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龍林美娟胡艷
(1.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軍體部 浙江 杭州 201800;2.建德市楊村橋中心幼兒園 浙江 建德 311600;3.建德市梅城幼兒園 浙江 建德 311604)
一直以來,在我國幼兒教育中,都是根據幼兒的年齡大小來將學前兒童的教育分為兩個階段:一是托兒階段;二是幼兒階段。對于3周歲以下的兒童,通常是送往托兒所,而托兒所的教育功能相對來說比較單一,主要負責對幼兒進行集中養護;對于3-6周歲的幼兒,才能送往幼兒園,進行集中性的教育與保育,幼兒園是基本的學前教育機構。1956年,我國頒布了《關于托兒所幼兒園幾個問題的聯合通知》,該通知針對幼兒園與托兒所的管理主體進行了規定,規定幼兒園與托兒所分別由教育部與衛生部負責管理,這一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幼兒體育政策的制定與頒布通常向幼兒園傾斜,同時也導致托兒所的管理缺乏足夠明確規范的教育政策,在托兒所中,3周歲以下的兒童往往只能接受一些比較隨意的教育,如,參加游戲活動與體育活動等,而這些活動的組織與開展又缺乏足夠規范的指導標準。直到“十五”與“十一五”期間,我國這一政策才得到一定的改革,這種現象才得到一定的改善,在2003年到2006年期間,我國針對幼兒教育的改革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與文件,這些文件為3周歲以下幼兒的教育提供重要的政策依據與法律保障。與此同時,隨著我國幼兒園對于所接收幼兒年齡的要求的降低,3周歲以下幼兒的教育也開始得到進一步的規范與完善,這在很大程度上也促進了幼兒體育政策的完善,為3周歲以下幼兒的體育教育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法律保障。
由于我國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其對于幼兒學前教育年限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基本上為1-4年。對于農村地區或者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地區,政府鼓勵其先開展一年的學前班教育,然后再慢慢地提高學前教育年限,由1年慢慢地向3年過渡,以使得更多的兒童都能夠接受足夠的教育。
另外,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大幅提升,城市地區新興住宅小區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周邊幼兒園建設數量與建設規模的不斷增加,從而為更多的幼兒接受學前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機會,使更多的幼兒都能夠參加游戲活動與體育活動。我國于2015年通過、2016年正式施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就明確要求幼兒園應該積極開展適合于幼兒的體育活動,并且每日至少要花費1小時來組織幼兒開展戶外體育活動。《幼兒園工作規程》還明確提出應該根據教育、保育原則以及幼兒身心發展規律來制定適宜的游戲活動與體育活動,以促進幼兒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這為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在幼兒教育中,游戲活動與體育活動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內容,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幼兒參加游戲與體育活動的時間與頻率,為幼兒體育權力的享受提供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幼兒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徑在于參加各類游戲活動與體育活動。隨著我國學前教育的不斷發展,體育理念已經不斷地滲透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并在一系列政策的幫助下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自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在1951年5月,我國教育部幼兒教育處處長張逸園在其所發表的《對幼兒教育工作的幾點意見》中,指出要注重幼兒身體、智力、道德以及審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發展。這一觀點為我國幼兒體育教育之后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之后隨著我國學前教育相關理論的逐步豐富與完善,以及相關實踐經驗逐步積累,我國針對幼兒體育方面的政策也開始得到不斷的規范與完善,具有更多的針對性,進一步加大對幼兒體育教育的重視,從而為我國幼兒體育教育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
我國于2016年實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就對幼兒教育所應該遵循的原則與要求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其中就包括要實現幼兒德、智、體、美教育的有機融合,該《規程》充分強調了體育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且還規定要根據幼兒身心發展規律與年齡特征,來對其進行因材施教,同時還應該為殘疾兒童提供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另外,該《規程》第五章第32條強調,幼兒園應該充分尊重不同幼兒在身心方面的差異性,然后積極探索出具有針對性的活動形式,同時還應該注重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在幼兒體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幼兒園往往選擇球類運動、跳繩運動、體操運動等項目來全面發展幼兒各項身體素質,如,平衡性、協調性、敏捷性、柔韌性、耐力素質等,以促進幼兒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
我國在2016年所施行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專門針對幼兒園、家庭與社區三方面主體在幼兒教育中的具體工作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這為三者作用的發揮及其高效互動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導與方向。另外,國家教育、全國婦聯聯合頒發的《家長教育行為規范》中也明確規定家長應該鼓勵自己的孩子參加各類體育與社交活動,以實現其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除此之外,2003年由教育部、衛生部、國務院婦兒工委、全國婦聯等多個部門聯合頒布的《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指出,要建立以社區為基礎、以幼兒園為中心且教育形式豐富多樣的幼兒教育體系。這一系列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幼兒園、家庭與社區之間的高效互動,同時也從時間與空間兩大方面促進了幼兒體育活動的連續開展,為幼兒體育權力的享受提供了堅實的政策保障。
不管是對于個人的發展,還是對于國家社會的發展而言,幼兒教育都十分重要,幼兒體育教育是幼兒教育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其高效發展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學前教育的發展。然而,在當前我國整個教育階段中,幼兒教育是非常薄弱的環節,直到如今仍然沒有被納入義務教育中,我國開辦幼兒園的社會力量占主要部分,而政府的職能作用卻明顯缺失,這也是導致當前我國幼兒教育發展還比較落后的主要原因。如今我國幼兒教育中,在資金投入、園務管理、發展評估等方面存在明顯的不平衡。放眼其他國家幼兒教育的發展,幾乎很少有國家在發展幼兒教育的過程中,主要依靠社會力量來實現幼兒教育的普及及其均衡發展。所以,站在長遠的角度來看,政府部門是發展幼兒教育的重要主體,作為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通過對相關法律制度的規定來進一步強化自身在幼兒體育教育中的職責。
當前我國學前教育體系中,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主要包括《幼兒園管理條例》和《幼兒園工作規程》兩部。這兩部法規都對幼兒體育教育的具體工作進行了相應的規定,主要涉及幼兒體育權益的維護、幼兒體育活動的開展以及幼兒體育活動開展的資金投入等方面,為我國幼兒體育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明確的指導與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幼兒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然而與國外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幼兒教育政策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幼兒教育政策法規位階仍然不夠高,缺乏國家法律層面的學前教育法規,導致幼兒教育權利存在一定的缺失,這直接導致了幼兒體育教育權利也存在一定的缺失;二是在現有的幼兒教育政策中仍然沒有充分挖掘出幼兒體育的價值與手段;三是當前我國一些幼兒體育政策的實施與監督力度仍然不夠大。
我國幼兒體育教育的發展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地域差異、城鄉差異與國際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省與市的入學率具有比較明顯的差異,且這兩個區域間幼兒接受正規體育教育的機會也不均等;我國城鄉區域幼兒體育教育也表現出十分明顯的差異性,相對于城市地區而言,農村地區的幼兒體育教育中,無論是師資力量,還是硬件條件等,都不如城市,因此農村地區的幼兒體育教育難以實現很好地開展;三是相對于其他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幼兒體育教育的發展也存在著比較明顯的不足,這主要是因為省、地、縣、鄉和村等不同級別的幼兒園,其獲得資金的渠道不相同,從而導致幼兒所享受的待遇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總之,我國幼兒體育教育發展過程中,存在著明顯的地域差異、城鄉差異與國際差異,而且針對這些差異缺乏足夠完善有效的政策扶持與指導,從而導致一些地區中幼兒的體育權益難以得到很好的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