心理和排名都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政府在賽事的舉辦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賽事的健康運轉也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第一,政府是賽事的供給主體,宏觀調控賽事的相關資料,還是賽事的監管者和賽事成功的保障者;第二,在制度制定及制度的實施過程中,政府起到規范和引導作用,推動著賽事的健康發展;第三,為賽事提供宣傳、安保、道路暢通、聯系當地民眾等作用,動員地方群眾積極配合,為選手提供良好的比賽環境,鼓勵他們參與到賽事的服務體系中去,充分利用好“本地人”熟悉地形環境的優勢,可以在處置突發情況時第一時間提供支持。政府也要“簡政放權”,將賽事的舉辦權交給具有一定賽事運作經驗的賽事公司有利于提高賽事舉辦的專業性和效率,在選擇運營公司時要考慮對方的業務水平、資本實力、服務保障能力等,可以通過招投標、競爭性談判的方式進行選擇,要盡量選擇有成功舉辦大型相關賽事的公司,能減少賽事出現失誤的概率,快速的處置出現的問題,保障賽事的有條不紊地進行。
品牌體育賽事直接影響到體育賽事的發展,知名度和影響力,關于品牌賽事的定位,不同的學者提出了不同的觀點,胡靜在研究西安城墻馬拉松品牌建設時提出“第一要明確賽事本身定位和群體定位,其次要考慮自身資源和賽事目前的發展現在,深入結合當地的人文特色并結合賽事設計,使之充分融合”。陳開云在《現代體育組織經營管理賽事的基本模式》中結合品牌賽事的高質量發展的角度認為,品牌賽事是以賽事質量為基礎,能夠滿足賽事消費者的需求,獲得消費者的持續支持與關注,提升品牌價值的特殊性事件。在對賽事定位時首先要從自身所具備的資源條件、跑著需求等因素出發,要從價值定位上使跑者對賽事品牌文化產生認同,使其成為賽事的忠實跑者;其次要提升賽事的轉播質量,擴大賽事影響力,講好品牌故事。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的定位,要在項目設置、賽事規模、獎金設置、主辦承辦單位等方面要符合國際賽事的標準,在項目設置方面,要為不同跑步人群提供更多的選擇,要注重提高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在獎金設置上,一方面要考慮競技性,為精英選手提供高額的獎金,另一方面也要增加獎勵名額,以提高高水平業余選手的積極性,達到鼓勵的作用;加強對主辦承辦單位的監管力度,提高賽事的規范化水平,以國際賽事標準的要求提升賽事的服務質量,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體育賽事,使體育賽事成為地方宣傳的一張“明信片”。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現代服務業部門,其產業的關聯性和衍生性為旅游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優勢。體育賽事作為體育產業的核心部分,其自帶的特質具有很強的旅游吸引力,與旅游有著天然的交融性。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的路線經過被譽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的八角寨景區,還有資江、天門山、寶鼎瀑布等多個4A級風景區,在比賽的同時還能一飽眼福,猶如置身畫境之中,淳樸的桂北苗家風情貫穿整個線路,給體育賽事與旅游融合提供了可能。資源國際越野挑戰賽應充分利用資源地區的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以越野挑戰賽為契機,依托景區載體的空間和挖掘體育文化內涵,將特有的體育元素融入到旅游產品中去,開發其他休閑體育與旅游的衍生產品,間接拓寬了旅游旅游資源和活動內容,體育賽事與旅游融合發展改變了原有事物的功能范疇,給消費者增加了選擇,充實了旅游的內容,進一步完善了產品體系,滿足不同的群體的不同的需求,有效促進了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體育與旅游的融合發展,不僅能擴寬旅游產業的發展內容,也能為體育賽事提供更多的宣傳,擴大賽事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在體育賽事的商業化運營中,提供優質的服務質量,是滿足大眾健身與體育參與需求,促進大型體育賽事經濟運營與良性發展的關鍵。賽道標志的設置上,在折返點安排工作人員或者設置為打卡點,在夜路路段的路標設置要增加反光條,可以使參賽者容易辨別,條件允許的加上夜光的路標;在岔路口,除了放置標志物外,加上可以噴在地上的噴漆,做成箭頭標志,讓參賽選手看路的同時快速選出正確的路線,還可以預防標志物被摘走的問題;在關鍵的路口處,注意加上特別的標志或者增加標志物,在可能跑偏有危險性的路口設置“禁止通行”的標志。在補給方面,賽前在給選手做一個調查,對比較感興趣的補給品多增加一些,關鍵物資至少按每人一份來分配,讓每一位參賽選手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服務;要考慮賽道的通訊暢通,在緊急情況下保證選手可以通過手機進行求助;在賽道上設置收容點,選手如果因為堅持不住或者受傷等其他因素不能繼續參賽,可以及時得到幫助。
越野跑,不僅只是跑步這么簡單的運動,與馬拉松等路跑賽事不同,越野跑是在比較原始的自然條件下進行的跑步運動,在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中充分感受運動的樂趣,是回歸自然最好的方法之一,其蘊含著敬畏自然、感悟生命、奮勇向前等核心要素,不僅是對自己身體素質、運動技能的超越,在更深的層次上,還體現了對智慧、對探索精神的追求,體現著一種積極的人生追求。越野跑在西方發展得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是其濃厚的越野跑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群眾基礎。比如,UTMB(環勃朗峰)已經成為世界各地越野跑愛好者的“朝圣之路”,不僅僅是因為有超高難度的賽道,更多的是賽事的成功運營組織、迷人的風景、當地群眾的熱情等,在賽道上能享受到堪比宗教狂熱的鼓舞儀式,一度讓UTMB成為了越野跑的代名詞,也代表著“勇者不懼”、“永不放棄”的越野跑精神,這種獨特越野跑文化,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最優秀的越野跑愛好者參加。資源地處桂北,其縣內有著名的丹霞景區八角寨,寶鼎瀑布和原始古村落等,又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文化背景,為資源國際越野跑挑戰賽提供了絕好的天然條件,要充分利用和挖掘這些民族文化資源、自然資源,并融進到賽事中去,從賽事的宣傳到賽道的設計、完賽服和完賽獎品等要融入地方特色和民族特征,使該賽事增加自己的獨特之處,吸引更多的越野跑愛好者前來參賽、觀光旅游,也給大眾普及傳播越野跑知識和文化提供了平臺,加深越野跑賽事的認知,營造良好的越野跑文化氛圍,為資源國際越野跑挑戰賽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發展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