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 廣西 崇左 532200)
“教考分離”是將教學與考試完全分離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即把過去某一課程由任課老師自己命題,自己評分的做法改為由教學主管部門組織教學經驗豐富的非任課教師,依據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命題,統一組織考試、統一評價。這種新的模式,與體育院校田徑專業課教學中長期沿用的“教考合一”模式(即:田徑理論考核由同學科組教師統一備卷、統一考核內容以及時間,田徑技術考核由各自任課教師班級考核),存在明顯不同。為了驗證“教考分離”在體育院校田徑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成效和應用價值,本研究就結合體育院校田徑專業課教學的特點,對體育院校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模式進行了構建,并在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田徑專業課教學中進行了實踐應用。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教考分離”在體育院校田徑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開展。其中問卷調查法是本研究最為主要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中按照以下步驟在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田徑專業課教學中開展了 “教考分離”模式的應用實踐:(1)基于文獻研究、專家訪談、小組討論構建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模式,并形成基于“教考分離”模式的田徑專業課教學實踐方案;(2)將所構建的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模式,在廣西民族師范學院2018級和2019級學生中實踐應用,進行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模式的初步探索;(3)分析初步探索階段的實踐應用情況,對所構建的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模式進行進一步的優化和完善;(4)基于優化和完善后的“教考分離”模式,繼續開展教學實踐。
在以上4個步驟完成后,為全面了解“教考分離”模式在田徑專業課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針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其中共發放學生調查問卷335份,回收330份,回收率98.51%;有效問卷308份,有效率91.94%。
在實施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學生既是教學改革的實施對象,同時也是“教考分離”模式中的被考核者,是影響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教學改革實施成效的關鍵。只有獲得學生的認可和支持,同時加上教師的科學規劃和精心組織,“教考分離”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應用成效。因此,在問卷調查中就針對學生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認可程度進行了調查和分析,結果見圖1:

圖1 學生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認可情況(n=308)
根據圖1中統計的數據可知:大多數學生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抱“不支持也不反對”的態度,這種情況占到了調查學生總數的44.81%;還有一部分學生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抱“比較反對”和“比較支持”的態度,其中抱有“比較反對”態度的學生占到了調查學生總數的23.70%;抱有“比較支持”態度的學生占到了調查學生總數的21.75%。除此之外,還有少數學生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抱“非常支持”和“完全反對”兩種比較極端的態度,但無論是“非常支持”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學生,還是“完全反對”田徑專業課的學生在調查學生總數中的占比均非常低。
綜合以上調查數據表明:(1)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抱“不支持也不反對”態度的學生占比最高。據分析之所以會出現這一調查結果主要是因為,“教考分離”作為一種新的考核模式,學生對它的了解和適應需要一個過程。本研究開展的過程中,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踐應用時間比較有限,學生對這種新的考核模式仍然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2)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持認可態度(比較支持21.75%,非常支持4.22%)。在調查結束后通過與這部分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發現,這部分學生支持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原因主要如下:一是,認為“教考分離”模式的實施,能夠避免命題的隨意性,自己能夠考出更真實的成績,“教考分離”相較于以往的“教考合一”更公平、更公正;二是,認為“教考分離”能夠更好的調動學習積極性和鍛煉熱情;(3)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對田徑專業課 “教考分離”持反對態度 (比較反對23.70%,完全反對5.52%)。在問卷調查結束以后,同樣也與這部分學生進行了溝通交流,結果表明這部分學生之所以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持反對態度,原因主要是,他們認為“教考分離”模式的實施會增加自己的考試壓力,影響自己在考試過程中的正常發揮。例如,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基礎比較好,但是在這樣的考核模式下,心理壓力太大,很容易發揮失常;還有一部分基礎比較差的學生認為,自己本身的基礎就比較差,在采用“教考分離”模式進行考核時,常常因為過度焦慮等問題考的更差。
在研究中還針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實施前后,學生學習努力程度的變化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見圖2:

圖2 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實施后學生學習努力程度變化情況(n=308)
根據圖2中統計的學習努力程度變化數據可知:大多數學生都認為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模式的實施,提高了其學習努力程度,這部分學生占到了調查學生總數的65.26%(認為學習努力程度明顯提高的學生占比19.16%,認為學習努力程度有所提高的學生占比46.10%)。只有不到10%的學生認為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施,降低了自己的學習努力程度(認為學習努力程度有所降低的學生占比6.17%,認為學習努力程度明顯降低的學生占比0.97%)。由此可知,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施,確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努力程度。
據分析這主要是因為:(1)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施,避免了學生的僥幸心理,例如,希望老師能夠降低考試要求,希望老師能夠降低評分標準等等,大大提高了學生對考試的重視程度,促使學生在平時更努力、更投入的進行學習;(2)在“教考分離”的模式下,教師無法提前獲知考試內容,也沒有辦法提前劃定考試的范圍和考試的重點,這樣就在無形中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為了防止在考試中出現失誤,學生在平時學習中的努力程度自然就會提高。
為分析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在針對參與“教考分離”實踐應用的教師進行訪談時,就“教考分離”實施前后學生學習成績的變化進行了了解。訪談中,參與了“教考分離”實踐的4名田徑專業課任課教師均認為,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施,有助于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成績的提高。并且這種影響在學生群體中呈現出了類似正態分布的情況,即,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施對基礎扎實,學習成績原本就非常突出的學生的成績影響不大,無論是在“教考分離”實施前還是實施后,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秀;對運動基礎較差,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后進生的影響也不明顯。但是,對運動基礎尚可,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影響比較大,絕大多數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在“教考分離”實施之后,學習成績均有所提高。也就是說,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施對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具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據分析這主要是因為:相較于學習成績突出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而言,通常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無論是在運動基礎、身體素質水平、田徑運動興趣、還是田徑運動技能的掌握程度等方面均處于中間水平,既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同時也有一定的進步意愿,而且極易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在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實施之后,這部分學生無法提前獲知考試內容,考試壓力和學習壓力隨之增加,為了保住自己的成績或者是在原有成績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努力程度往往會明顯提高,有些原本學習不太認真的學生也會變得更加的認真,因而這部分學生的成績提高幅度也就比較明顯。
(1)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抱“不支持也不反對”態度的學生占比最高為44.81%,持認可態度的學生占比25.97%,持反對態度的學生占比29.22%。學生對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支持度還有待提高;
(2)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努力程度,65.26%的學生均認為在“教考分離”實施之后直接的學習努力程度有所提高;
(3)田徑專業課“教考分離”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這種影響對于學習成績中等的學生而言尤為明顯。